魏文德 (原北京化工研究院總工程師)
魏文德 (1911年9月27日 - 1998年12月21日) 是一位有機化工專家。河北藁城人;他長期從事科研工作,是我國石油化工科研的帶頭人,領導和參加石油化工研究開發獲得多項重大成果,曾主編及編寫出版《有機化工原料大全》等著作。為推動我國石油化學工業的發展作出了貢獻。
魏文德 | |
---|---|
| |
出生 |
1911年9月27日 |
國籍 | 中國 |
籍貫 | 河北省藁城 |
母校 | 北京大學 |
職業 | 有機化工專家 |
研究領域 | 石油化工研究 |
目錄
人物概況
魏文德,1911年出生於河北省藁城縣。1919年入塾,1923 年入藁城縣高等學校,兩年後以成績第一畢業。1925年入河北省立第七中學。時值北方軍閥混戰,學校多次駐軍,他始終堅持努力學習,並兩次獲獎免交學費。1929年入北京大學預科,1931年入北京大學理學院化學系。「九·一八」事變後,日軍侵略的矛頭逐步指向平津,時局動盪,求職艱難。1935年他大學畢業時,因學習成績優良,經系主任曾昭倫推薦,就職塘沽黃海化學工業研究社。
魏文德到職後,首先要做一次工業用粘土的定量全分析,作為進黃海化學工業研究社的實驗技術考核。魏文德在校時未做過工業分析,但他依靠豐富的基礎理論知識和細心的操作,順利完成了分析報告,得到主管領導好評,被安排承擔海藻中碘、鉀利用的研究。 1937年發生「七·七事變」,日軍占領塘沽。魏文德於8月返回原籍,10月赴西安,1938年經人介紹作為受救濟的戰區技術人員被派到陝西省工業試驗所任化驗員。不久,他得知黃海化學工業研究社已隨永利公司遷四川省五通橋,遂於11月離西安入川,重回黃海化學工業研究社工作。黃海化學工業研究社在五通橋期間,設備儀器簡陋,研究工作困難重重,只能開展一些適合當地資源利用的課題。魏文德參加了五棓子化工綜合利用的研究,並使一部分從五棓子中提取的產品投入生產。由於魏文德努力進取和嚴格的科學態度,在實驗工作中做出顯著成績,1945年被選派赴美留學。
1946年魏文德入印地安那州普渡大學研究生院學習,1948 年獲有機化學碩士學位。在美學習期間,魏文德一方面接觸了美國的先進科學技術,一方面也看到了美國社會的不平等和種族歧視,深感作為一個中國人,自己的事業在祖國,只有中國強大起來了,中國人才能受到尊重。於是,他放棄了普渡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提供的優越工作機會,毅然回國。
1949年,魏文德受黃海化學工業研究社委託赴青島籌備中間試驗基地。後黃海化學工業研究社改變計劃,在北京芳嘉園新址建所,魏文德負責組建有機研究室。1952年黃海化學工業研究社移交國家管理,菌學部分轉中國科學院,魏文德隨其他部分併入重工業部北京工業試驗所。1954年又隨這個所的有機室併入瀋陽化工研究院。這段時期,魏文德在有機室領導研究工作,自己還主持中定劑和多項有機化學品的研製。1956年起,他根據世界化學工業發展動向,提出並積極致力石油化工利用的研究。在有機室開設了石油烴裂解制乙烯、丙烯及烯烴加工制有機化學品的一系列重要研究課題。1957年他參加化工部代表團赴羅馬尼亞考察天然氣及石油的化工利用。1958年,化工部組建北京化工研究院,魏文德隨機構調整轉入該院,先後擔任副總工程師、副院長兼總工程師、技術委員會主任等技術領導職務。為了系統地進行石油化工的研究,他深入調查分析石油化工技術路線,認真制訂科研規劃,並積極建設了一批中間試驗裝置,為石油化工科學技術的發展奠定了技術基礎。在魏文德的直接指導和參加下,通過30多年努力,先後取得了一大批重要的石油化工技術成果。如石油烴管式爐裂解、蓄熱爐裂解、深冷分離、丙烯羰基合成制丁辛醇、丙烯氯化制環氧氯丙烷及甘油、低壓聚乙烯、本體法聚丙烯、聚烯烴高效催化劑等,並陸續實現了工業化。同時,魏文德還領導並參加了重要國防化工產品中定劑、偏二甲肼、羰基鐵粉、高錳酸鉀催化劑等的研製,為工業化提供了可靠的生產技術成果。
1961年魏文德加入中國共產黨。1977年被授予北京市先進科技工作者稱號。曾為國家科委化工專業組成員,化工部技術委員會委員,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技術經濟顧問委員會委員。曾當選為中國化工學會31、32及33屆理事、常務理事及石油化工學會理事長,北京市化工學會副理事長,並曾當選為北京市第7屆人大代表。
主要成就
石油化學工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美國開始建立起來的。魏文德早在美國留學期間就了解到這方面的情況,開始認識石油化學工業的重要性。1950年魏文德隨中國科學院組織的代表團參觀考察大連、瀋陽、撫順、錦州、長春、四平等地日偽留下的科研機構和頁岩油煉製與煤煉油裝置過程中,感到石油化工的發展能夠超過原料的限制,在我國發展石油化工勢在必行。因此,他在所領導的研究室首先開展了石油化工利用的研究,並親自擔任了國家十二年科技發展規劃重點項目「環氧乙烷」的負責人。他還多次向主管工業部提出建立石油餾分裂解分離制乙烯、丙烯試驗基地的建議,並曾在《人民日報》上撰寫文章,宣傳石油化工的重要性。
1958年北京化工研究院成立後,魏文德擔任院主要技術領導。在艱難的創業環境中,他從選定課題到指導實驗,堅持在科研第一線帶領廣大科研人員,陸續建立起從石油烴裂解分離到烯烴加工利用的多套中間試驗裝置,並親自參加中試倒班。在魏文德主持下,通過青年技術人員的努力,首先取得了渣油蓄熱式裂解制乙烯、丙烯技術成果,在全國推廣應用,建起了一批小石油化工廠,為發展小石油化工發揮了歷史作用。為配合現代乙烯工業的發展,20世紀60年代初期,魏文德又提出進行管式爐裂解及深冷分離技術的開發研究。當時正處於3年自然災害時期,既缺乏資金,又缺乏資料,要開發現代的乙烯製造全套技術是十分困難的。他曾到國外某著名公司石油化工廠參觀考察,想了解國外裂解分離技術發展情況,但只讓他在裂解分離裝置前的馬路上觀看了1分鐘。在這樣困難的條件下,魏文德經過千方百計深入鑽研,反覆比較,提出了石油裂解氣加壓深冷分離,後加氫提純乙烯、丙烯的先進流程,並帶領近百名科技人員和技術工人,進行了多年艱苦奮鬥,終於掌握了石油烴類在高溫800℃下裂解和-100℃下深冷分離的技術。經與蘭州石油化工公司合作應用該技術,將從前蘇聯引進的乙烯裝置從油吸收分離法改為深冷分離法,使裝置的乙烯生產能力從5000噸/年提高到了20000噸/年。這項科技成果獲得了1978年國家科技大會獎。在此基礎上魏文德配合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和創新,又組織領導了萬噸級乙烯裂解爐、碳五分離、碳三液相加氫、碳二加氫催化劑與加氫工藝、乙烯氧氯化法制氯乙烯、本體法聚丙烯、聚丙烯高效催化劑和丙烯羰基合成法制丁辛醇等重要項目的研究開發,先後取得豐碩成果,並在大型石油化工裝置的國產化配套和煉廠氣化工利用上得到推廣應用。僅本體法聚丙烯一項就推廣應用了近40個廠家,總生產能力達30萬噸/年。
新型催化劑的研究是石油化工工藝開發中的一項關鍵技術。魏文德從實踐總結中認識到固體催化劑的成型方法對催化劑性能有明顯的影響,遂與催化劑專家胡媄共同提出建立催化劑成型車間的建議,由此建立起各種固體催化劑的成型裝置,為新型固體催化劑放大試製,提供批量產品給工廠應用,促進工業化,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抗美援朝時期,國防部門急需一種爆炸藥物穩定劑—一中定劑。製備中定劑的第一步是合成劇毒的光氣,然後通過一系列的有機合成反應製得成品。魏文德擔任攻關的負責人。試驗中雖然採取了各種防護措施,但參加試驗的人員,仍憂心忡忡。魏文德通過反覆琢磨,提出了一種識別光氣氣味的方法,提高了對光氣泄漏的敏感,解除了參試人員的顧慮。在他的帶領下,攻關人員日夜奮戰,僅用1年時間就完成了中間試驗,為國防提供了急需的技術和產品。
20世紀50年代後期,魏文德接受了國防急需的推進劑用催化劑和羰基鐵粉的研製任務,要求用高純度一氧化碳在高壓下將氧化鐵製成液態五羰基鐵,然後進行一系列的化學加工製得。魏文德立下軍令狀,限期保量保質完成。他急國防所急,頂住各方面的壓力,深入中試第一線,組織參加會戰的人員奮力拚搏,克服中毒、爆炸的危險,在兩年內完成了這兩項研製任務,為國防產品的更新換代作出了重要貢獻。
20世紀60年代,北京化工研究院接受了航天工業用推進劑和特種橡膠的研製任務。魏文德作為研究院的主要技術負責人,親自選擇、確定技術路線,制訂試驗方案,組織中間試驗,圓滿完成了研製任務,為建設推進劑工廠提供了完整的數據,並向航天工業部門提供了特種橡膠批量產品。
人物經歷
- 1911年9月27日 出生於河北省藁城縣。
- 1935-1946年 任黃海化學工業研究社助理研究員。
- 1946-1948年 美國普渡大學(Purdue University)研究生院化學系,獲科學碩士學位。
- 1949-1952年 北京黃海化學工業研究社研究員兼有機室主任。
- 1952-1954年 中央重工業部化工局北京工業試驗所有機室副主任。
- 1954-1957年 瀋陽化工研究院有機一室主任。
- 1958-1988年 化學工業部北京化工研究院副總工程師,副院長兼總工程師。
- 1978年 當選為中國化工學會石油化工學會第1屆理事長。
- 1988- 化學工業部北京化工研究院技術委員會顧問。
- 1998年12月21日 在北京病逝。
主要論著
- 1.魏文德.發酵菌類對沒食酸之消食.黃海發酵與菌學特輯,1939,1(1):7-8
- 2.魏文德.發酵液內丹寧、沒食酸及全酸度變化之測定.黃海發酵與菌學特輯,1939,1(3):4-5
- 3.魏文德.五棓子中丹寧之浸出.黃海發酵與菌學特輯.1941,2(5)
- 4.魏文德,唐士培,李蘊昌.氯苯製造的研究.化學工業與工程,1951,2(3)71
- 5.魏文德,宋娟娟,唐士培,李蘊昌.酸洗抗蝕劑試驗報告.化工技術通訊,1954,(2):55-59
- 6.魏文德.石油化學工業的發展.人民日報,1962年10月23日
- 7.魏文德.趙博泉,等.黃海化學工業研究社工作概要.化學通訊,1982(9),47
- 8.魏文德.周啟昭.發展以羰基合成為基礎的精細化學品.現代化工,1983,3(4):1-5
- 9.魏文德.石油化工:中國大百科全書(化工卷)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7,572-573
- 10.魏文德.蔡惠林.石油化工發展史:中國大百科全書(化工卷)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7,574-575
- 11.魏文德,戴偉,等.鐵鈷異核簇HFeCO3(CO)12在丙烯甲酰化反應中催化作用的研究.石油化工,1988,17(1):707-713
- 12.魏文德.施萍,等.甲烷氧化偶合制乙烯的研究.石油化工.1989,18(5):287-290
- 13.魏文德主編.有機化工原料大全(共4卷).北京: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1989(1,2卷),1990(3卷),1993(4卷)
- 14.魏文德.我國石油化工科研發展的回顧:見林華主編.石油化學工業技術與經濟.北京: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1990423-430
- 15.魏文德,劉福勝.氯對甲烷在催化劑上氧化偶合反應的影響.石油化工,1991,20(3):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