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以前沒有「臉」字
臉 |
魏晉以前沒有臉字魏晉以前的漢字中,是沒有「臉」字的,當時表示「臉」意的字是「面」、「顏」等等。[1]
其實,人的面部除了耳鼻口眼、額頰腮頷,還哪有臉可言。「臉」字最早出現時,也沒有「顏」、「面」之意,只是「顏面」上的某個部位。南朝梁武帝《代蘇屬國婦》詩:「帛上看未終,臉下淚如絲。」其中的「臉」是「瞼」的意思,也就是指眼皮。梁·簡文帝《妾薄命篇十韻》「玉貌歇紅臉,長顰串翠眉」,還有白居易的《昭君怨》「眉銷殘黛臉銷紅」,這裡的「臉」都是「頰」的意思,是眼下可以施粉的部位。
沒有「臉」以前,「面」就是「臉」。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說文》曰:「面,顏前也。」《漢·匈奴傳上》中的「匈奴法,漢使不去節,不以墨黥其面,不得入穹廬」,《後漢書·東夷傳·倭》里也有「男子皆黥面紋身」。文中的「面」都是「臉」的意思。至於《三國志·魏志·毛玠傳》中的「漢律,罪人妻子沒為奴婢,黥面」的「面」,更是此意。今天還在流傳的「面子」、「面紅耳赤」、「不看僧面看佛面」中的「面」仍是「臉」的意思。
隨着時間的推移,「臉」的範圍越來越大,到了唐代,「臉」和「面」就基本一致了。岑參的詩句「岸花仍自羞紅臉」中的「臉」已經是「臉」了。《水滸傳》第21回:「婆惜也不曾睡着,聽得宋江罵時,扭過身回道:『你不羞這臉!』」此處的「臉」當然也已是臉了。以後更為普遍,一直到明清之前,「臉」和「面」用法一致,都是書面用語。也就是說,「面」在當時依然盛行,白居易「猶抱琵琶半遮面」,崔護「人面桃花相映紅」中的「面」如果換成「臉」,就大煞風景了。
沿襲到現在,臉和面範圍雖然一致,但我們通常把「臉」當作口頭用語,而把「面」當作書面用語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