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名士吃五石散的原因
魏晉名士 |
魏晉名士吃五石散的原因漢滅之後,政治動盪,社會混亂,主張清靜無為的道家思想再次占據上風,魏晉士子言必談老莊,喜談玄說理,探討人生之究竟,與之一同興盛的還有道家之養生,而全國也開始進入了一個全民煉丹服藥、人人壯陽、渴望長生的特殊時期。但是普通老百姓需要在田間勞作,除了滿足日常生存所需外,還要為大軍生產糧草,一般沒什麼空閒時間幹這事兒,所以還是眾多文人士子們在孜孜以求。
終於張仲景的一張藥方被他們發現了,此藥最初以治療傷寒為主要目的,又稱「寒食散」,但後來人們服用之後感覺除了全身發熱之外,還有壯陽之妙用,遂廣為流傳,這也就是臭名昭著的五石散,伴隨而來的還有一定的成癮性,但其精神之依賴要遠遠大於藥癮。
五石散原為一種用五種石頭製成的傷寒藥物,它的主要構成成分包括石鐘乳、石硫磺、白石英、紫石英、赤石脂,其最主要的功效就是發生麻醉作用,服用之後會讓人全身發熱,會導致「寒衣、寒欲、寒食、寒臥」,因此稱之為「寒食散」,意思就是在服用此藥後,必須同時服用寒食來散熱,在張仲景所在的東漢時期,五石散只是作為藥物存在的。
「五石散」真正開始在名士中流行,並且完成從藥品到毒品的轉變是來自於何晏的推崇,何晏在張仲景藥方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進,因而使得五石散具有了致幻功能,並且在此後一直到隋唐時期,流行數百年。由於服用了五石散後,身體會發熱,散熱的話要麼把衣服脫掉,要麼食用寒性食品,因而這就解釋了為什麼魏晉名士們都是出於一種寬衣解帶的飄逸狀態。
「五石散」服用之後,皮膚會變得非常敏感,因而名士們會穿很寬大的衣服,而且儘量選擇舊衣服,因為新衣服會把皮膚磨破,鞋襪也儘量不穿。藥性上來之後人就開始亂走,藉以發散藥效,美其名曰「散步」(「散步」一詞就是這麼來的)。所以我們今天看到很多魏晉時期的人物畫都是披着衣服,敞着懷。
由於這種藥讓皮膚變得特別細嫩,所以他們經常連澡都不洗,以至於「捫虱而談」成了高雅的舉動。
魯迅的《而已集》里有一篇文章專門談過這個問題:「吃藥之後,因皮膚易於磨破,穿鞋也不方便,故不穿鞋襪而穿屐。所以我們看晉人的畫象和那時的文章,見他衣服寬大,不鞋而屐,以為他一定是很舒服,很飄逸的了,其實他心裡都是很苦的。更因皮膚易破,不能穿新的而宜於穿舊的,衣服便不能常洗。因不洗,便多虱。所以在文章上,虱子的地位很高,『捫虱而談』,當時竟傳為美事。」
實際上只要談論魏晉風度,必定會說到這個「五石散」,因為兩者幾乎是聯繫在一起的。而服食「五石散」的風氣自被何晏倡導並開始流行後,由魏晉至唐,名士們趨之若鶩,歷整整五六百年而未有間斷,且頗有發展,僅在《隋書·經籍志》中就著錄了二十家「五石散」的解散方。
五石散最大的副作用是可以致殘致死。裴秀、晉哀帝司馬丕、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北魏獻文帝拓跋弘等就因服藥而死,學者皇甫謐則變成殘疾。唐代名醫孫思邈的《千金方》中詳細列出了五石散之害,深斥其禍。唐以後服用的人越來越少,但並未徹底斷絕,只是有所變化而已。
魏晉之時五石散的流行不是沒有原因的。我們知道,魏晉時代是一個傳統社會正在崩潰、新的社會秩序尚未完全建立,戰爭頻發老百姓生靈塗炭的時代,是知識分子戰戰兢兢生命朝不保夕的時代。好多知識分子也就是名士在魏晉時代一言不合就被殺掉了。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一定得找一種精神安慰的方法。既然有病,就要吃藥,吃藥就吃五石散。而五石散吃過之後說話不着調,所以就算說錯了話也不必太擔心,這也成了當時很多文人都去服用五石散的一個原因。[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