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長生 - 清乾隆時著名秦腔旦角演員
魏長生 |
魏長生,字婉卿,四川金堂縣人。因排行第三,故人稱魏三,清乾隆時著名秦腔旦角演員。幼時家貧,13歲來西安學戲,曾幾度赴京師(北京)演出,尤其是1779年在京演出滾樓一劇,引起轟動。"一時觀者而六大班既無人過問,或至散去。"後又去蘇州、揚州演出。1802年在京演完《背娃進府》後死於後台。據傳,秦腔旦角化妝"貼片子"即由他始創。魏長生是中國戲曲史上的秦腔藝術大師,由魏長生演出而引發的北京劇壇"花雅"之爭,實質上正是以秦腔為代表的地方劇種與崑曲的較量。
目錄
基本信息
人生經歷
魏長生的人生之旅,充滿了傳奇色彩。他原名魏朝貴,字宛卿,排行老三,人稱"魏三",生於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家貧,父早死,全靠母親做些零活勉強維持生活。在他10歲左右,母親辭世,魏長生只好與流浪兒為伍,撿拾破爛,備嘗艱苦;曾一度到省城成都學唱過川戲,技藝很一般。大約在學藝前後,混跡於當時下層的江湖組織--口國嚕子,從而改變了一生的命運。口國嚕子是江湖哥老會的早期組織形式,始於大巴山一帶的流民,繼而傳播於成都平原各鄉縣。據嚴如煜《三省邊防備覽》介紹:"川中膏沃,易於存活,各省無業之民,聚集其間,結為朋黨。其頭目必才技過人,眾共推之。擇長林深谷,人跡不到之處,操習拳棒刀銃各藝,故其藝頗精。"
金堂縣川劇團老藝人中普遍傳說:魏長生隨一夥參加過口國嚕子的江湖藝人流落陝西,會合一個秦腔小戲班改學過秦腔。當時川、陝兩省,歸川陝總督治理,同屬一個行政區域,交往頻繁。
魏長生流浪陝西之後,由於在西安舉目無親,人地生疏,遭人欺侮,因與鄰街商家的學徒鬥毆傷人,畏罪潛逃,亡命洛河,加入同州梆子戲班。一切退路都已斷絕,環境逼使他奮發學藝,起早摸黑,唱做念打,出大汗,吃大苦,發大願:藝不驚人死不休。
因為有少年口國嚕子那段不平凡的經歷給他"墊底",魏長生富於冒險精神,敢於挑戰環境,又具有相當的組織能力。十年磨劍,藝海揚帆。他的演技,先是在幾百里秦川脫穎而出,繼而隨戲班北上京師,問鼎中原。
清初,北京戲曲舞台最盛行的是崑腔與京腔(源出弋陽腔,亦稱"高腔",傳到北京的稱為"京腔",並非後來才形成的京戲)。到了乾隆年間,社會穩定,經濟繁榮,各省的地方戲曲借着給皇帝或皇太后祝壽的名義,紛紛進京獻藝。"南腔北調,備四方之樂"。因為劇種很多,為了"正名",戲曲開始被分為"花""雅"兩大部分。"雅部"專指崑腔,"花部"專指崑腔以外的包括京腔等各地方戲曲劇種。當時崑腔逐漸衰落,北京梨園中"花部"以京腔最為盛行,王府戲班皆演京腔。
乾隆三十九年(1774),魏長生挾秦雲蜀棧的雄風,率領秦腔戲班初入京師。戲班的行當整齊,基本功紮實;演出劇目具有深厚的生活氣息,且有改進。魏長生創造西秦腔(西琴腔),"以胡琴為主,月琴應之",有別於"以梆子為板"的秦腔,"善於傳情",所以魏長生藝幟高舉,一鳴驚人。小鐵笛道人《日下看花記》中敘述道:"長生於乾隆三十九(1774年)始於都,習見其《滾樓》,舉國若狂。"其時皇族權貴禮親王昭槤在所著的《嘯亭雜錄·鄭八》記述道:"魏長生甲午歲入都,名動京師,凡王公貴位,以至詞垣粉署(即翰林院---筆者)無不傾擲纏頭數千百,一時不得識交魏三者,無以為人。"
強勁的"魏旋風",勁吹梨園。不僅雅部崑腔更日趨沒落,連花部的京腔也大為失色,竟"使京腔舊本置之高閣"(《燕蘭小譜》)。魏長生作為戲曲史上"花部"的優秀代表,從此彪炳史冊,"海外咸知有魏三"。近代日本著名戲曲史家青木正兒在《中國近世戲曲史》一書中將魏長生稱頌為"旦色界辟一新紀元的天才,得寫實之妙者。"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魏長生成名後曾一度遭讒,被有的權貴誣以表演"淫穢"而離開京城。
乾隆四十四年(1779),魏長生再次入京。當時的秦腔戲班"雙慶部"上座率不佳,幾乎在北京立不住足跟。魏長生挺身而出,願入班挑大樑,力挽狂瀾,並表示:入班兩月之後,定要給演員們增加薪水。結果,他再次以《滾樓》贏得了京都的觀眾,人氣很旺,"觀者如堵"。"雙慶部"成了北京市民爭相定票觀看的戲班,演員收入大增。有了積蓄之後,他曾經多次資助上京參加會試的、遭到困難的讀書人。"少年口國嚕子"疏財仗義的優秀品質在他身上得以發揚,有一位病困客棧的高姓舉人得魏長生雪中送炭,後來考中進士,分發到成都府華陽縣任知縣,還與魏長生在成都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