鮭(拼音)
鮭 (簡體字:鮭) 拼音: guī xié wā kuí 注音:ㄍㄨㄟ ㄒㄧㄝˊ ㄨㄚ ㄎㄨㄟˊ 部首: 魚 部外筆畫:6 總筆畫:17
五筆86/98: QOFF 倉頡:NFGG 鄭碼:RBB 電碼: 9587
筆順編號: 35251214444121121 四角號碼:24314 UNICODE:9BAD
目錄
基本字義
guī ㄍㄨㄟˉ 〔~魚〕體大,略呈流線形,口大而斜,鱗細而圓。肉味鮮美,是重要的食用魚。種類很多。常見的有大馬哈魚、細鱗魚和哲羅魚等。
方言集匯
粵語:gwai1 客家話:[海陸豐腔]gui1wa1[台灣四縣腔]gui1wa1[客英字典]kwui1va1[客語拼音字彙]gui1[寶安腔]gui1
《康熙字典》
《亥集中》《魚字部》 ·鮭 ·康熙筆畫:17 ·部外筆畫:6 《廣韻》古攜切《集韻》涓畦切,��音圭。魚名。《山海經》敦薨之山,其中多赤鮭。《註》今名鯸鮐爲鮭魚。《雷公炮炙論》鮭魚插樹,立使枯乾。一名䲅魚,一名嗔魚。日華子謂之鰗魚,今謂之河豚。《論衡》鮭肝死人。又《廣韻》《集韻》��戸佳切,音鞵。吳人謂魚菜總稱。《世說》庾杲之淸貧,每食三韭。任昉戲之曰:誰謂庾郞貧,每食鮭菜,常有二十七種。又《廣韻》苦圭切《集韻》頃畦切,��音睽。複姓。《後漢·牟融傳》代鮭陽鴻爲大司農。《註》鮭陽,姓也。又《集韻》烏媧切,音蛙。鮭蠪,神名。《莊子·達生篇》倍阿鮭蠪。《註》倍阿,神名也。鮭蠪,狀如小兒,長一尺四寸,黑衣赤幘大冠,帶劒持戟。又《集韻》戸瓦切,音跨。楚冠名。
English
salmon; spheroides vermiculari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