鮁魚水餃
簡介
我國食文化源遠流長,底蘊深厚。現在華人可以說是遍布世界各地,凡有中國人處,大都喜歡吃餃子。餃子傳遞了中華民族的淵源歷史和璀璨的文化,一個小小的餃子連接着整個的世界。
餃子在歷史上最早的名字是「嬌耳」,這種頗受人歡迎的食品是醫聖張仲景首先發明的。 唐代,餃子已經變得和現在的餃子幾乎一樣,而且是撈出來放在盤子裡單個吃。唐代時餃子被稱為「牢丸」,水餃叫「湯中牢丸」,蒸餃叫「籠上牢丸」。 大約在宋代以前,都用這個名稱。宋以後,叫法比較雜亂,又叫「粉角」、「扁食」、「水角」、「餃兒」、「水點心」、「煮餑餑」等。統稱為「餃子」,大概已是清末民初的事了。我老家把餃子叫做「gu zhe 」,漢字不知道咋寫,呵呵。 鮁魚餃子是膠東的風味特產,酒店裡都會有這道特色麵食。俗話說的好,舒服不過倒着,好吃不過餃子,而且是吃咱老家的鮁魚餃子!
材料
新鮮鮁魚適量、豬肉陷肥瘦各半、韭菜適量、麵粉適量、花椒適量、精鹽適量、食油適量。
膠東風味做法
1.和面:麵粉加少許精鹽混合均勻,加入水,揉成軟硬適中的麵團。
2. 把和好的面放在盆內餳着。趁餳面的空,把鮁魚餡子做出來。
3. 魚餡的製作:把豬肉餡用刀再細細的剁成肉茸。
4. 韭菜擇洗乾淨。
5. 鍋內倒入清水,放入花椒,小火煮製花椒水。
6. 鮁魚去內臟後擇洗乾淨。
7. 把鮁魚放在菜板上,去頭後用刀把鮁魚從中間剖成兩片。
8. 用刀慢慢的刮下魚肉。
9. 把鮁魚茸、豬肉茸倒入小盆內。
10. 肉餡中加少許精鹽攪勻。
11. 邊慢慢攪拌肉茸,邊把晾涼的花椒水慢慢的倒入,然後不停的用力攪拌,直至肉餡上勁。
12. 韭菜用刀切成碎末。
13. 倒入食油,韭菜後攪拌均勻即可。
14. 包餃子:把餳好的麵團用力揉勻,上勁。
15. 把揉好的麵團揉成長條。
16. 用手掐斷成餃子劑子大小的小麵疙瘩。 做餃子劑子用手不用刀,這樣做的餃子皮有韌勁,可以把餃子皮擀的很薄而不怕露餡,而且吃起來口感特好。
17. 灑上面醭,用手把面劑子搓圓。
18. 把面劑子按扁,用擀麵杖擀成餃子皮。擀好的餃子皮,圓潤勁道。
19. 在餃子皮里包入餡料,捏緊收口。
20. 包好的餃子,皮薄餡大。
21. 鍋中大火燒開足量的水,水開後下入餃子,用勺子順鍋邊輕輕推動餃子轉動,以防粘鍋。
22. 蓋上鍋蓋,大火煮至沸。中間添一小碗冷水,繼續蓋蓋兒煮至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