鮜門鎮
鮜門鎮 |
中文名 :鮜門鎮 所屬地區:廣東省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 |
鮜門鎮,廣東省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轄鎮 ,位於汕尾市西部,北與赤石鎮相接,西與小漠鎮相鄰,東與梅隴鎮相連,南邊面向紅海灣,轄區面積34.5平方千米,海岸線23千米。2018年末,鮜門鎮戶籍人口共1.92萬人。截至2019年10月,鮜門鎮共轄1個社區、7個行政村, 鮜門鎮是深汕特別合作區的組成部分,粵東地區的漁業重鎮,旅遊資源豐富,擁有百安半島和江牡、芒嶼、雞心等3個海島,還有漢代古驛道宋末「壯帝居」 、元代古墓、岩公亭等人文古蹟。 2017年末,鮜門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5.03億元。 [1]
目錄
位置境域
氣候
鮜門鎮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年均氣溫22℃,無霜期360天。
人口
2018年末,鮜門鎮戶籍人口共1.92萬人。
交通
鮜門鎮有廈深鐵路、深汕高速、沿海高速、324國道貫穿全境,境內有火車站鮜門站一座,鮜門港可到達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深圳大鵬灣大鵬港、小漠港等地。
歷史文化
史有「金鮜門,銀汕尾 」之稱。最早時鮜門只是一片孤島,古代由於氣候的變化,迫使中原的一些部落南移,他們自黃河流域進入粵東繁衍生息。有些漁民遷到鮜門港正中的芒嶼孤島後,把島上的參天大樹砍下,分成一條條椽木,經鑽鑿製造成船,樣子像盤盅一樣"甌"的器皿,所以叫 「甌船」。又因港的左右兩側與百安山和新徑山有兩條航道,狀似在港口設了兩道門戶,從此「甌門」這個美稱應運而生了。 據《縣誌》載,元朝至元十六年(1279年),宋敗於元,宋帝昺流徙南疆,來到「甌門」南山。在此建立竹圍、咸田井等村莊,興建圩埠(古圩),還與芒嶼島上漁民聯姻,男耕女織、農漁並旺,發展到一萬多人。歲月變遷,滄海桑田。原赤石河經沙埔心流入「甌門」港,轉經南君寮流入小漠港,歷經泥沙淤積,形成大片沙灘陸地。潮汕等地的豪商富賈來此開鋪設店,把海鮮產品、鹹魚、鹽巴和農副產品源源不斷從沿海運到內地,又將京津工業品和蘇杭雜貨運回。因為西南海面盛產「鮜刀魚」,後來人們乾脆把「甌門」改稱「鮜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