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鱗毛蕨

中文名稱:鱗毛蕨

界亞門:植物界、真蕨亞門

門綱:蕨類植物門、薄囊蕨綱

目科:水龍骨目、鱗毛蕨科

屬種:鱗毛蕨屬、鱗毛蕨種

鱗毛蕨屬是水龍骨目鱗毛蕨科的一個世界性大屬。根狀莖粗短,直立,葉聚生頂部,呈放射狀,通常遍體被大小、形狀不同的棕色至黑色的鱗片。葉片多回羽裂。孢子囊群生小脈背部,具圓腎形的囊群蓋。全屬約400種,中國近200種,為該屬的分布中心。廣布於東北和河北東北部;朝鮮及日本也有,山東青島黃島區小嶧山居多。其根莖含綿馬素,為驅消化道寄生蟲劑。[1]

目錄

形態特徵

植株高約50-90厘米。根狀莖橫臥或斜升,頂端及葉柄基部密被披針形棕色,長達2厘米的鱗片。葉簇生;葉柄長約20-30厘米,最長可達57厘米,粗達4毫米,禾稈色,密被披針形、棕色的鱗片,但鱗片30-50厘米,寬約15-25厘米,二回羽狀,小羽片羽狀深裂或葉片基部的小羽片羽狀全裂而使葉片變成三回羽狀;羽片約12-15對,近對生,基部幾對羽片的羽軸幾乎垂直葉軸,長圓狀披針形,長約15-18厘米,寬約45厘米,頂端漸尖,基部的一對小羽片略覆蓋葉軸;小羽片約10-15對,披針形,長約24厘米,寬約0.81.2厘米,基部淺心形,具短柄,頂端短漸尖或鈍圓,邊緣羽狀淺裂至羽狀全裂;裂片約58對,圓頭,在頂端前方具一喙狀齒,指向小羽片頂端。小羽片的側脈羽狀,小羽單一或二叉,上面不顯,下面可見。葉干後紙質,黃綠色,葉軸具有較密的披針形、棕色鱗片,邊緣具疏齒;羽軸具有較密的泡狀鱗片;葉肉上面光滑,下面具有少量的毛狀小鱗片。孢子囊群靠近裂片邊緣着生;囊群蓋圓腎形,全緣。

植株高約100cm。根莖粗而斜升,連同葉柄基部密被淺褐色、闊披針形鱗片。葉簇生;葉柄禾稈色,有光澤;葉片卵形或長圓狀卵形,先端漸尖,無毛,羽軸被狹的鱗片,紙質,上面綠色,下面淡綠色,三回羽狀分裂;一回羽片較短而寬,裂片較大,長圓狀卵形,先端漸尖,下部為斜三角形;二回羽片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漸尖;末回羽片長圓形,鈍頭,基部下延具銳牙齒,牙齒頂端銳尖針刺狀。孢子囊群圓形;囊群蓋圓腎形或馬蹄形,一側彎缺。[2]

生態習性

生于山坡針、闊葉林下。

繁殖方法

主要通過孢子繁殖

分布區域

主要分布於東北、華北及台灣等地。

國內分布:浙江、廣西、四川、雲南、貴州

國外分布:日本

價值

[3]

藥用價值

藥材基源:為鱗毛蕨科植物廣布鱗毛蕨的根莖。

採收和儲藏:全年均可採挖,挖出後除去葉及泥砂,洗淨,鮮用或曬乾。

化學成份:含綿馬酸(filixic acid) BBB,三環綿馬素(trisaspidin),三環低綿馬素(tridesaspidin),三環黃綿馬酸(triflavaspidic acid),亞甲基雙(去甲黃綿馬酸)[methylenebis(noffiavaspidic acid)],白綿馬素(albaspidin)BB、BA、PA,低綿馬素(desaspidin)BB,三環低綿馬素(trisdesaspidin)BBB,黃綿馬酸(flavaspidic acid)。

性味:苦;寒;有毒

功能主治:驅蟲。主絛蟲病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5-12g。

食療價值

「分株紫萁」的嫩蕨亦可做為蔬菜食用。

園林觀賞

歐紫萁和分株紫萁-其根部纖維被使用在園藝上;

驅蟲作用

感染闊節裂頭絛蟲的人口服本品提取物3g,可驅除絛蟲91%;人口服其綿馬素鎂鹽0.75-1.0g,可驅除絛蟲100%。

參考資料

  1. 鱗毛蕨,農苗網
  2. 鱗毛蕨,農苗網
  3. 鱗毛蕨,農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