鵎鵼
鵎鵼(巨嘴鸟习称) 鵎鵼(学名:Toucans):又名巨嘴鸟。体长约67厘米,嘴巨大,长17~24厘米,宽5~9厘米,形似嘴刀。嘴非常漂亮,上半部黄色,略呈淡绿色,下半部呈蔚蓝色,喙尖点缀着一点殷红。眼睛四周镶嵌着天蓝色羽毛眼圈,胸脯橙黄色,脊部为漆黑色。色彩艳丽和惊人的大喙使其观赏价值极高。主要以果实、种子、昆虫、鸟卵和雏鸡等为食。以树洞营巢。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热带森林中,尤以亚马逊河口一带为多。
目录
分布范围
分布:美洲热带地区,从墨西哥中部至玻利维亚和阿根廷北部,西印度群岛除外。
栖息地:雨林、林地、长廊林、草原,以亚马孙河下游最为丰富。 外形:中型攀禽,略似犀鸟,喙极大,但重量较轻,边缘有锯齿,多具鲜艳彩色花饰。羽色鲜艳,以黑色为主。 [1]
体型特征
体型:体长36~79厘米(包括喙);体重115~860克;雄鸟的喙通常比雌鸟的长。 巢:营巢于天然洞穴中;有些会入住啄木鸟或大型拟鴷的弃巢,或直接驱逐巢主然后进行扩巢。
卵:窝卵数1~5枚;白色,无斑纹。孵化期为15~18天,雏鸟留巢期40~60天。 饮食:以果实为主,也食昆虫、无脊椎动物、蜥蜴、蛇、小型鸟类及鸟的卵和雏鸟。 保护状况:分布范围很小的黄额巨嘴鸟为濒危种。 体羽:黑色配以红色、黄色和白色,或黑色和绿色辅以黄色、红色和栗色,或全身以绿色为主,或以黄褐色和蓝色为主搭以黄色、红色和栗色。两性在着色上相似,小巨嘴鸟种类和部分簇舌巨嘴鸟种类除外。 鸣声:一般不悦耳,常常似蛙叫声、狗吠声,或为咕哝声、卡嗒声或尖锐刺耳的声音;但少数种类拥有优美动听的鸣啭或忧伤的鸣声。6属34种。属、种包括:簇舌巨嘴鸟属(Pteroglossus)(如领簇舌巨嘴鸟(P.torquatus)、曲冠簇舌巨嘴鸟(P.beauharnaesii))、黑嘴山巨嘴鸟(Andigenanigrirostris)、扁嘴山巨嘴鸟(A.laminirostris)、绿巨嘴鸟(Aulacorhynchusprasinus)、黄额巨嘴鸟(A.huallagae)、橘黄巨嘴鸟(Bailloniusbailloni)、圭亚那小巨嘴鸟(Selenideraculik)、茶须小巨嘴鸟(S.nattereri)、厚嘴巨嘴鸟(Ramphastossulfuratus)、巨嘴鸟(R.toco)、红嘴巨嘴鸟(R.tucanus)、黑嘴巨嘴鸟(R.ambiguus)等。 [2]
生活习性
具群集性,喜栖于树梢带;鸣声一般不悦耳,常常似蛙叫声、狗吠声,或为咕哝声、卡嗒声或尖锐刺耳的声音。亦为最喧闹的森林鸟,可发出隆隆巨响声、号角声与刺耳嗄声。其巢筑在高高的树洞内。 巨嘴鸟吃东西时总是先用嘴尖把食物啄住,然后仰起脖子,把食物向上抛起,再张开大嘴,准确地将食物接入喉咙里,而不必经过那很长的大嘴,把时间花在“吞”的过程中。巨嘴鸟杂食性,以果实、种子、昆虫、无脊椎动物、蜥蜴、蛇、小型鸟类为食,有时也掠夺小鸟的巢穴,吃掉卵和雏鸟。[3]
繁殖方式
营巢于天然洞穴中;有些会入住啄木鸟或大型鴷的弃巢,或直接驱逐巢主然后进行扩巢。这种鸟以树洞为巢。一次生2-4枚蛋。光滑白蛋即堆于未衬里的穴中,大约16天孵化;孵出的雏鸟全身赤裸,至少须经3个星期才能睁眼,孵后约45天开始过自己的生活。
保护级别
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