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鳥腳下目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鳥腳下目(Ornithopoda)是群鳥臀目恐龍,它們起初是小型、二足、快速奔跑的草食性動物,後來種類與體型都逐漸變大、變多,直到它們成為白堊紀世界裡最成功的草食性恐龍之一,並成為北美洲的優勢物種。


目錄

簡介

它們在演化上最主要的優點是咀嚼方式的進展,是爬行動物里最複雜的咀嚼方式,可與現代哺乳類相比,例如牛。它們在鴨嘴龍科時達到頂峰,而與其他恐龍一起在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中滅絕。所有大陸都發現了它們的蹤影,雖然在南極洲發現的化石還未命名,而它們在南半球通常是罕見的。

鳥腳下目意為"鳥的腳部",在希臘文里ornis意為鳥,pous意為腳;這名稱指的是它們腳掌的三個腳趾,類似鳥類,但許多早期物種有四個腳趾。它們的其他特徵是沒有護甲、發展出角質喙狀嘴、修長的恥骨最後延展超過腸骨、下頜沒有洞孔。許多鳥腳類恐龍的肋骨兩側,有多塊薄的軟骨骨板,其功能未明;有些骨板在化石化的過程中保存下來。已在棱齒龍、奧斯尼爾洛龍、帕克氏龍、小頭龍、奇異龍、Macrogryphosaurus的化石發現這些骨板。

評價

早期鳥腳類身長只有1米,速度可能很快。它們有僵硬的尾巴,如同獸腳類恐龍,在它們奔跑時可協助維持平衡。較晚的鳥腳類更演化得以四足吃草;它們的脊柱成彎曲狀,類似現代地面草食性動物的脊柱,例如野牛。當它們演化得當吃草時更為彎曲時,它們變成半四足動物;奔跑時仍以二足方式,能輕易接觸到樹的頂端;但當行走或吃草時的大部分時間是采四足方式。棱齒龍科的分類有很大爭議,棱齒龍科原本包含非禽龍類的二足鳥臀目恐龍,但系統發生學研究認為棱齒龍科是個並系群,唯一的可確認屬只有棱齒龍。[3]。

更晚的鳥腳類更為大型,但並未達到長頸、長尾蜥腳類恐龍般的巨大體型,部分蜥腳類恐龍被鳥腳類取代;最大型的鳥腳類,例如:埃德蒙頓龍與山東龍,身長並未達到15米。

歷史上,大多數未確定的二足鳥臀目恐龍被劃分到鳥腳下目。其中大多數以重新分類為基礎頭飾龍類;有些則建立起它們的分類,如腫頭龍下目。[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