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鸡毛松

中文名称:鸡毛松

外文名称:Podocarpus imbricatus Bl.

别称:爪哇罗汉松

门纲:裸子植物门、红豆杉纲

目科:罗汉松目、罗汉松科

属:鸡毛松属

鸡毛松[1](学名:Podocarpus imbricatus)是罗汉松科罗汉松属的植物,乔木,高达30米,胸径达2米;树干通直,树皮灰褐色;枝条开展或下垂;小枝密生,纤细,下垂或向上伸展。花期4月,种子10月成熟。心材黄色,边材淡黄带灰,纹理直而均匀,结构细密,有光泽,比重0.64,耐腐力强,易加工。可供建筑、桥梁、造船、家具及器具等用材。可作中国广东海南、广西西南部及云南南部山地的森林更新和荒山造林树种。

目录

简介

鸡毛松属常绿乔木,高达35米,胸径达2米,树干通直;树皮鳞片状剥落。叶具有二型,枝条细部是短小鳞状叶紧密着生于枝条而形成;较长的线形叶排成二列羽状。花单性,雌雄异株。雄球花穗状生枝顶;雌球花成对生枝顶,仅一个发育。种子核果状,具肉质假种皮,成熟时红色。

鸡毛松是典型的热带森林树种,多生于海拔400-1100米地带的山谷溪涧潮湿密林中,与常绿阔叶树组成混交林,纯林现已难见踪影。主要分布于南热带,向北至北热带,偶可契入中亚势带南缘。分布区较广,热量差异较大,但属于冬无严寒、夏不酷热的山地气候。年平均温18-23℃, 极端最低温为0℃以上,在北缘可下达-3℃或更低,年降水量1500-2500毫米,相对湿度常在80%以上。土壤为山地黄壤,pH值5.5-6.0。


鸡毛松树干通直,枝叶密生,伸展自然,可作为南方庭院观赏和荒山造林的树种。木材黄色,纹理结构细密,有光泽,耐腐力强,是建筑、家具的好材料。

形态

乔木,高达30米,胸径达2米;树干通直树皮灰褐色枝条开展或下垂;小枝密生,纤细,下垂或向上伸展。叶异型,螺旋状排列,下延生长,两种类型之叶往往生于同一树上;老枝及果枝上之叶呈鳞形或钻形,覆瓦状排列,形小,长2-3毫米,先端向上弯曲,有急尖的长尖头;生于幼树、萌生枝或小枝顶端之叶呈钻状条形,质软,排列成两列,近扁平,长6-12毫米,宽约1.2毫米,两面有气孔线,上部微渐窄,先端向上微弯,有微急尖的长尖头。雄球花穗状,生于小枝顶端,长约1厘米;雌球花单生或成对生于小枝顶端,通常仅1个发育。种子无梗,卵圆形,长5-6毫米,有光泽,成熟时肉质假种皮红色,着生于肉质种托上。花期4月,种子10月成熟。

分布地域

产于中国广东海南岛(五指山、尖峰岭等地)海拔400-1000米山地,多生于山谷、溪涧旁,常与常绿阔叶树姐成混交林,或成单纯林,为海南主要树种之一。在广西金秀、云南东南部及南部亦有分布,广东信宜有栽培。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印度尼西亚。

生长环境

喜光,耐阴;喜温暖、湿润的环境。耐瘠薄。喜土层深厚、质地疏松且富含有机质的土壤。

保护价值

该种是罗汉松属鸡毛松组Sect.Dacrycarpus Endl.分布至我国的唯一代表,是海南中部山地雨林的标志种,对研究植物区系及罗汉松属分类、分布有科学意义。木材材质 ,为海南的主要用材种和造林树种之一。

鸡毛松繁殖: 常用播种和扦插繁殖。播种,8月采种后即播,约10天后发芽。扦插,春秋两季进行,春季选休眠枝,秋季选半木质化嫩枝,12~15厘米,插入沙、土各半的苗床,约50~60天生根。

栽培: 原产中国。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耐寒性略差,怕水涝和强光直射,要求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移植以春季3~4月最好,小苗需带土,大苗带土球,也可盆栽。栽后应浇透水。生长期保持土壤湿润。盛夏高温季节需放半阴处养护。每2月施肥1次。冬季盆栽注意防寒,盆钵可埋入土内,并减少浇水。

病虫害防治: 主要有叶斑病和炭疽病危害,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虫害有介壳虫、红蜘蛛和大蓑蛾危害,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液喷杀。

用途

应用: 罗汉松树姿秀丽葱郁,夏、秋季果实累累,惹人喜爱。地栽适用于小庭院门前对植和墙垣、山石旁配置,也可盆栽或制作树桩盆景供室内陈设。

药性

鸡毛松【性味归经】甘,微温。

【功能主治】

果:益气补中。用于心胃气痛,血虚面色萎黄。

根皮:活血止痛,杀虫。用于跌打损伤,癣。

【用法用量】果1~3钱;根皮外用适量,加黄酒捣烂敷患处。

【备注】(1)变种 短叶罗汉松(小叶罗汉松)Podocarpus macrophyllus (Thunb.) D. Don var. maki (Sieb.) Endl.其性味功能、主治用法均与罗汉松相类似。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参考资料

  1. 鸡毛松,植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