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鴨梨

鴨梨

目錄

簡介

鴨狀梨

鴨梨指白梨秋子梨(白色秋子梨),梨梗部突起,狀似鴨頭。色白斑淺,表面光滑,顯水分。

鴨梨樹勢健壯,樹皮暗灰褐色,一年生枝黃褐色,多年生枝紅褐色,成枝率低。葉片廣卵圓形,先端漸尖或突尖,基部圓形或廣圓形,果實外形美觀,梨梗部突起,狀似鴨頭。

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收穫,初呈黃綠色,主要特點是果實中大(一般單果重175克,最大者400克),皮薄核小,汁多味,石細胞極少,酸甜適中,清香綿長,脆而不膩,素有「天生甘露」之稱。

內含豐富的維生素C和鈣、磷、鐵等礦物質,在維生素B家族中堪稱佼佼者,含糖量高達12%以上,可貯藏保鮮5-6個月。具有清心潤肺、止咳平喘、燥利便、生津止渴、醒酒解毒之功效。

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載:「梨,生者清六腑之熱,熟者滋五臟之陰」。近代醫界梨湯水可以用以治療肺炎、呼吸道疾病、肺心病、高血壓等症,療效顯著。還可以加工為罐頭、梨脯、梨酒等高級食品和飲料。

種類

鴨狀梨主要為白梨,另外在沙梨及青梨也有。

中華玉梨、雪花梨、香梨、秋梨。

植物歷史

人類栽培葡萄、釀造葡萄酒和創造葡萄文化的歷史悠久,而中國是世界上葡萄較早栽培地之一。中國古代的栽培葡萄,是外來的物質文明,其原生地在黑海和東地中海沿岸一帶及中亞細亞地區。大約五六千年以前,在今埃及、敘利亞、伊拉克、南高加索以及中亞地區已開始栽培葡萄和進行葡萄酒的釀製,後來向西傳入意大利、法國等西歐各國,向東傳播到東亞。

葡萄採摘

先秦時期,葡萄種植和葡萄酒釀造已開始在西域傳播,自西漢張騫鑿空西域,引進大宛葡萄品種,中原內地葡萄種植的範圍開始擴大,葡萄酒的釀造也開始出現,葡萄、葡萄酒有關的文化逐漸發展。

葡萄和葡萄酒作為文學家詩賦等創作的題材顯著增加。除史傳外,葡萄和葡萄酒還出現在圖經、方志及文書檔案中。葡萄、葡萄酒文書檔案的種類增加,吐魯番文書、敦煌文書、吐魯番回鶻文文書、吐蕃簡牘等,均有葡萄、葡萄酒的記載。葡萄、葡萄酒與宗教信仰關係繼續發展,葡萄文化的宗教信仰色彩濃厚。唐時,佛教文獻是葡萄文化的重要載體。

一、早施基肥,增施磷肥,控制氮肥,確保三水

(一)早施基肥:過去傳統的施基肥時間應提早到秋季果實採收後(9月-10月)。因為這時結果樹體內營養消耗已非常大,根系將出現全年最後一次生長高峰期,提早適量施入基肥,可達到樹體營養補虧,恢復樹勢,充實花芽為來年開花結果打基礎。

(二)增施磷肥:在施基肥和追肥時,增加磷肥施用量,可明顯改善鴨梨的品質。一般每百公斤果需施純氮0.3公斤,氮磷鉀的施肥比例為1:1.5:1.全年地下追肥兩次,萌芽前一次(3月中下旬),幼果膨大期一次(5月份)。

(三)控制氮肥:氮肥要在麥收前(6月份前)施足,6月份後控制使用,後期施氮肥過多,會造成果實品質下降,風味變淡。

(四)確保三水:一般年份結合施肥全年澆水三次,澆足澆透。麥收後視天氣情況如持續乾旱可再澆水一次。7月-9月控制澆水。

二、樹下覆草,增肥保濕在雨季到來之前樹下覆草,可保持土壤墒情,抑制雜草生長。秸稈腐爛後翻入地下,可增加土壤腐殖質,改良土壤結構,提高土壤肥力,促進梨樹的生長發育。

三、合理修剪、調整樹勢和光照

盛果期樹主要是調整枝組,控制樹高不超過3.5米,打開層次解決光照,使大中小枝組均勻配置,對衰弱枝組應進行更新復壯。 四、進行人工授粉和疏花疏果,嚴格控制留果指標

(一)人工授粉:廣梨、雪花梨花粉是鴨梨品種的極佳授粉組合,不但花粉量大、親合力強,而且果實顏色好,品質好,優於其他授粉品種。採集花粉應在鴨梨開花前2天-3天進行。

鴨梨開花後三天內受精能力強,應抓住開花三天內這段關鍵時期進行人工授粉,上午進行為好。

(二)疏花疏果:一般從花序分離期開始疏花,落花兩周後開始疏果,至5月底前全部完成。

歷史

鴨梨套袋時期一般從5月20日疏完果後開始進行,到6月10日前套完。套袋前先噴一次殺菌殺蟲混合藥劑,邊噴藥邊套袋,套袋時袋口要靠近果柄基部,紮緊扎嚴,但不要傷害果柄,以防果實脫落,梨袋以雙層黑里紙袋為好。
唐玄宗李隆基精通音律,喜愛歌舞,常在都城光華門禁苑中一處廣植梨樹的果園裡進行表演。後世稱戲劇界為「梨園界」或「梨園行」。 梨原產我國,《詩經》《晨見篇》即有"山有苞棣"的記載,可見我國梨樹栽培,至省有二千五百年以上的歷史。在梨樹長期栽培中,選育了很多優良的品種,在《史記》、《廣志》、《秦記》、《西京雜記》、《洛陽花木記》及《花鏡》等古籍中,記載梨的許多品種,如蜜梨、紅梨、白梨、 鵝梨、哀家梨等品種名,至今沿用。

實際「鴨梨」原名為「雅梨」,由於古人的通假字原因與順口關係等各種因素,才成為了今天的鴨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