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绿江湿地
基本内容
中文名:鸭绿江湿地
占地面积:108057公顷
地理位置:辽宁省东南部
湿地面积:13513.5公顷
基本介绍
鸭绿江流域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辽宁省东南部,东起吉林省集安市,西接辽宁省丹东市,南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隔江相望,鸭绿江中下游全长216.5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24°21’至125°3’,北纬41°10’。总面积75590.4公顷,其中有林面积54925.3公顷,湿地面积13513.5公顷。
物种资源
鸭绿江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08057公顷,为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类型与海洋和海岸生态类型的复合生态系统。 鸭绿江水和大洋河水源源不断地向这里输送着涓涓清水。344种高低等植物生长期间,240种鸟类,88种鱼类以及两栖类、哺乳类动物在这里生息,形成了一张复杂的生物链,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生物多样性基地。一望无际的芦苇沼泽植株稠密,成为鸟类良好的隐蔽和繁殖地。
每年在此迁徙、栖息的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有丹顶鹤、白枕鹤、白鹤、白鹳等8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游大天鹅、白额雁、小杓鹬等29种,还有世界濒危鸟类黑嘴鸥和斑背大苇莺等。在中日、中澳侯鸟保护协定中分别占有114种和43种。保护区以优良的自然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为栖息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的涉禽飞往俄罗斯远东地区和美国阿拉斯加繁殖地的北迁最后的停歇地。这些“不拿护照的国际旅行者”,也为丹东吸引来了一批批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和鸟类爱好者前来观鸟、科研。
保护价值
保护区地处我国海岸线的最北端,为华北和东北植物区系的交汇处。区内陆地、滩涂、海洋三大生态系统交汇过渡,形成了包括芦苇湿地、沼泽、湖沼、潮沼及河口湾等复杂多样的生态系统类型,自然环境特殊、敏感、脆弱,湿地生态系统的形成与演变漫长而复杂。本区的物种资源比较丰富,高等植物有64科、289种,其中野大豆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野生动物中,有鱼类的88种、两栖类3种、鸟类44科240种、底栖动物74种、浮游动物54种。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有丹顶鹤、白鹳等8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大天鹅、白琵鹭等30种,中日候鸟保护协定规定保护的227种候鸟中,保护区已发现有121种,占总数的55.3%,为东北亚重要的鸟类栖息的迁徙停歇地。本区还拥有非常丰富的经济动植物资源,年产芦苇5万吨,文蛤、蛏等水产品9万多吨。保护区的建立,为全球提供了一个永久性的滨海湿地生态环境的天然本底和野生生物的基因库,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和环境价值。
功能
保护区独特的华北、东北动植物区系交汇地带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物种,对生态学、遗传学以及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保护区具有建立湿地生物基因库;保护丹顶鹤等国家重点保护和珍稀濒危鸟类;发挥湿地蓄水、调节气候、净化水质等环境功能。[1]
参考文献
- ↑ 丹东鸭绿江口湿地旅游相约久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