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鹌鹑南非亚种

鹌鹑南非亚种

来自 动物界 的图片

中文名:鹌鹑南非亚种

别 名:南非鹌鹑

拉丁学名:Coturnix

coturnix africana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鸟纲

目:鸡形目

科:雉科

属:鹌鹑属

种:鹌鹑

亚 种:鹌鹑南非亚种

命名者及年代:Temminck

& Schlegel, 1849

鹌鹑南非亚种(学名:Coturnix coturnix africana)是鹌鹑的亚种之一,体长18厘米。体型小而滚圆,褐色带明显的草黄色矛状条纹及不规则斑纹,雄雌两性上体均具红褐色及黑色横纹。雄鸟颏深褐,喉中线向两侧上弯至耳羽,紧贴皮黄色项圈。皮黄色眉纹与褐色头顶及贯眼纹成明显对照。雌鸟亦有相似图纹但对照不甚明显。常成对而非成群活动。经常活动在生长着茂密的野草或矮树丛的平原、荒地、溪边及山坡丘陵一带,有时也到耕地附近活动。主要吃杂草种子、豆类、谷物及浆果、嫩叶、嫩芽等,夏天吃大量的昆虫及幼虫,以及小型无脊椎动物等。 [1]

目录

鹌鹑南非亚种外形特征

鹌鹑南非亚种雄鸟体长16-22厘米,体重76-106克;雌鸟体长16-21厘米,体重78-96克。头小,头顶至后颈黑褐色,每枚羽毛都具有宽阔的黄褐色羽缘,形成斑驳状。头顶中央有一条白色的中央冠纹,向后直达颈部。

上体沙褐色,具明显的皮黄白色和黑色条纹。颏、喉和前颈上部赤褐色,秋季变为白色。颏、喉中央还具一个黑褐色的锚状纹,其底部向两侧延伸至耳羽。胸部赤色或浅黄色,具闪亮的黄白色羽干纹。腹部皮黄白色,两胁栗褐色,具粗著的黄白色羽干纹。

雌鸟与雄鸟大体相似,只是颏、喉和前颈上部灰白色,上胸浅黄赤色,具显著的黑斑,两胁的黄白色羽干纹不明显。虹膜深褐色,嘴角褐色,腿、脚肉褐色。

鹌鹑南非亚种栖息环境

经常活动在生长着茂密的野草或矮树丛的平原、荒地、山坡、丘陵、沼泽、湖泊、溪流的草丛中生活,有时亦在灌木林活动。有时也到耕地附近活动。属于地栖性鸟类,性善隐匿,平时喜欢潜伏于草丛或灌木丛间,或在其中潜行。

鹌鹑南非亚种生活习性

候鸟,常栖居于气候温暖的地方,是稚科中迁徙能力相对较弱的一种,翼羽短,不能高飞、久飞,往往昼伏夜出,喜夜间迁徙群飞,迁徙时多集群。除繁殖期外,多成小群活动。除迁徙时外,一般很少起飞,飞行时呈直线,常贴地面作直线低空飞行。

叫声为响亮、清晰如滴水般的三音节哨音,常被形容为wet my lips,常在清晨、黄昏或夜晚时鸣叫。被驱赶时发出刺耳的哨音。每年4月初至4月中旬迁到繁殖地,秋季于9月中旬至9月底离开繁殖地。迁徙时成群,多在夜间进行,白天则躲在草丛,灌丛中休息。主要吃杂草种子、豆类、谷物及浆果、嫩叶、嫩芽等,夏天吃大量的昆虫及幼虫,以及小型无脊椎动物等。

鹌鹑南非亚种分布范围

分布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埃塞俄比亚、乌干达、安哥拉、南非(开普省)、马达加斯加、科摩罗、南非;冬天进入安哥拉、扎伊尔、纳米比亚和、赞比亚。

鹌鹑南非亚种繁殖方式

繁殖于5-7月。雄鸟和雌鸟不形成固定的配偶关系,而是一雄多雌的婚配制度。通常到达繁殖地不久雄鸟就进行占区和开始求偶鸣叫,雄鸟在繁殖季节十分好斗。

营巢于平原草地、农田地边或荒坡草丛、灌丛中。巢多利用地面凹处的浅坑,内垫干枯的细草茎、草根、草叶和羽毛等。每窝产卵7-15枚,卵呈白色或橄榄褐色,散布有褐色或锈色斑点,孵化期15-17天。

鹌鹑南非亚种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低危(LC)。

参考来源

  1. 鹌鹑南非亚种, 植物智,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