鶡冠子
目錄
內容簡介
先秦道家著作。其說大抵本於黃老而雜以刑名。《漢書‧藝文志》雲作者為「楚人」﹐「居深山﹐以鶡為冠」,應劭《風俗通義》佚文說:「鶡冠氏﹐楚賢人﹐以鶡為冠﹐因氏焉,鶡冠子著書」與《漢書》相合。該書《王鐵篇》有柱國﹑令尹等楚官名﹐足見鶡冠子確為楚人。鶡冠子生於戰國時期,終生不仕,以大隱著稱。史評鶡冠綿綿,亟發深言。 奇言奧旨,每每有也。其弟子龐煖在仕途的輝煌令天下多少懷才不遇之能士心跳目眩。杜甫、陳子昂、劉勰等人不僅以鶡冠子自喻,而且對《鶡冠子》一書博辯宏肆的文辭、天下大同的政治主張也稱道不已。《鶡冠子》行文古奧典雅,用辭古雅含蘊,字裡行間中,處處表現出「道化腐朽為神奇,潤物萬物而無聲」的神奇而不可抗拒的力量。唐代大儒韓愈讚嘆道:「使其人遇其時,援其道而施於 鶡冠子道家著作,傳為戰國時期楚國隱士鶡冠子所作。原著不分篇,後世因內容而分篇,最終定為十九篇。 作者不詳,《漢書·藝文志》稱作者是「楚人」﹐「居深山﹐以鶡為冠」。應劭《風俗通義》佚文也說:「鶡冠氏﹐楚賢人﹐以鶡為冠﹐因氏焉。鶡冠子著書。」《鶡冠子》一書大多闡述道家思想,也有天學、宇宙論等方面的內容。《漢書‧藝文志》着錄一篇,列之於道家清人王人俊輯《鶡冠子佚文》一卷。 唐代柳宗元作《辯鶡冠子》一文,認為此書「盡鄙淺言也,吾意好事者偽為其書。」遂論斷它是偽書。自是以來,《鶡冠子》是偽書幾成定論。後世多認同此為偽書。近代學者呂思勉指出:「此書詞古意茂,決非後世所能偽為,全書多道、法二家論,與《管子》最相似。」1973年,馬王堆漢墓出土大量帛書,有學者研究發現,《老子》乙本卷前的古佚書有里不見於別書而與《鶡冠子》相合的內容,證實了《鶡冠子》是戰國時著作。證明此書並非偽書。確屬黃老一派道家著作。
內容預覽
王鈇非一世之器者,厚德隆俊也。道凡四稽:一曰天,二曰地,三曰人,四曰命。權人有五至:一曰伯己,二曰什己,三曰若己,四曰廝役,五曰徒隸。所謂天者,物理情者也,所謂地者,常弗去者也,所謂人者,惡死樂生者也,所謂命者,靡不在君者也。君也者,端神明者也,神明者,以人為本者也,人者,以賢聖為本者也,賢聖者,以博選為本者也,博選者,以五至為本者也。故北面而事之,則伯己者至,先趨而後息,先問而後默,則什己者至,人趨己趨,則若己者至,憑几據杖,指麾而使,則□役者至,樂嗟苦咄,則徒隸之人至矣。故帝者與師處,王者與友處,亡主與徒處。故德萬人者謂之雋,德千人者謂之豪,德百人者謂之英。德音者,所謂聲也,未聞音出而響過其聲者也。貴者有知,富者有財,貧者有身。信符不合,事舉不成。不死不生,不斷不成。計功而償,權德而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