鷓鴣天·吹破殘煙入夜風
《鷓鴣天·吹破殘煙入夜風》 |
作品名稱: 《鷓鴣天·吹破殘煙入夜風》 創作年代: 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代表人物 文學體裁:詞 作者:柳永 |
《鷓鴣天·吹破殘煙入夜風》[2]北宋著名詞人柳永的作品。宋仁宗朝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故世稱柳屯田。他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以畢生精力作詞,並以「白衣卿相」自詡。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妓生活,尤長於抒寫羈旅行役之情,創作慢詞獨多。鋪敘刻畫,情景交融,語言通俗,音律諧婉,在當時流傳極其廣泛,人稱「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婉約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對宋詞的發展有重大影響,代表作 《雨霖鈴》《八聲甘州》。
詞精粹警拔,甘之如飴。上片四句,前兩句寫景,後兩句抒情。寫景清冷空寂,抒情韻悠意遠。「路遠人還遠」前冠「因驚」,遂得精警拔俗之妙。所謂「人還遠」,即人更遠也,即心遠也。與歐陽修「平荒盡出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用意想埒。只是歐詞是從閨婦感受言之,柳詞則以行人心會出之。俱可稱俊語。
下片妙在後兩句,前生有緣愛自可相期,是自慰語,也是祝禱語,更是期待語,語「願天下有緣得都成了眷屬」詞異意同,它使全詞拔高了一個音節,可堪細味。《全宋詞》此詞調名下唐圭璋括注一行小字曰:「案此首調名原作《瑞這股》,非,今按律改。」
目錄
詩詞正文
“ | <吹破殘煙入夜風。一軒明月上簾櫳。
因驚路遠人還遠,縱得心同寢未同。 情脈脈,意忡忡。碧雲歸去認無蹤。 只應會向前生里,愛把鴛鴦兩處籠。 [3] > |
” |
— <《鷓鴣天·吹破殘煙入夜風》>,<古詩文網> |
譯文
夜幕降臨,倏忽間清風吹散了薄煙,在窗欞竹簾之外,漸漸升起了一輪明月。因畏路途杳杳更憂人心未合,我知道即使我們能結同心,恐怕也不能終成眷屬。
情義綿綿,思緒翩翩。剪不斷,理還亂。雲兒啊,再回去只怕了無蹤跡認不得歸路。奈何只是因為在前生的時候,愛把一對鴛鴦養在兩個籠子裡。
簡介
柳永,(約987年—約1053年)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代表人物。漢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變,字景莊,後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稱柳七。宋仁宗朝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故世稱柳屯田。他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以畢生精力作詞,並以「白衣卿相」自詡。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妓生活,尤長於抒寫羈旅行役之情,創作慢詞獨多。鋪敘刻畫,情景交融,語言通俗,音律諧婉,在當時流傳極其廣泛,人稱「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婉約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對宋詞的發展有重大影響,代表作 《雨霖鈴》《八聲甘州》。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祖父柳崇,世居河東(今山西),曾為沙縣縣丞,在州郡頗有威信。父親柳宜,出仕南唐,為監察御史;南唐滅亡後,柳宜供職北宋,任雷澤縣令,不久,改為費縣縣令、濮州任城令。柳永即出生於其父任所(984年,費縣)。咸平元年(998年),柳永居家鄉,遊覽名勝中峰寺,作詩《題中峰寺》。柳永讀到《眉峰碧》,甚愛此詞,將它題寫在牆壁上,反覆琢磨。咸平四年(1001年),柳永嘗試為詞,作《巫山一段雲•六六真游洞》,歌頌家鄉風景武夷山,有「飄飄凌雲之意」。
表面上看,柳永對功名利祿不無鄙視,很有點叛逆精神。其實這只是失望之後的牢騷話,骨子裡還是忘不了功名,他在《如魚水》中一方面說「浮名利,擬拚休。是非莫掛心頭。」另一方面卻又自我安慰說「富貴豈由人,時會高志須酬」。因此,他在科場初次失利後不久,就重整旗鼓,再戰科場。
柳永擴大了詞境,佳作極多。他還描繪了都市的繁華景象及四時景物風光,另有遊仙、詠史、詠物等題材。柳永發展了詞體,留存二百多首詞,所用詞調竟有一百五十個之多,並大部分為前所未見的、以舊腔改造或自製的新調,又十之七八為長調慢詞,對詞的解放與進步作出了巨大貢獻。柳永還豐富了詞的表現手法,他的詞講究章法結構,詞風真率明朗,語言自然流暢,有鮮明的個性特色。他上承敦煌曲,用民間口語寫作大量「俚詞」,下開金元曲。柳詞又多用新腔、美腔,旖旎近情,富於音樂美。他的詞不僅在當時流播極廣,對後世影響也十分深巨。[6]
視頻
參考資料
- ↑ 嘆曲兒「鷓鴣天」人間能得幾回聞!. 搜狐網 [2017-03-23]
- ↑ 《鷓鴣天·吹破殘煙入夜風》賞析. 古詩文網
- ↑ 《鷓鴣天·吹破殘煙入夜風》詩詞正文. 古詩文網
- ↑ 柳永. 古詩文網
- ↑ 柳永. 詩詞名句網
- ↑ 柳永簡介. 古詩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