鷺
鷺 |
中文學名: 鷺 別稱: 鷺鷥 門: 脊索動物門 |
鷺(Heron):鸛形目鷺科鳥類的通稱。為大、中型涉禽,主要活動於濕地及林地附近,是濕地生態系統中的重要指示物種。全世界共有17屬62種,中國有9屬20種。這是一群很古老的鳥類,大約在5500萬年前就已在地球上活動。它們具有長嘴、長頸、長腳的外型,羽色有白色、褐色、灰藍色等,有些鷺科鳥類羽色有冬羽、夏羽分別。或是繁殖期會在頭、胸、背等部位出現絲狀飾羽,繁殖期過後逐漸消失。飛行時長頸會縮成S形、長腿會伸出尾後、振翅緩慢,是野外鷺科鳥類的辨識特徵。[1]
目錄
概況
有17屬、59種。廣泛分布於南北緯60°間的所有陸地。中國有10屬20種,分布中國各地,大多為候鳥和旅鳥。棲息於沼澤、稻田、湖泊、池塘,大多群居。啄食魚類、兩棲類、昆蟲和甲殼動物。飛翔能力強。在飛行時,頸收縮於肩間,成駝背狀,腳向後伸直。棲止於樹上時,縮頸也呈駝背狀。巢群大多築在高大樹冠頂部,以枯枝編成。常見的種類有蒼鷺,俗稱老等。頭頂白,羽冠黑,上體餘部灰色;下體白,只有前頸下部和脅有黑色大斑。
晨昏活動於湖畔和沼澤,常獨立水中等待捕食水生動物。為東北向南至海南、台灣等省,向西到甘肅西北部及青海、西藏的留鳥。性喜群居,在中國南部分布較廣。
分布範圍
旅鳥:巴巴多斯,丹麥,法羅群島,芬蘭,冰島,愛爾蘭,立陶宛,盧森堡,挪威,俄羅斯,聖多美和普林西比,瑞典,特立尼達和多巴哥,英國。
在中國遍布東部及東南部。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陝西、甘肅、寧夏、山東、河南、江蘇、安徽、浙江、湖北、湖南為夏候鳥;上海、福建為旅鳥、夏候鳥;雲南為留鳥;廣東、香港、廣西、台灣為旅鳥或冬候鳥。
外形特徵
鷺的毛很白,頸部細長,腳呈青色,身高約有一尺多,它的腳趾分開,尾巴很短,嘴長約有三寸。頭頂有十幾根長毛,可用來作誘餌捕魚。它在樹林裡休息,在水中覓食。體形纖瘦,翅大而圓,內趾與中趾間微有蹼膜,中趾之爪的內側具櫛緣。
體形較大的有大白鷺,全身色白如雪,繁殖時背部披有成叢蓑羽,生殖期後則失去。在中國東北、河北、河南、長江流域各省以及海南島等地繁殖。體形稍小於大白鷺的為中白鷺,為華中一帶習見鳥類。全身潔白,頸后冠羽較短,背上及頸下蓑羽均很發達。牛背鷺,因常停在牛背上覓食虱子而得名。俗稱黃頭鷺,兩肩部有一束蓑羽呈淡黃色,向後披至尾上,可作飾羽用。見於長江以南各省,在福建和雲南繁殖,偶見於河北和山東。常見的白鷺體型比中白鷺還小,因而又叫做小白鷺。體羽亦白。繁殖期中,枕上着生兩條狹長的矛狀羽,下垂如辮,背上長羽向上翹卷,胸前披以疏鬆的矛狀羽,嘴和跗跖均黑,但趾呈黃綠色。
生活習性
飛行時頭往回收縮至肩背處,頸向下曲成袋狀,兩腳向後伸直,遠遠突出於短短的尾羽後面,兩個寬大的翅膀緩慢地鼓動飛翔,動作顯得從容不迫,十分優美。我國古代《毛詩·周頌》中就用"振鷺于飛,於彼西雍。"來形容它的飛翔時的氣勢不凡。每年4月和11月進行春秋兩季的遷徙活動。主要以各種小型魚類為食,也吃蝦、蟹、蝌蚪和水生昆蟲等動物性食物。通常漫步在河邊、鹽田或水田地中邊走邊啄食,它的長嘴、長頸和長腿對於捕食水中的動物顯得非常方便。捕食的時候,它輕輕地涉水漫步向前,眼睛一刻不停地望着水裡活動的小動物,然後突然地用長嘴向水中猛地一啄,將食物準確地啄到嘴裡。有時也常佇立於水邊,伺機捕食過往的魚類。
白天多飛到海岸附近的溪流、江河、鹽田和水稻田中活動和覓食,晚上則飛到近岸的山林里休息。常一腳站立於水中,另一腳曲縮於腹下,頭縮至背上呈駝背狀,長時間呆立不動,行走時步履輕盈、穩健,顯得從容不迫。
鷺單獨、成對或集成小群活動的情況都能見到,偶爾也有數十隻在一起的大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