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仙翁
麦仙翁(学名:Agrostemma githago L.)是个很奇特的花名,又名麦杆石竹[1]。属石竹科,原产地欧洲。分布于欧洲、亚洲、非洲和北美。 是石竹科麦仙翁属植物。一年生草本,高60-90厘米,全株密被白色长硬毛。茎单生,直立,不分枝或上部分枝。叶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花单生,直径约30毫米,花梗极长。蒴果卵形;种子呈不规则卵形或圆肾形。花期6-8月,果期7-9月。分布于欧洲、亚洲、非洲北部和北美洲;在中国分布于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生长于麦田中或路旁草地,为田间杂草。全草药用,治百日咳等症。麦仙翁花大而美可作为观赏绿化植物在花坛、花境、岩石园栽植,但要谨防进入农田。
目录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60-90厘米,全株密被白色长硬毛。茎单生,直立,不分枝或上部分枝。叶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4-13厘米,宽(2-)5-10毫米,基部微合生,抱茎,顶端渐尖,中脉明显。
花单生,直径约30毫米,花梗极长;花萼长椭圆状卵形,长12-15毫米,后期微膨大,萼裂片线形,叶状,长20-30毫米;花瓣紫红色,比花萼短,爪狭楔形,白色,无毛,瓣片倒卵形,微凹缺;雄蕊微外露,花丝无毛;花柱外露,被长毛。蒴果卵形,长12-18毫米,微长于宿存萼,裂齿5,外卷;种子呈不规则卵形或圆肾形,长2.5-3毫米,黑色,具棘凸。2n=48。花期6-8月,果期7-9月。
产地生境
繁殖方法
麦仙翁是一种一年生草本花卉,所以园艺上多用播种的方法,进行有性繁殖。麦仙翁的种子8-9月成熟。莳养者这时便可采收果实,置于干燥通风的地方,待蒴果开裂后取出种子,在温室苗床中播种。播种后室内温度控制在18-22℃,保持基质湿润。种子发芽后,加强光照和水肥的管理,培育健壮幼苗。当小苗长出2-4片真叶后,要进行间苗,扩大株行距,培养植株的体形,整个冬季,都应在充足的阳光照射下,使幼苗茁壮成长。待到次年幕春,再将麦仙翁健壮的幼苗进行移栽定植。
养殖方式
- 盆土选择[2]
麦仙翁生性比较强健,可以耐瘠薄,它的根系比较发达,在盆栽的时候,可以选择大小适合的陶土盆。花盆内的土壤可以选择腐叶土、园土加上山泥土混合成的土壤,撒上一些干杂肥。这样的土壤疏松肥沃,并且透气,适合麦仙翁的生长。
- 光照和温度
麦仙翁管理较为粗放,它喜欢阳光直射,生长的适宜温度是在15℃——35℃之间,可以耐寒。在麦仙翁的生长旺盛时期,需要给与充足的光照,一般家庭养殖,向阳的阳台可以满足麦仙翁对光照的需求。温度方面,冬季需要将麦仙翁放在室内过冬,温度保持在10℃左右,但是不要过高。
- 浇水和施肥
在麦仙翁的养殖期间,需要合理浇水施肥。麦仙翁可以耐干旱,但是需要在生长期间保持盆土湿润,遵循见干见湿的浇水原则。在炎热的夏季需要多浇水,防止植株萎蔫,花蕾形成的时候也要适当的增加浇水量。施肥都是施薄肥,每10天——15天追施一次,在开花前和花谢后,都需要追施磷钾肥。
麦仙翁的养殖注意事项
- 上盆
上盆时,需要在花盆的底部放上一些碎瓦片,便于排水,再放上一层腐熟的肥料,在放入土壤。
- 繁殖
麦仙翁的繁殖,是采用种子进行播种。麦仙翁自播能力较强,也可以在早春季节进行播种。
主要价值
- 药用:全草入药,止咳平喘、温经止血。
- 观赏:麦仙翁株形端庄潇洒,茎枝挺拔俊秀,剑叶线条奇美,每葶一花,形态菁藐,花色娇艳,宜于布置花境、花坛,或配植于路旁,也是衬托切花,花束和制作插花花艺的极好材料。
植物毒性
为有毒杂草。麦仙翁早年随麦种传入中国,19世纪在中国东北发现,由于花色鲜艳,亦被引种栽培。在中国北方常危害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作物:由于全株有毒,特别是种子有毒,当混入粮食中后,会对人和各种畜禽健康造成损害,逸生的麦仙翁可直接对马、猪、牛和鸟类构成威胁。种子混入面粉达0.5%时,人食之有苦味,并有中毒危险。人中毒有腹痛、呕吐、腹泻、晕、低烧、脊柱剧烈疼痛和运动困难,有时昏迷或死亡;动物连续少量采食种子可导致慢性中毒,主要症状有流涎、恶心、呕吐、腹泻、眩晕、呼吸困难以致昏迷、拥痪等;大量连续采食则引起严重中毒,如强烈的肌肉疼痛、痉挛、呼吸抑制以致死亡。马急性中毒尚有脉速而弱、体温升高、肌肉强直、抽搐而死;狗中毒后期呕吐频繁,45分钟后出现肌肉震颜,由兴奋转入昏睡,感觉迟钝、运动失调,因循环衰竭和呼吸抑制而迅速死亡;家禽和鸟类中毒后,口腔分泌物增多腹泻、呼吸减慢和心跳减少。
不用混有麦仙翁种子的面粉饲喂动物。对于已经发生中毒的动物,可用0.1% 高锰酸钾洗胃或内服活性炭,剧烈腹痛可用阿托品,解痉、镇静可用安定等。
参考文献
- ↑ 麦仙翁 (Agrostemma Githago; Corn Cockle). 亲子盒子. 2009-02-02.
- ↑ 麦仙翁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每日头条. 2016-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