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黃金 (Gold)是化學元素金(化學元素符號Au)的單質形式,是一種軟的,金黃色的,抗腐蝕的貴金屬。金是較稀有、較珍貴和極被人看重的金屬之一。國際上一般黃金都是以盎司為單位,中國古代是以"兩"作為黃金單位,是一種非常重要的金屬。不僅是用於儲備和投資的特殊通貨,同時又是首飾業、電子業、現代通訊、航天航空業等部門的重要材料。

黃金照片來自

黃金的化學符號為Au,金融上的英文代碼是XAU或者是GOLD。Au的名稱來自一個羅馬神話中的黎明女神歐若拉(Aurora )的一個故事,意為閃耀的黎明。[1]

目录

視頻

南非黃金製作過程

黃金歷史

西元前3000年,黃金首次出現在人類歷史上,後來隨著交易制度的演進,以物易物的方式在漸趨複雜的貿易中並不方便,黃金的角色開始從裝飾轉變為交易媒介。西元前700年開始,亞洲的一些小國家已經出現將黃金做為交易媒介的現象,政府利用黃金廣被人接受且容易保值、保存的特性,製做成錢幣來表彰商品價值,並對金幣中的黃金含量設立規範。

後來受到戰爭影響,侵略者將金幣大量帶離殖民地,導致當地貨幣不足,商品價格大亂,因此衍生出了以銅、銀等材質製造硬幣的替代方式。西元1066年英國創造了屬於當地的貨幣,英鎊、先令、便士等應運而生,且規定一英鎊可以換取一英鎊純銀,這種一單位貨幣可以換取固定單位銀的兌換制度稱之為「銀本位制」(如果兌換對象為金時,便稱為「金本位制」)。之後的700年間,英國的貨幣制度就在銀本位、金本位以及複本位中轉換,一直到1717年後,英國才正式確立3英镑17先令10.5便士可兌換一盎司黃金的金本位制,因為黃金與貨幣間可以自由兌換,某種程度穩定了英國的經濟及物價。

但隨著世界經濟蓬勃發展,經濟規模越趨龐大,黃金產量增加速度逐漸不足以支應世界經濟的成長幅度,為了解決此一問題,英國央行首先推出紙鈔,紙鈔仍可自由兌換成黃金,只是已經不需要大量的黃金做為貨幣。金本位制度雖然穩定了物價與經濟,但相對的也限縮了各國政府在貨幣政策上的運用空間,因為貨幣的發行需要有足夠的黃金做為儲備,以維持可兌換特性,所以政府無法發行超過本身所擁有黃金總值的貨幣,避免貨幣的可兌換性崩壞進而影響人民對於貨幣的信心。[2]

黃金發展歷史

黃金的特性與成份

黃金的特性

黃金是一種黃色金屬,英文為gold ,元素符號為Au , 原子系數為79 ,原子量為197 ,熔點為1064.43℃,密度(比重)為19.32,硬度為摩氏2.5-3級。

黃金在空氣中性質極為穩定,較難與一般的酸、鹼、鹽發生化學反應,但可溶於王水(一份硝酸+3份鹽酸)及劇毒的氫化鈉,氫化鉀和硒酸,微溶於(水銀),在與腐殖性酸和細菌接觸會產生一定代謝作用,可在黃金的表面產生白霧。與其它貴金屬,如等關係融洽,可與它們組成合金和化合物。在所有金屬中,黃金的延展性最強,1盎司純黃金可拉制長達100多公里的細絲,而且,純黃金很軟,但是若含有雜質後其機械性能則會起顯著變化,如含0.01%的鉛,黃金會變脆,而含銀或銅的黃金的硬度則比純黃金的硬度可增加一倍左右。在自然界中,黃金常呈分散的粒狀集合體,形狀一般很有規則,有麥粒狀、團粒狀、蠕蟲狀、樹枝狀、鱗片狀、島嶼狀等多種形狀。

黃金的成色含量

黃金的成色含量是指黃金的純度,一般用“K”或百分比表示,舊時也有用九成、五成等表示的,“K”是英文“karat”的縮寫,也有說是英文“calat”的譯音,可稱作“開”或“克拉”。無論是哪一種表示方法都是指純金所佔的比例。用“K”來表示黃金飾品的成色含量一般常用的有24K、22K、18K、14K、9K等,所謂24K金即表示純金或足赤金,如果用百分比表示每1K相當於4.1667%,如此就可以推算出24K為99.99%(一般將99.98%、99.97也稱為24K金),22K金為91.67%,18K為75%,14K為58.33%,9K為37.5%。市場上出售的24K金飾品一般標識9999或999就是指的該首飾的黃金成色含量,事實上,嚴格的說,黃金純度達到9999是很困難的,從商業意義來講,純度為99.98%與99.97%的黃金飾品相比也許存在差別,但從典當鑒定評估來講,這種差別幾乎沒有甚麼意義。

在國際上,金衡單位是“盎司”,其英文標識為“OZ”,國際上黃金交易價就是以盎司為單位。1金衡盎司等於24克拉,而22K金,就是以22克拉純金加上2克拉銀或銅等金屬湊成1盎司,經過熔化而製成的合金,其它如18K金、14K金、9K金等K金依次類推,這些K金由於是銅或銀等金屬的合金,硬度都比較高,不象純金那樣容易變形和損傷,因此用這種K金製作各種飾品範圍更大。另外,因這些K金的合金成分不盡一致,而且製作者對配方保密,使得不同的合金呈現不同的色澤、硬度、韌性以及熔點,通常,如含銀或鎳成分較多的,該K金就顯淺黃,而含銅比例較高的就顯赤紅色。黃金中摻鎳,就顯得較軟而有彈性,摻鈷或鈀就顯得較硬而有脆性。因此,針對黃金而言,K數越大性能變化就越小,K數越小性能變化就越大,這是由於前者其它成分少,而後者其它成分相對較多之故。所謂“白金”,現在實際上是指白色的經過特殊工藝製作的K黃金,這種K白金飾品在使用或佩帶一定時間後,表面的白色會褪色而顯露出K黃金本來的色澤,一般進口K白金飾品的白色所保持時間要長一些。[3]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