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培康
黄培康,男,汉族,1935年9月28日出生,上海市南汇区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雷达学与雷达目标特性专家[2],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和航天二院科技委顾问,"目标与环境电磁散射(辐射)"国防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航天二院研究生院名誉院长[3]。
黄培康 | |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
出生 |
1935年9月28日 上海市南汇区 |
国籍 | 中国 |
职业 | 教育科研工作者 |
1956年,黄培康毕业于南京工学院(今东南大学)无线电工程系;1956年-1957年,在俄语北京学院留苏研究生部学习俄语;1957年-1971年,在国防部五院及二分院、七机部二院担任工程组长;1971年-1991年,在航天部二院207所科技委担任主任;1991年-1999年,担任航天二院科技委副主任;1999年,担任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科技委顾问、研究员。
黄培康长期从事雷达目标电磁特性的研究与测量。
目录
人物简介
黄培康 (1935.9.28 -) 。电子技术专家。出生于上海市 南汇县。1956 年毕业于 南京工学院 ,获学士学位。曾任航天二院科技委副主任、研究员。现任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科技委顾问、研究员 。
中国 雷达目标特性领域的专家和学术带头人。主持承担" 目标散射特性试验工程"项目。1991-1996年,主持国家"863"某直属主题,攻克10项关键技术。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部科技进步奖,部、委一、二等奖[4] 。培养 硕士26名, 博士14名,发表论文60余篇,著作4本。
2005年当选为 中国工程院院士 。
人物经历
1935年9月28日,黄培康出生,上海市南汇区人。
1952年8月-1956年8月,在南京工学院学习通信与广播专业,毕业后获学士学位。
1956年9月-1957年10月,在北京俄语学院留苏研究生部学习俄语。
1957年10月-1971年9月,在国防部五院及二分院、七机部二院担任工程组长。
1971年9月-1991年5月,在航天部二院207所科技委担任主任。
1991年5月-1999年6月,担任航天二院科技委副主任。
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1971年,黄培康带领一批科研人员在北京远郊妙峰山鹫峰脚下建设试验基地,经精心电磁设计,将一间破旧汽车棚改造成为微波低散射暗室,能测量小到麻雀般目标散射的功率,建造了1km长雷达目标测试外场,其菲涅尔区的平整度竟小于5mm,黄培康为了取得实际飞行的航天器特征参数,在远程精密跟踪雷达上连接了20多台套仪器,构成"目标特征测量支路",其中由航天704所研制的中频磁带记录仪,其磁带盘的转速竟高于火车行驶时车轮转速,就靠这些设备在中国国内首次录取了高速航天器的目标特征数据。
1978年,黄培康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张考教授等倡导研究飞行器隐身技术,首先从实践开始,凭直观感觉将一个飞行器全部涂覆上优良的吸波材料,结果其雷达散射截面(散射功率的一种度量)不但没有减缩,反而有所增加,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揭示隐身机理,黄培康提出了赋形、吸波材料与阻抗加载三种隐身的分解与合成设计方法,创新地研制出隐身诊断系统和吸波材料鉴定系统。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黄培康主持"目标散射特性试验工程"项目,任总师,历经十五年,在雷达散射截面理论建模、目标角闪烁和散射多中心诊断等方面卓有建树,较早在实验室内获得目标两维高分辨微波成像。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黄培康主持国家高技术863计划某直属主题,任首席科学家,取得多项科研成果。
科技获奖
2008年-- 8005工程--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1999年-- 目标散射特性试验工程--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1990年-- 某飞机雷达散射截面模型化-- 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
1985年-- 某系统目标特性研究-- 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
1979年-- XX特征靶场测量与分析-- 国防科技重大成果二等奖
1978年-- 极性相关研究-- 全国科学大会奖
学术论著
据2020年3月中国工程院官网显示,黄培康发表论文60余篇,编译著4本:《微波遥感》(第二卷)、《雷达目标特征信号》、《雷达工程学》和《雷达目标特性》。
2009年-- 《雷达系统及其信号处理》-- 黄培康-- 电子出版社
2007年-- 《弹道导弹攻防对抗技术》-- 黄培康-- 宇航出版社
2005年-- 《雷达目标特性》-- 黄培康-- 电子出版社
黄培康 | |
---|---|
中国工程院院士 黄培康 |
1999年-- 《雷达工程学》-- 黄培康-- 海洋出版社
1993年-- 《雷达目标特征信号》-- 黄培康-- 宇航出版社
1987年-- 《微波遥感-散射、辐射理论》-- 黄培康-- 科学出版社
人才培养
教育理念
黄培康认为:"要做有用的事情,不要追求什么名利,只要做的是对于国家,对于社会有用的事情就行。"
黄培康认为:"在科研中一定要老老实实,坚持到底,不要随风倒,要有脚踏实地、潜心钻研的精神,耐得住寂寞,才守得住繁华。"
黄培康主张"厚基础、重实践",要求学生有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黄培康强调,要注重学科交叉的重要性,认为无论从事哪个领域的研究,学科交叉十分重要。
指导学生
据2020年3月中国工程院官网显示,黄培康培养硕士、博士共40余名。
讲座报告
2010年5月21日上午,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一校区新建的活动中心214多功能厅,黄培康做客"90周年校庆,90名家讲坛",作了题为"遥感目标特征提取与反演"的学术报告。
2018年4月28日,黄培康院士参加东南大学的"院士回母校"系列活动,回到母校,做了一场《我们的东大黄金岁月--读书·科研·人生分享》报告。
学术任职
“目标电磁散射辐射”国防重点实验室 学术委员会主任
国际IEEE、国际宇航联(IAF)地球观察委 高级会员,委员
总装科技委、国防科工委科技委 兼职委员
航天二院学位委员会 主任,常务副主任
中国电子学会 会士
哈工大、国防科大、北航、东南大学 兼职教授
社会任职
黄培康担任"目标电磁散射辐射"国防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国际IEEE和国际宇航联(IAF)地球观察委委员、总装科技委和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兼职委员、航天二院学位委员会主任和常务副主任、中国电子学会会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兼职教授、国防科技大学兼职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兼职教授、东南大学兼职教授、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科技委顾问(研究员)等职务。
人物评价
黄培康院士是中国雷达目标特性领域的专家和学术带头人,为中国航天事业作出重要贡献 。(中国院士馆评)
黄培康院士是中国工程科学技术领域的杰出代表,为中国工程院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同时也是科学精神的表率、科学道德的楷模、科技创新的先锋 。(东南大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