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欒蚜蟲
形態特徵
無翅孤雌蚜體長為3毫米左右,長卵圓形。黃褐、黃綠色或墨綠色,胸背有深褐色瘤3個,呈三角形排列,兩側有月牙形褐色斑。觸角、足、腹管和尾片黑色,尾毛27-32根。有翅孤雌蚜體長為3毫米,翅展為6毫米左右,頭和胸部黑色,腹部黃色,體背有明顯的黑色橫帶。越冬卵橢圓形,深墨綠色。若蚜淺綠色,與無翅成蚜相似。 [1]
發生規律
一年數代,以卵在芽縫、樹皮裂縫處過冬。
分布與危害
為害黃山欒的蚜蟲主要為欒多態毛蚜又稱蜜蟲。是黃山欒樹的一種主要害蟲,主要危害黃山欒樹的嫩梢、嫩芽、嫩葉,蚜蟲主要刺入植物的莖、葉及幼嫩部位,吮吸汁液,葉片蜷縮變形,乾枯死亡、枝葉生長停滯,嚴重時嫩枝布滿蟲體,影響枝條生長,造成樹勢衰弱,甚至死亡。
防治方法
(1)於若蚜初孵期開始噴灑蚜虱淨2000倍液、40%氧化樂果乳油、土蚜松乳油或吡蟲啉類藥劑。 抓住有翅蚜遷飛前與若蚜期及時殺蚜,常用藥劑有國光斃克(吡蟲啉)1000倍液、國光崇刻(啶蟲脒)3000倍液,也可用黃板誘殺等。
(2)於初發期及時剪掉樹幹上蟲害嚴重的萌生枝,消滅初發生尚未擴散的蚜蟲。
(3)注意保護和利用瓢蟲、草蛉等天敵。 [2]
參考文獻
- ↑ 如何防治欒樹的病蟲害搜狗問問
- ↑ 黃山欒樹蚜蟲防治生態農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