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黃巾軍
 東晉末年將領

中 文 名 :黃巾軍

外 文 名 :Yellow-TurbanArmy

事 件黃巾起義

起義時間 :公元184年

起義領袖 :張角、張寶張梁

年 代 :東漢末年

黃巾軍,是中國東漢末年鉅鹿人張角所領導的大規模農民起義軍隊,於甲子年184年產生起義,此黃巾之亂規模為中國歷史上最大的農民起義之一。

  • 由於起義軍頭裹黃巾,故作黃巾軍,引發的起義不到一年就被東漢王朝所鎮壓。
  • 由於歷史影響力較大,歷史上都把黃巾起義作為三國時代的開端。

目錄

相關話題

背景介紹——太平道

東漢末年,因朝廷和地方政令混亂不堪,農民生活困苦。有見及此,張角、張梁、張寶兄弟三人於魏郡,用法術、咒語到處為人醫病,許多生病的百姓喝下他的符水後,都不藥而愈,張角被百姓奉為活神仙,張角又派出八使到外傳教。因此,追取的信徒愈來愈多,甚至高達數十萬人,遍及青、徐、幽、冀、荊、揚、兗、豫八大州,幾乎占了當時全國的四分之三。許多人為了投奔張角,不惜變賣家產,千里迢迢,爭先恐後,沿徒擠得水洩不通,據說半途被踩死就有萬多人。

張角在民間活動十多年,有三、四十萬人加入,張角見信徒漸多,便創建了「黃天泰平」,又稱「太平道」管理信徒,自稱「大賢良師」,他把勢力範圍分三十六區,稱為「方」,大方一萬多人,小方六七千人,每方推一個領袖,全由張角控制,反抗漢室之聲日盛,不過信眾中不乏豪強、官員、宦官等,所以漢室並未多加理會。[1]

組織簡介

黃巾軍就是一隻將黃布裹在頭上的軍隊,百姓稱他們為神兵天將。到處流傳着『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號和標語。

領袖為創立「太平道」的張氏三兄弟。大哥張角自稱「天公將軍」,二弟張寶稱「地公將軍」,而三弟張梁稱「人公將軍」。將領共有三十六方渠帥,張牛角,褚飛燕張燕)以及黃龍左校於氐根張白騎劉石左髭丈八平漢大洪司隸緣城羅市雷公浮雲白雀楊鳳於毒五鹿李大目白繞眭固苦蝤張曼成波才等部,率領着各個山頭的黃巾軍數十萬...因為黃巾軍中多為流民、山賊出身,衣食無靠,生死不知,加上對大賢良師張角的個人崇拜,使得黃巾軍作戰異常兇猛,初時聲勢浩大,攻城奪邑,焚燒官府,掃蕩豪強地主塢堡,取得了很大勝利,後因首領張角病死軍中,黃巾逐漸勢弱,各部黃巾互相各自為戰,未能協調配合;人數雖多,卻缺乏戰鬥經驗,逐漸被朝廷逐個剿滅,直到張燕率最後的黃巾軍——黑山軍投靠曹操,黃巾軍才被完全剿滅。 [2] 

歷史意義

張角為首的黃巾軍主力被鎮壓之後,黃巾餘部和各地的農民武裝,仍然堅持鬥爭。中平五年,黃巾餘部郭大等在白波谷(今山西襄汾)聚眾起義,攻打太原、河東等郡。同年,青、徐黃巾餘部再起;益州馬相、趙領導農民起義,也自號黃巾,旬月之間,攻破廣漢,巴郡、犍為數郡,殺益州刺史郗儉。青州黃巾一度發展到擁眾百萬,戰鬥力也很強。他們長期在青、徐、兗、冀四州流動作戰,給當地的封建割據勢力和豪強地主以沉重的打擊。後來青州黃巾雖被迫接受曹操的收編,但徐和、司馬俱和管承領導的黃巾軍仍分別在濟南、樂安、長廣等地活動。濟南黃巾一直堅持到建安十二年(207),還攻殺了濟南王劉贇。冀州的農民軍有博陵張牛角,常山褚飛燕(張燕)以及黃龍、左校、於氐根、張白騎、劉石、左髭丈八、平漢、大洪、司隸、緣城、羅市、雷公、浮雲、白雀、楊鳳、於毒、五鹿、李大目、白繞、眭固、苦蝤等部。這些名號大都反映了起義首領的某些特點。他們經常活動在常山、趙國、中山、上黨、河內一帶,多者兩三萬人,少者六七千人。後來張燕聯絡各支農民軍,眾至百萬,號黑山軍。東漢朝廷無法用武力清剿。於是封張燕為平難中郎將,以圖瓦解起義軍。曹操平定冀州時,張燕率眾投降。餘部在此之前也先後為曹操和袁紹所鎮壓。

黃巾起義從靈帝中平元年到獻帝建安中葉,持續進行了二十多年的英勇鬥爭。黃巾起義事先經過長期準備,組織比較嚴密。它公開宣布要推翻東漢王朝,建立農民自己的政權,比以前的農民起義有顯著的進步。由於起義農民本身的弱點,他們先後都被殘酷鎮壓。黃巾余將也對後來的三國發展有很大助力,並促進了群雄割鋸的局面。但是,在農民起義的沉重打擊下,腐朽的東漢王朝名存實亡。

文獻記載

初,鉅鹿張角自稱「大賢良師」,奉事黃老道,畜養弟子;跪拜首過,符水呪說以療病;病者頗愈,百姓信向之。角因遣弟子八人使於四方,以善道教化天下,轉相誑惑。十餘年間,眾徒數十萬,連結郡國;自青、徐、幽、冀、荊、楊、兗、豫八州之人,莫不畢應。遂置三十六「方」。「方」猶將軍號也。大「方」萬餘人……

中平元年,大方馬元義等先收荊、楊數萬人,期會發於鄴。元義數往來京師,以中常侍封諝、徐奉等為內應,約以三月五日內外俱起。未及作亂,而張角弟子濟南唐周上書告之,於是車裂元義於洛陽。靈帝以周章下三公、司隸,使鈎盾令周斌將三府掾屬,案驗宮省直衛及百姓有事角道者,誅殺千餘人;推考冀州,逐捕角等。角等知事已露,晨夜馳敕諸方,一時俱起。皆著黃巾為摽幟,時人謂之「黃巾」,亦名為「蛾賊」。殺人以祠天。角稱「天公將軍」,角弟寶稱「地公將軍」,寶弟梁稱「人公將軍」。所在燔燒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據,長吏多逃亡。旬日之間,天下響應,京師震動。 [2]

相關視頻

  • 東漢時造反的黃巾軍為何失敗?三個原因,造反只為了填飽肚子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