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黃櫨(中藥材)


黃櫨
t011d4ce7da37da5b6a.jpg
圖片來源 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6272648&sid=6486073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黃櫨

漢語拼音:Huánɡ Lú
別名:黃道櫨、黃櫨材、櫨木、月亮柴
性味:味辛、苦,性涼
功能:清熱解毒、散瘀止痛
主治:根、莖:急性黃疸型肝炎,慢性肝炎(遷延性肝炎),無黃疸型肝炎,麻疹不出;葉:丹毒、漆瘡

黃櫨,中藥名。為漆樹科黃櫨屬植物黃櫨以根、樹枝及葉入藥。具有清熱解毒、散瘀止痛的功效。主治根、莖:急性黃疸型肝炎,慢性肝炎(遷延性肝炎),無黃疸型肝炎,麻疹不出;葉:丹毒、漆瘡。[1]

目錄

藥理簡介

各種名稱

中文名:黃櫨

拼音名:Huánɡ Lú

別名:黃道櫨、黃櫨材(《中國樹木分類學》),櫨木(《經濟植物手冊》),月亮柴(《貴州植藥調查》)。

出處

《本草拾遺》

來源

為漆樹科植物黃櫨Cotinus coggyria Scop.的木材。

原形態

落葉灌木或喬木,高達8米。單葉互生,倒卵形,長3~8厘米,寬2.5~6厘米,先端圓或微凹,基部圓或闊楔形,全緣,無毛或僅下面脈上有短柔毛,側脈6~11對,先端常分叉;葉柄細,長1.5厘米。大型圓錐花序頂生;花雜性,徑約3毫米;萼片5,披針形;花瓣5,長圓形,長倍於萼片;雄蕊5,短於花瓣;子房上位,具2~3短而側生的花柱。果穗長5~20厘米,有多數不孕花的細長花梗宿存,成紫綠色羽毛狀。核果腎形,直徑3~4毫米,熟時紅色。花期4月。果期6月。

生境分部

常生於向陽山坡。分布華北西南浙江陝西等地。

化學成分

木材含硫黃菊素及其葡萄糖甙,又含楊梅樹皮素及沒食子酸等鞣質成分。另有謂木材(帶皮,樹齡20年)含鞣質6.54%。

性味

《本草拾遺》:"味苦,寒,無毒。"

功能主治

  • ①《本草拾遺》:"除煩熱,解酒疸,目黃,水煮服之。"
  • ②《日華子本草》:"洗湯、火、漆瘡及赤眼。"[2]

摘錄

中藥大辭典

用法用量

用量3-9g(治肝炎,成人每日30g,小兒減半,煎2次,合併一起,早晚各服1次);外用枝、葉煎水洗或葉搗爛敷患處。[3]

藥理作用

  • 1、抑菌試驗:黃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綠色鏈球菌、肺炎球菌、腦膜炎球菌、黃色奈瑟氏菌、卡他球菌、流行性感冒桿菌、白喉桿菌、傷寒桿菌、弗氏痢疾桿菌、綠膿桿菌、大腸桿菌等均有抑制用。
  • 2、環常綠黃楊鹼D、C及環原黃楊鹼C均具有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的作用。
  • 3、黃櫨糖漿具有保護化學性肝損傷,降低膽道括約肌張力、增加膽汁流量的作用,並能提高機體免疫功能。
  • 4、具有明顯的保肝和抗黃疸型病毒性肝炎的作用。[4]

採收加工

根隨時可采,夏季枝葉密茂時砍下枝條,摘下葉,分別曬乾。[5]

參考資料

  1. 黃櫨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2. 黃櫨中醫世家
  3. 黃櫨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4. 黃櫨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5. 黃櫨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