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兒時,父親告訴他「人總得吃肉,養豬有前途」,他若有所思,似懂非懂……

  考入中專,他選擇了獸醫專業,立志回鄉做一名獸醫。畢業後,他放棄了穩定工作的機會,在村里辦起了養豬場,成了村裡有名的獸醫專家。36歲時,在村「兩委」換屆選舉中,他高票當選黨總支書記……

  他就是黨的十九大代表、全國勞動模範、廣西梧州市蒙山縣蒙山鎮北樓村黨總支書記黃樹新。

  「有什麼養豬上的問題,第一時間就想到他」

  2008年,黃樹新高票當選北樓村黨支部書記時就意識到,村支書雖只是個小小「芝麻官」,但責任不輕,壓力不小,讓村民的錢包鼓起來,日子紅火起來,是首要大事。

  脫貧致富,要找對路子。黃樹新首先想到了自己和村民都熟悉的養豬。經過考察學習,黃樹新帶頭組織村里30多戶生豬養殖戶,成立了「強新生豬專業合作社」,率先發展富有地方特色的黑土豬養殖。為延長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合作社還以黑土豬肉為原料,做起臘腸、臘肉等深加工項目,每頭豬比普通肉豬增收1000元以上。黃樹新很快成為全縣知名的養豬大戶。為帶動更多村民脫貧致富,黃樹新整合現有資源,推出「公司+合作社+養殖園區+農戶(貧困戶)」新模式,開展對貧困戶的產業幫扶,採取領養、托養、資金入股三種方式,將黑土豬養殖打造成蒙山縣產業促脫貧典型。

  「支書是遠近聞名的『豬司令』,有什麼養豬上的問題,第一時間就想到他。」北樓村貧困戶黃英葉說。黃樹新無償向黃英葉傳授養豬技術和防疫知識,還將獨有的豬飼料配方傾囊相授,讓黃英葉依靠養殖黑土豬擺脫了貧困,日子越過越紅火……

  在黃樹新的帶動下,北樓村360來戶村民走上了養殖黑土豬的致富路,年人均純收入從2008年的不足5000元增長到2017年的近1.3萬元。

  「村幹部一人抓一個產業,抓出了養黑土豬、種桑養蠶、生態旅遊三大產業」

  養殖戶增多,養殖規模擴大,臭氣、糞水等污染問題相繼而來。如何在促進村民增產增收的同時,又保護家鄉美麗的生態環境,讓群眾過上更加舒適安心、幸福美好的生活?黃樹新開始謀劃北樓村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北樓村要發揮優勢,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黃樹新說。養殖合作社大力推進自動化污水處理,豬舍清理的廢水經過生態處理後,可用於灌溉農田、栽花種果、養魚養螺,剩餘的豬糞殘渣則作為有機肥料,重新回到農田,逐漸形成了可持續多層次複合生態農業循環系統。

  「全村發展需要戰鬥堡壘。村幹部一人抓一個產業,抓出了養黑土豬、種桑養蠶、生態旅遊三大產業。」這兩年,黃樹新號召村幹部一起帶動村民大力發展生態產業,加快推動土地流轉,打造千畝「四季花海」觀光農業帶,種植格桑花、油葵等花卉和砂糖橘等水果。全村1個五星級農莊、2個四星級農莊,去年共接待遊客近4萬人次。

  馬路、自來水、衛生站、農家書屋、籃球場……在黃樹新帶領下,北樓村大變樣。「群眾的問題,要一個個解決好。」黃樹新表示,作為村黨總支書記,除了要帶動群眾致富,還要讓群眾過上更好的生活。「與先進地區農村相比,我們村還有不小差距。十九大報告提出鄉村振興戰略,給農村發展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