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黄绍箕(1854-1908),清末大臣,学者,教育家。字仲弢,号漫庵。浙江瑞安人。光绪六年进士。授编修,官侍讲,爱才好士,曾为康有为延誉。"戊戌政变"失败后,闻讯冒险告康有为,使康免于难,遂为荣禄所恶,辞官归里。不久,起用为湖北提学使,卒于官。绍箕博学能文,精于金石书画之学。

目录

生平简介

父体芳,同治二年会元,兵部侍郎极左副都御史,为"翰林四谏"之一,清流领袖(《清史稿》有传)。绍箕于清光绪五年(1879)中顺天府举人,六年登进土第。任翰林庶吉士,散馆列一等第一,授编修,旋升侍讲。历任四川乡试考官、武英殿纂修,为清流健将。
1888年与维新派首领康有为交往甚密,助其上书,极言时危,请及时变法。因遭到顽固守日者的非议而有些畏缩。
甲午战争,失败后签订《马关条约》,遂又与侍读学士生战甚力的文廷式等人上书抗议。严厉指出:马关条约割地赔款、丧权国。11月,参与上海强学会的发起筹备工作,并与梁鼎芬等草拟章程。
1898年授翰林院侍读学士,以湖广总督张之洞所著《劝学篇》进呈,奉命饬下各省督抚学政,广为刊行,实行劝导。
戍戌政变后,升左春坊庶吉士,派任京师大学堂总办。
对史志目录深有研究,按班固《汉书·艺文志》原本,辑刘向、刘歆《别录》、《七略》佚文,复综历代史志,旁采诸家书录,收集郑樵、章学诚二人之遗,以20年之力编成《汉书艺文志辑略》。
自幼仰承父训,于书无所不览,其藏书处“蓼绥阁”有书1100余部,珍本亦有100余种。逝后藏书捐赠温州图书馆,有9295册。孙延钊在《二十年来之籀园图书馆》一文中,曾记有捐书之事。
著有《广艺舟双楫评论》、《中国教育史》、《鲜庵遗集》等。

成就及影响

学者

黄绍箕一生从政,而终生好学。擅长目录学、方志学,所撰《乡土志例目》,于光绪三十一年由清廷颁行全国。对史志目录深有研究,按班固《汉书·艺文志》原本,辑刘向、刘歆《别录》、《七略》佚文,复综历代史志,旁采诸家书录,收集郑樵、章学诚二人之遗,以20年之力编成《汉书艺文志辑略》。

藏书家
父黄体芳(1832~1899),字漱兰,号憨山,喜藏书,多诗文。自幼仰承父训,于书无所不览,嗜蓄旧椠,精于鉴别,与缪荃孙、王懿荣、盛昱等藏书家往来甚密。其藏书处"蓼绥阁"有书1100余部,珍本亦有100余种。逝世后,所藏书均捐赠给温州图书馆,有9295册。1920年,杨嘉编有《蓼绥阁鸺本书目》,著录103种;瑞安陈准编有《瑞安黄氏蓼绥阁藏书目》,刊于《图书馆学季刊》第四卷,著录图书1 000余种。藏书印有"蓼绥阁藏"、"瑞安仲弢"等。所藏书在民国初部分被毁于战火。对孙诒让《墨子间诂》、吴大*《说文古籍补》等书补说数十余处。著有《汉书艺文志辑略》、《楚辞补注》及诗文若干卷(均未成书)。家有"*绥阁"藏书楼,颇多秘本,后大多捐赠籀园图书馆,今归温州图书馆。墓在潘岱盖竹。

书法家
黄绍箕多才多艺,学术上兼综汉宋,精于考据、词章、金石文字、书画、目录校雠之学。善书法,篆、行、楷书皆为世人所重,温州博物馆藏有其多幅书法作品,有扇面,有联语。黄绍箕为徐定超母寿所书的书法,为世人备所推崇。亦善书法理论。光绪二十一年,侍父归家途中,得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边读边记,在天头留下了六十余条评论,发表了许多有关书法理论的精辟见解,是对康书的重要补充,也是研究我国书法源流和书法理论很重要的文献。 清史馆传稿评论其文:“古文奄有水心(叶适)、士龙(薛季宣)、龙川(陈亮)之长,于止斋(陈傅良)尤近。骈体文兼宗初唐,不专主汉魏。”

教育家
1906年4月,黄绍箕补授湖北提学使,看到学务经费紧张,做得第一件事就是捐资办学,“首捐廉俸二千余金,充为教育经费”,作为省初等小学堂办学经费。他曾在文普中学堂的演讲中提到“环球各强国,所以能自立而日益强盛者,其真实力量全在国民”,如“通国皆成国民,必可出力扶助国家,我大清国无论到何地位必有翻身之一日”,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强国的必然性。

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思想指导下,1898年张之洞开办湖北工艺学堂,在他苦心建立的近代湖北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1907年春,湖北工艺学堂停办,黄绍箕把湖北工艺学堂改建为湖北工业中学堂,开设理化、机器制造、染织、建筑4科,学制为4年。1903年,张之洞会同张百熙、荣庆合订的《奏定中等农工商实业学堂章程》获得清廷批准,因经费问题迟迟没有开办。1907年,湖北商业中学堂成立,由黄绍箕开办,现在变升为湖北经济学院。黄绍箕还开办湖北师范学堂、武昌初等小学,并以武昌为试点,在城区内外划分28个学区,动员各学区子弟就近入学,此举措在当今仍具有现实意义。

绍箕对乡里教育甚为关切,与孙诒让(仲容)志同道合,相互配合,世称"二仲先生",二人联手于光绪廿二年(1896)创办瑞安学计馆,设数学、物理、化学等课,为浙南学堂开数、理课程之始。5年后,与方言馆合并为瑞安普通学堂,即今瑞安中学前身。又创务农会,推广农业科技知识。

黄绍箕将德智体三育的思想写入了他编撰的《中国教育史》书稿,这是我国第一部《中国教育史》,对中国教育史学科的建立,有开创之功。[1]

外部链接

1、黄绍箕与湖北新教育:兴学育才 切于世用-新闻中心-温州网 [1]

2、爱国名臣、教育家黄绍箕:多才多艺,善于书法-新闻中心-温州网 [2]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