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紹芬
此條目可能需要進行清理,以符合求真百科的品質標準。 (2019年9月9日) |
此條目應避免有陳列雜項、瑣碎資料的部分。 (2019年9月9日) |
黃紹芬,男,筆名黃克,(1911-1997)廣東中山人。國內知名電影藝術家、攝影家。亦是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上海影壇著名影星陳燕燕的前夫。中山師範畢業。上世紀20年代在上海先做童星後學照明、洗印和攝影,後做攝影師。歷任上海聯合電影製片廠、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影師,上海天馬電影製片廠總工程師兼技術辦公室主任、上海市電影局攝影總技師、上海電影製片廠總工程師兼技術辦公室主任等。中國攝影家協會第三、四屆理事、中國攝影家協會上海分會主席、上海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1]
黃紹芬 | |
---|---|
出生 |
廣東中山 | 1911年5月2日
逝世 |
1997年1月21日 上海 | (85歲)
活躍時期 | 上世紀30年代至90年代 |
知名於 | 上海市電影局攝影總技師,中國攝影家協會第三、四屆理事,中國攝影家協會上海分會主席,上海市文聯副主席,上海市攝影家協會主席,中國電影、電視攝影師學會第一屆名譽會長。 |
知名作品 | 代表作有《女籃五號》《林則徐》《聶耳》《霓虹燈下的哨兵》等 |
目錄
人物生平
黃紹芬先生,男,筆名黃克,國內知名電影藝術家、攝影家。中山師範畢業。
- 清宣統三年(1911年)5月2日出生於沙溪象角大興村。
- 1916年至1925年在廣東中山范模小學、中學、師範讀書。[2]
- 1926年中山師範畢業後,前往上海在民新影片公司當學徒,先做童星後學照明、洗印和攝影。
- 1930年與孫瑜合作成功拍攝處女作《故都春夢》。後民新影片公司改組為聯華影片公司,被聘為攝影師兼攝影組長,拍攝有《野草閒花》、《天倫》等多部影片。
- 1931年拍攝電影《戀愛與義務》、《一剪梅》、《桃花泣血記》。
- 1932年,上海 「一二八」事件發生後,參與上海電影界組織的抗日新聞紀錄片攝影工作,到現場拍攝十九路軍英勇殺敵和人民群眾支援前線的實況,成紀錄片《十九路軍抗日戰史》。還拍攝了電影《人道》、《續故都春夢》
- 1933年參加左翼文化運動,與田漢、孫瑜、歐陽予倩、蔡楚生、司徒慧敏、沈浮、聶耳等人合作拍攝電影《三個摩登女性》、《女性之光》、《到自然去》、《春到人間》、《如此繁華》、《藝海風光》、《天作之合》等影片。
- 1934年拍攝電影《暴雨梨花》、《骨肉之恩》、《香雪海》。
- 1935年拍攝電影《天倫》。
- 1936年拍攝電影《到自然去》。
- 1937年底上海淪陷後,為上海新華影片公司拍攝電影《春到人間》、《天作之合》、《慈母曲》、《如此繁華》、《藝海風光》、《歌舞班》、《飛來福》。
- 1938年在上海新華影片公司拍攝電影《乞丐千金》、《貂蟬》、《胭脂淚》、《武松與潘金蓮》、《四潘金蓮》等古裝戲。以傳統藝術慰藉觀眾。
- 1939年拍攝電影《生死恨》、《白蛇傳》、《雲裳仙子》、《葛嫩娘》。
- 1940年拍攝《秦良玉》。
-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隨新華影片公司併入中華電影聯合股份有限公司,參與《女盜白蓮花》、《葛嫩娘》、《家》、《新姐妹花》等影片的拍攝。
- 1942年,在中聯廠任職員,拍攝電影《春》、《秋》。
- 1943年拍攝電影《良霄花弄月》、《不求人》、《草木皆兵》。同年8月,拒絕與日本合作拍攝反動影片《春江遺恨》,而改行進入上海大中企業公司正乙化學工廠任職員。抗日戰爭勝利後重返影壇。
- 1946年應聘任上海文華影業公司攝影指導兼技術部主任,拍攝故事片《假鳳虛凰》、《母與子》、《太太萬歲》、《夜店》、《艷陽天》和戲曲片《越劇精華》等,又為華藝影片公司指導拍攝中國第一部彩色戲曲片《生死恨》。
- 1949年5月上海解放時,親自拍攝了解放軍入城的大型紀錄片。歷任上海聯合電影製片廠、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影師、上海天馬電影製片廠總工程師兼技術辦公室主任、上海市電影局攝影總技師、上海電影製片廠總工程師兼技術辦公室主任、上海市電影局總工程師兼技術辦公室主任。中國電影家協會上海分會主席、上海市文聯副主席,中國影協理事,中央文化部電影局技術委員會委員,上海市政協委員。
- 1953年,上海電影製片廠決定把越劇《梁山伯與祝英台》拍成彩色故事影片,確定由桑弧導演,黃紹芬攝影,袁雪芬、范瑞娟主演,該影片問世後大受歡迎。
- 1954年周恩來總理在參加日內瓦會議時邀請卓別林觀看影片《梁山伯與祝英台》,喜劇大師在觀看時感動得落淚,連聲稱讚是出色的影片。
- 影片《梁山伯與祝英台》獲1954年在捷克斯洛伐克舉辦的卡羅維•發利第8屆國際電影節的爭取自由鬥爭獎。
- 影片《梁山伯與祝英台》1955年愛爾蘭第9屆愛丁堡國際電影節的映出獎。
- 影片《梁山伯與祝英台》1957年再獲文化部1949—1955年度優秀影片個人一等獎。
- 1955年拍攝《偉大的起點》。
- 1956年拍攝《十五貫》、《宋士傑》。
- 1957年拍攝《女籃5號》。同年在文化部舉辦1949年至1955年優秀影片評獎中,黃紹芬獲得個人一等獎。
- 1957年拍攝的《女籃五號》在蘇聯獲第6屆世界青年聯歡節銀質獎章。
- 1959年拍攝《林則徐》、《聶耳》。
- 1960年拍攝的《聶耳》(與羅從周合作)在卡羅維•發利第12屆國際電影節上獲傳記片獎。
- 1961年拍攝《枯木逢春》。
- 1964年拍攝《霓虹燈下的哨兵》、《蘆花淀》。
- 1980年拍攝的京劇戲曲片《白蛇傳》獲文化部優秀影片獎,次年再獲大眾電影百花獎。《十五貫》(與陳震祥合作)、《宋士傑》、《林則徐》、《枯木逢春》等影片也獲國內外獎項。
- 1992年獲第一屆電影電視攝影師學會頒發榮譽證書。任中國攝影家協會第三、四屆理事、中國攝影家協會上海分會主席、上海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3]
- 1997年1月21日在上海逝世,享年86歲。
- 1998年1月21日,在上海福壽園毓秀園內,舉辦影壇先驅黃紹芬周年祭奠,同時黃紹芬「人瑞藝秀」紀念豐碑落成。 [4]
主要作品
黃紹芬先生在近70年的攝影藝術生涯中,拍攝了近百部影片,其中,處女作《故都春夢》和《三個摩登女性》、《母性之光》、《夜店》、《假鳳虛凰》、《女籃五號》、《林則徐》、《聶耳》、《枯木逢春》、《霓虹燈下的哨兵》、《野草閒花》,以及周信芳舞台藝術片《宋士傑》、中國第一部彩色戲曲片《梁山伯與祝英台》和京、昆藝術片《十五貫》、《白蛇傳》等,都是中國電影史上的名作。
所獲榮譽
曾有不少影片在國內外獲獎,其中1953年拍攝的新中國第一部彩色戲曲片《梁山伯與祝英台》,獲文化部1949~1955年優秀舞台藝術片一等獎,在捷克斯洛伐克舉辦的卡羅維•發利第8屆國際電影節的爭取自由鬥爭獎,獲愛爾蘭第9屆愛丁堡國際電影節的映出獎;拍攝的電影《女籃五號》在蘇聯獲第6屆世界青年聯歡節銀質獎章;拍攝的電影劇照《枯木逢春》,獲上海電影劇照展覽一等獎;攝影作品《帆》獲民主德國攝影特別獎。
社會評價
黃紹芬先生是一位非常優秀的攝影家,他曾任中國攝影家協會第三、四屆理事,中國攝影家協會上海分會主席,上海市文聯副主席,上海市攝影家協會主席,他在36年中見證上海攝影發展,將畢生精力投放到攝影與電影事業,他是一位上海攝影界德高望重的前輩。他為人謙和、忠誠待人,以其特有的儒雅、親和和對攝影的摯愛,感染了攝影人。他晚年不顧身患絕症,80多高齡還親自帶領上海市攝影家協會代表團赴日本進行攝影藝術交流。[5]
相關視頻
【國產經典老電影】林則徐 黃紹芬拍攝
參考資料
- ↑ 攝影家黃紹芬誕辰100周年活動在上海舉行(中國攝影家協會網 2011-06-02)
- ↑ 【香山人物·黃紹芬】他用鏡頭記錄了一代風華 (中山檔案方志 2017-11-17 18:44)
- ↑ [http://www.cphoto.net/article-83718-1.html 攝影家黃紹芬誕辰100周年活動在上海舉行 (2011-6-2 16:21 中國攝影在線)]
- ↑ 人端藝秀——攝影大師黃紹芬(上海福壽園陵園文化研究所 2001年9月4日)
- ↑ 滬上隆重紀念著名攝影藝術家黃紹芬誕辰100周年(上海文聯網 2011年06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