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药子
黄药子 |
中文名称 黄药子 拉丁学名 Dioscoreaceae 界 植物界 种 黄药子 |
黄药子,也叫朱砂七,此药为寥科植物金线草(Dioscorea bulbifera L.)的全草,因其根茎呈朱砂色,故得此名。为缠绕草质藤本。块茎卵圆至长圆形。茎左旋。叶互生,宽心状卵形,长7~22cm,宽7~18cm先端锐尖,全缘或微波状,叶腋有大小不等的紫棕色球形或卵圆形珠芽(零余子)。花单性异株,穗状花序下垂;雄花单生密集,花被片6,雄蕊6;雌花有退化雄蕊6,子房下位,3室。蒴果长圆形,反曲,翅距圆形,成熟时草黄色,表面密生紫色小斑点。种子扁卵形,着生于果实每室顶端,一面有翅。主要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等地。特别提示:黄药子有导致严重肝损伤之可能,需遵医嘱服用并定期检测肝功能。
目录
信息
别称 黄药,黄独、零余薯、金线吊虾蟆、香芋、黄狗头、黄独子、朱砂七
二名法 Rhizoma Dioscoreae bulbiferae
门 被子植物门(Magnoliophyta)
纲 单子叶植物纲(Liliopsida)
目 薯蓣目(Dioscoreales)
科 薯蓣科(Dioscoreaceae)
属 薯蓣属(Dioscorea)
亚属 基生翅组
分布区域 主产地我国东南部、南部至西南各省
形态特征
缠绕草质藤本。块茎卵圆形至长圆形,近于土面,棕褐色,表面密生多数细长须根。茎圆柱形,左旋,无毛。单叶互生;叶柄较叶片稍短;叶片宽卵状心形或卵状心形,长5-16(-26)cm,宽2-14(-26)cm,先端尾状渐尖,边缘全缘或微波状,两面无毛;叶腋内有大小不等的紫褐色的球形或卵圆形珠芽(零余子),直径1-3cm,外有圆形斑点。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序穗状下垂,常数个丛生于叶腋,有时基部花序延长排列成圆锥状;雄花单生密集,基部有卵形苞片2枚;花被片披针形,新鲜时紫色;雄蕊6,着生于花被基部,花丝与花药近等长;雌花序与雄花序相似,常2至数个丛生叶腋,长20-50cm,退化雄蕊6,长仅为花被片的1/4。蒴果反折下垂,三棱状长圆形,长1.5-3cm,宽0.5-1.5cm,两端圆形,成熟时淡黄色,表面密生紫色小斑点。种子深褐色,扁卵形,通常两两着生于每室中轴的顶端,种翅栗褐色,向种子上方延伸,呈长圆形。花期7-10月,果期8-11月。[1]
分布区域
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陕西、甘肃、台湾等地。
道地产区
主产于湖北、湖南、江苏等地。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2000m以下的河谷边、山谷阴沟或杂木林缘。
喜温暖湿润气候,耐荫蔽。以阳光充足、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栽培为宜。
药理作用
黄药子对缺碘所致的动物甲状腺肿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水煎剂或醇浸物水液对离体肠管有抑制作用,而对未孕子宫则有兴奋作用,此外有止血作用。水浸剂体外对多种致病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能直接抑制心肌,醇浸物水液的抑制作用较水煎剂强。[2]
毒理作用
小鼠灌服200%黄药子水煎剂LD50为79.98g(生药)/kg。亚急性毒性试验表明,小鼠灌服黄药子水煎剂每日199g(生药)/kg及10g(生药)/kg,连续14d和21d,病理切片观察可见肝组织明显受损,肾组织仅在大剂量21d组出现一定程度的损害。[3]
药材鉴别
多为横切厚片,圆形或近圆形,直径2.5-7cm,厚0.5-1.5cm。表面棕黑色,皱缩,有众多白色、点状突起的须根痕,或有弯曲残留的细根,栓皮易剥落;切面黄白色至黄棕色,平坦或凹凸不平。质坚脆,易折断,断面颗粒状,并散有橙黄色麻点。气微,味苦。
本品为圆形或类圆形的厚片或小块。表面淡黄色至黄棕色,散有多数颗粒状橙色的斑点粉质;周边棕黑色,密布黄白色至棕黄色圆形根痕和须根痕,气微,味苦。
伪品:
1、鬼灯擎(红药子、索骨丹):为虎耳草科植物鬼灯擎RodgersiaaesculifoliaBatal的干燥根茎。多斜切成长圆形或横切成圆形片,大小不一,直径4-6cm,厚5-10mm。多卷边或皱缩不平,外皮棕褐色,维管束多数,突点状,断续排列成数层同心圆环,近边缘处较明显,具多数须根痕。切面浅红棕色,可见众多的白色闪光小点。质硬而脆。气微,味苦涩。
2、毛脉蓼:为蓼科植物毛脉蓼Polygonumciliinerve(Na-kai)Ohwi的干燥块根。块根外形似何首乌,常横切成片状或块状,大小不一,直径3-9cm厚约1cm。外皮棕褐色,有突起的支根痕。切面黄褐色,粗糙,纤维束多数,散列,纵横交错。质坚硬,折断面显粉性。气微,味微苦、涩。
3、翼蓼(红药子):为蓼科植物翼蓼PteroxygonumgiraldiiDamm.etDiels的干燥块根。形态特征见何首乌项下。[4]
药用价值
拼音Huánɡ Yào Zǐ
别名黄独、零余薯、金线吊虾蟆、香芋、黄狗头
来源薯蓣科薯蓣属植物黄独Dioscorea bulbifera L.,的块茎。冬前采挖块茎,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零余子:叶腋处的黄褐色珠芽,直径约1厘米。
性味苦、辛,凉。有小毒。
功能主治解毒消肿,化痰散结,凉血止血。用于甲状腺肿大,淋巴结结核,咽喉肿痛,吐血,咯血,百日咳,癌肿;外用治疮疖。
用法用量3~5钱;外用适量,捣烂或磨汁敷患处。
备注(1)本品块茎和零余子,含有毒成分,服过量可引起口、舌、喉等处烧灼痛、流涎、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瞳孔缩小,严重的出现昏迷,呼吸困难和心脏麻痹而死亡。解救方法:洗胃,导泻,内服蛋清或葛粉糊及活性炭;饮糖水或静脉滴注葡萄糖盐水,亦有用绿豆汤内服;或用岗梅半斤,清水5碗煎至2碗饮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