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黃鮟鱇
huang an kang

中文學名:黃鮟鱇

拉丁學名:Lophius litulon

目:鮟鱇目

屬:黃鮟鱇屬

黃鮟鱇屬硬骨魚類,鮟鱇(ānkāng)目、鮟鱇科。屬於深海底棲性魚類;常見於大陸棚外圍和大陸斜坡上部區域,通常棲息於深度100至600公尺水域。通常以吻觸手及餌球引誘獵物前來,在瞬間一口吸入獵物,以魚類及甲殼類為食。[1]

目錄

形態特徵

體頗細長,頭寬扁,表皮平滑,無鱗,體側具有許多皮須;附肢(胸蹼)肥厚;額骨側脊具兩列低的錐形脊;具有偽鰓(擬鰓);眼間隔寬且稍凹陷;肱骨脊發達,具2-3枚小棘。吻觸手短,纖細,無卷鬚,通常比第二背鰭棘短;餌球具有類似三角信號旗狀的簡瓣,沒有長觸毛和眼狀囊(附肢)。第II背鰭棘短,鰭棘末端呈深色並且具有黑色卷鬚;第III背鰭棘長,色斑深,無卷鬚;第IV至第VI背棘短,無卷鬚;背鰭基底具一深色斑。黃褐色體背具有不規則的深棕色網紋;腹面呈淺色;胸鰭底末梢呈深黑色;臀鰭與尾鰭深黑色;口腔呈淡白或微暗色,無彩色紋理。

捕食方式

鮟鱇常潛伏在海底,身體相當大,大的身長達1.5米。在它的背部生着一條很奇怪的鰭棘,這條鰭棘原是背鰭的一部分,後來漸漸變化而成一根長而柔軟"魚竿"狀的東西,在這根"魚竿"的頂端還吊着一個小囊狀的皮瓣。鮟鱇常常伏在海底,用沙土把身體埋住,僅伸出它的"魚竿"引誘在附近遊動的小魚,一旦"魚竿"把小魚"釣"到它的大嘴附近,鮟鱇就張開大嘴很順當地把小魚吞食下去。鮟鱇胸部有一對非常寬大的鰭,像它的雙臂一樣,可以撐起它的身體,鮟鱇常藉助這個胸鰭在海底作跳躍運動。由於鮟鱇用它那特殊的"魚竿"捕捉小魚的方式,和能在水底跳躍的本領,人們稱它為"奇異的漁夫"

產地產季

分布於印度洋及北太平洋西部,包括韓國、日本沿海。我國產於東海以及黃海和渤海台灣東北部偶爾可見。因其無集群習性,故漁期不明顯。

習性

屬於深海底棲性魚類;常見於大陸棚外圍和大陸斜坡上部區域,通常棲息於深度100至600公尺水域。通常以吻觸手及餌球引誘獵物前來,在瞬間一口吸入獵物,以魚類及甲殼類為食。

黃海南部黃鮟鱇主要攝食小黃魚(Pseudosciaenapolyactis)、矛尾鰕虎魚(Chaeturichthysstigmatias)、細條天竺鯛(Apogonichthyslineatus)、帶魚(Trichiurushaumela)、龍頭魚(Harpadonnehereus)、鷹爪蝦(Trachypenaeuscurvirostris)、鯷魚(Engraulisjaponicus)等餌料生物。魚類是黃鮟鱇最主要的攝食類群,在食物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之和為83.44%。黃鮟鱇的攝食強度具有明顯的季節變化和體長變化,冬季最高,春季最低;小於100mm體長組最高,大於500mm體長組最低。在4個季節和6個體長組中,小黃魚都是黃鮟鱇胃中重量百分比最高的餌料生物。矛尾鰕虎魚和細條天竺鯛在黃鮟鱇幼魚胃含物中所占比例較高,但在成魚胃含物中所占比例較低。聚類分析的結果顯示,黃鮟鱇在體長為100mm時發生食性轉換。黃鮟鱇營養級為3.66,表明其在東、黃海食物網中處於較高的位置。

特性優勢

鮟鱇身體裡有一種腺細胞的分泌液,含有一種磷脂,這個磷脂就叫熒光素,那麼熒光素在催化劑熒光酶的作用下,會和血液中的氧化合,發出一種熒光,也叫冷光。鮟鱇的腺細胞的分泌液含有一種磷脂,它身體裡頭有背鰭,它的第一背鰭棘長出一個釣竿,在釣竿的頂上有一個肉穗,就能發出各種各樣的光色來。而且這個肉穗在水中漂浮着,不知情的小魚就以為它是一條小蟲都過來吃,這樣一過來吃不要緊,它馬上大嘴一張,小魚小蝦全流進了它的嘴裡。如果有大魚過來以後,它馬上把光色去掉,滅掉以後,別的魚看不到它自己在這裡,那麼就保護了它。

它要集中光線,又要調整強度。發光的部位,一般在它的眼睛、下顎、身體兩側,在它的腹面,這樣發出來的光可以說能夠照到前面、兩側、下面和腹部,這樣對它本身魚類是有很大的好處的;發光魚所發出的光的顏色是不一樣的。正因為它發出的顏色不一樣,才使自己能夠按照顏色找到它的同類。

經濟價值

魚肉富含維生素A和C。其尾部肌肉可供鮮食或加工製做魚鬆等,其魚肚、魚籽均是高營養食品,皮可制膠,肝可提取自肝油,魚骨是加工明骨魚粉的好原料。黃鮟鱇是出口品種,其英文名為Angler,輸往國別和地區:法國。出口口岸有:山東、遼寧、河北、天津、江蘇。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