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黃龍溝景區黃龍風景區又名「東方白螺聖山黃龍」,是雍仲本波佛教的聖地。黃龍風景名勝區的藏語全稱叫林青哈嘯東日,簡稱東日,意思是東方的白螺聖山即簡稱白螺聖山(以下統稱黃龍)。在藏文化的視野中,黃龍是一大名山、是一塊聖地、是一座神宮、是雍仲本教母續二十五所道場中的其中之一所。

黃龍溝景區原圖鏈接

像黃龍這樣的聖地一般藏語被稱為「林日」,意思是聖山。聖山主在里藏語叫「林達」,黃龍的「林達」是一對被人格化了的山神夫婦,男的叫夏念東宰噶波,女的叫韻吉玉卓瑪,合稱「東日亞雲」,即白螺聖山夫婦,最早他們是雍仲本教的保護神。

黃龍溝景區位於松潘縣境內岷山主峰雪寶鼎山麓藏龍溝內,以彩池、灘流、雪山峽谷、古寺、民俗「六絕」著稱於世,被譽為「人間瑤池」、「人間仙境」、「濃縮的綿繡中華」。[1]

黃龍溝的數千個鈣華彩池形態各異,流光泛彩,長達2500米的鈣華流是世界之最。沿途主要景點有洗身洞、金沙鋪地、盆景池、黃龍洞、黃龍寺、石塔鎮海、五彩池、轉花玉池等。

天下最美黃龍水,人間最奇五彩池。那翡翠般的碧綠、寶石般的湛藍、珍珠般的銀白、瑪瑙般的褚黃、琥珀般的殷紅滿盈池中,異彩紛呈,爭奇鬥豔,沉澱着黃龍的神韻,聚集着黃龍的魂魄。好一道視覺的盛宴,好一個斑斕的夢境,好一個聖潔的童話! [2]

目錄

發展歷史

黃龍成為本波佛教聖地的緣起:

黃龍成為當地藏人心中聖地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幸饒彌沃如來佛祖時代。多少年來,從幸饒彌沃佛到白到若雜納,從辛欽魯噶到安多三傑,從東日喇嘛任青到格西尕讓達基,無論是歷代大師還是普通信徒無不對黃龍的魅力增添無限的遐想和美麗的傳說。

按照雍仲本教所載:黃龍是母續二十五道場之一。幸饒彌沃如來佛祖因征服恰巴魔王而蒞臨西藏貢布,黃龍的主人夏念東宰噶波(shr-gny-dung-rtse-dkr-po)與世界諸聖山主一道前往迎接西藏貢布了幸饒彌沃如來佛祖,夏念東宰噶波得到了本祖敦巴辛饒彌沃的親自接見。並且幸饒彌沃如來佛祖當面親口對夏念東宰噶波預言:將來,黃龍不僅成為諸菩薩、諸成就者和諸空行母的雲集之地,而且師徒三人及其隨從也將親蒞此地而現身說法。

根據史書記載:公元八世紀中葉,由於吐蕃王朝的宮廷鬥爭,白若雜納大師被迫游經藏東地區,曾到黃龍主峰白螺聖山的西邊「多嗎呢」祭山布法。公元1149年史稱安多三傑之一的雄帕(1080—)大師游經夏闊,於1110年,即第二勝生鐵虎年6月15日在黃龍主峰白螺聖山的金湖溝(現鈣化彩池所在地)舉行隆重的祭祀儀式,祭祀白螺聖山、開啟朝山之門。有名的薩迦喇嘛阿尼當巴、及後來的日巴當策多傑等歷代許多大師也曾朝山修行於白螺聖山。

主要景點

紅心岩

關於紅心岩有一個很悽美的傳說,一對年輕人為保衛自己的愛情誓死相拼,一個鮮血染紅了山岩,一個悲痛欲絕的凝成一座山峰,目睹一起的好心人行行眼淚化作小溪……

但科學的解釋是——紅心岩景區以第四冰川作用形成的大量奇峰和冰川堰塞湖為其顯著特色,位於海拔4300米的不對稱五星形狀的「五星湖」在繁花鏃?錦中顯得秀麗、寧靜。在其懸崖上有一眼岩洞,其成因至今不為人知。詭秘奇幻,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睡美人

形狀似美人而得名。

迎賓池

海拔3120米,池面積9600平方米,由350多個結構精巧,形狀奇特的彩池組成。

瀲灩湖

面積2000平方米。湖水清澈如鏡,水底藻類千姿百態。

飛瀑流輝

高14米,寬68米。

蓮台飛瀑

高167米,寬45米,海拔3140米。

洗身洞

洗身洞是一座位於崖壁中的石灰岩溶洞,它隱身于飛流直下的瀑布中。高1米,寬1.5米,進洞1米處布滿了淺黃色、乳白色的鐘乳石、洞深不詳。該洞原為億萬年前古冰川的一個出水口。傳說仙人淨身的地方,入洞淨身後方可修行得道。以往香客去黃龍寺皆要在此淋浴淨身,故而得名。洞身小巧玲瓏,洞內石筍、石鐘乳千姿百態,惹人喜愛。

金沙鋪地

金沙鋪地是從洗身洞到娑蘿彩池的鈣華流,以金黃色為主,鑲嵌着乳白、灰、暗綠等色塊的坡面上,流淌着薄薄的一層水被,有如金河瀉玉,銀水溢流。

盆景池

盆景池:池壁和池底都由乳黃色石灰岩凝聚而成,池中分別長有各種小而蒼老的古樹,花木倒映池中,嫵媚動人,宛如一盆盆爭奇鬥妍的盆景,故而得名。

明鏡倒映池

明鏡倒映池:彩池180個,面積3600平方米。池面如鏡,倒映池中天光雲影、雪峰密林,鏡像十分清晰

娑蘿映彩池

娑蘿映彩池:彩池400多個,面積6840平方米。娑蘿即杜鵑花,黃龍的杜鵑花品種繁多,色彩花形異彩紛呈。

爭艷池

由658個彩池組成,面積20900平方米。由於池水深淺各異,堤岸植被各不相同。色彩豐富。 玉翠彩池,映月彩池

黃龍中寺

黃龍中寺:占地500平方米,始建於明朝,屬佛教寺廟

黃龍洞

黃龍洞:位於黃龍古寺左側10米。高30米、寬20米,長50米,洞深至今無法考證。又稱「歸真洞」和「佛爺洞」。傳說黃龍真人修煉的洞府。

黃龍古寺

黃龍古寺:位於終年積雪的雪寶頂峰下的玉翠山麓,面向黃龍谷,四周林木茂密,宛若碧海,亦名雪山寺、白鹿寺。寺後有一黃龍洞,洞中的龍、佛、床、燈全由人工雕鑿而成。每年農曆六月十六日起為廟會日,方圓數百里的藏、羌、回、漢各族群眾都來趕會,熱鬧非凡。

石塔鎮海

石塔鎮海:三面環山,谷地開闊,在平坦寬闊的溪谷中分布着上百個玲瓏剔透的彩池,高低錯落,連環相系,像梯田一樣排列着。

轉花玉池

花玉池:在黃龍溝頂端,玉翠峰下,是個圓形小池。池水清澈見底,甘醇香冽,水下泉旋涌而出,掀起朵朵漣漪,如果向池面投以鮮花,便會隨波旋轉,好似少女翩翩起舞,醉人心神。

雪寶頂

雪寶頂:海拔5588米,是第四紀冰川的源泉,是當地藏民心目中的「聖山」。

地理環境

黃龍風景區又名「東方白螺聖山黃龍」,是雍仲本波佛教的聖地。在藏文化的視野中,黃龍是一大名山,是一塊聖地,是一座神宮,是本教母續二十五所道場中的其中之一所。像黃龍這樣的聖地一般藏語被稱為「林日」,意思是聖山。聖山主在里藏語叫「林達」,黃龍的「林達」是一對被人格化了的山神夫婦,男的叫夏念東宰噶波,女的叫韻吉玉卓瑪,合稱「東日亞雲」,即白螺聖山夫婦,最早他們是雍仲本教的保護神

黃龍與雍仲本波的淵源:

雍仲本教聖地黃龍及其主人「東日亞雲」名稱的由來,我們這裡所說的黃龍是指地處東經102°38′-104°15′到北緯32°05′-33°09′之間,位於四川省北部、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縣境內的岷山山脈南段的黃龍風景名勝區。黃龍風景名勝區現普遍簡稱為黃龍,漢語黃龍一詞主要是因景區內鈣化彩池的顏色黃色居多而得其名,景區內的鈣化彩池部分在藏語裡叫瑟爾磋(gser-mtsho),意譯為金湖。黃龍風景名勝區的藏語全稱叫林青哈嘯東日,簡稱東日,意思是東方的白螺聖山即簡稱白螺聖山(以下統稱黃龍。

藏文化視野中黃龍的地理範圍:

關於黃龍的範圍,有宗教意義上的和地理意義上的兩種情況。宗教意義上的黃龍的範圍主要是根據藏族傳統聖山志的記載而言的。藏族傳統聖山志認為,黃龍主峰白螺聖山西起岡底斯東連峨眉山,北牽小西天南望雞腳山。黃龍主峰白螺聖山發出的佛光不僅與五台山、峨眉山、白崖鷲山等世界所有聖山聖地的佛光交相互映,而且與密嚴剎土、空行剎土及喜足天的加持力相連。地理意義上的黃龍的範圍主要是根據現行的朝聖路線來說的,現行的朝聖路線有里中外三環線,其中的外環線路以黃龍白螺聖山主峰為軸心,從松潘經峨眉山到平武報恩寺,再到黃龍,方圓幾百公里。

黃龍聖山主「東日亞雲」的神格形象:

黃龍聖山主「東日亞雲」的神格形象最生動的莫過於壁畫和神舞。

關於東日亞雲最常見的畫像為寺廟走廊里的壁畫。一般夏念東宰噶波居中,左下方為夏念東宰噶波的大臣卦隆冉迪,右下方為夏念東宰噶波的管家希達共瑪傑,中下為夏念東宰噶波的妻子韻吉玉卓瑪。他們四位的主要特點是:夏念東宰噶波以武夫打扮,坐騎為白駒;大臣卦隆冉迪、管家希達共瑪傑、妻子韻吉玉卓瑪均為俗裝,分別以山羊、麋鹿、赤馬為坐騎。

黃龍神舞東日亞雲藏語全稱東日亞雲吉腔,東日即白螺聖山,亞即夫,雲即婦,吉為副詞,腔為神舞,合起來既白螺聖山夫婦之神舞(以下簡稱東日亞雲神舞)。在東日亞雲神舞中夏念東宰噶波屬國字臉,面色白淨,雙眼大而傳神,嘴唇寬厚,略帶微笑,身着藏袍,左手拿着勝利幢,右手舉着白色三角小旗,頭盔式的禮帽背後並排着七面彩色的三角小旗。韻吉玉卓瑪呈圓臉,皮膚白淨,面帶微笑,身着藏袍,頭戴藏式貴族禮帽,左手拿着一面鏡子,右手握着一根笛子。因為,該神舞的主人翁為東日亞雲,所以,該神舞就叫東日亞雲神舞。

從東日亞雲神舞的構成要素來看,主要由神龕、東日亞雲、致辭人、舞獅者、獅童、樂隊、舞台等組成。從東日亞雲神舞的表演順序來看,主要有布局神龕、東日亞雲表演神舞、致辭人為東日亞雲致讚頌辭、舞獅表演、觀眾祈禱等五大環節。

藏文化視野中黃龍文化的基本內容與傳承方式:

藏文化視野中以黃龍為題材的作品主要有唐卡畫、壁畫、神舞、祈文、頌詞、民歌、傳說等,以黃龍為題的民間活動有每年藏曆六月十五的黃龍會、轉山會等,還有以夏念東宰噶波為觀想對象的修道方法、與黃龍有關的雍仲本波薩迦格魯寧瑪等寺廟文化。

藏文化視野中黃龍文化的主要傳承方式有黃龍會、轉山會等民間聚會,高僧修道、寺廟節慶等宗教活動。自上世紀八十年代隨着旅遊經濟的發展,自然旅遊資源與人文旅遊資源相互協調發展的需要正逐漸成為研究、保護、開發黃龍文化的主要動力。 [3]

視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