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侯虎
黎侯虎 |
黎侯虎是发祥于山西省黎城县的传统手工艺品,因黎城古称黎侯国而得名,是黎城县民间手工技艺的一朵奇葩。黎侯虎起源于商周时期以虎为图腾的民俗,后经过3000年历史演变,逐步完善定型于今天集故事、草编、刺绣、剪纸、书画于一身的独特造型。黎侯虎在民间有赐福、镇宅、生财等文化内涵,被誉为中国第一虎。
目录
基本内容
中文名称:黎侯虎
地区:山西省黎城县
分类:工艺品
基本概述
黎侯虎是黎城县的民间手工技艺的一个缩影,集历史传说、虎的原始崇拜、图案纹饰和所昭示的信仰与审美观念为一体,当地民间赋予黎侯虎以赐福增寿、镇宅祛邪、安家生财等民俗功效。表现了黎城人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鲜明的民俗特性,是黎城地域里人们生存意识和生存方式的特定惯例。如当地有给出生的小孩“望满月”的习俗,在满月那天,由孩子的姥姥拿上“虎”,放到小孩怀中,意在示意小孩像虎一样健壮,然后小孩母亲再把“虎”放在小孩的身旁,虎头冲向小孩身体,示意这只“虎”能护佑孩子健康成长。历经数千年岁月的更迭、风雨的洗礼,化为一种民俗文化,黎侯虎深深地植根于黎城人的生活中,寄寓着百姓祈福避邪的美好愿望。
1998年农历虎年,黎侯虎被邮电部定为生肖邮票图案,使黎侯虎一下子名闻全国。黎侯虎名扬海内外,它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再一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2008年7月,黎侯虎被正式确定为北京奥运会民间工艺参展品,奥运会期间将在北京地坛公园向中外朋友进行为期15天的展示。
制作工艺
黎侯虎制作工艺主要分六个步骤:
选择代表喜庆、吉祥的红黄两种颜色的布料;
将虎身的两大块布料和虎身花纹裁剪备用,剪的时候要精剪细裁,不能有丝毫的差错,代表了一种虎威;
将虎身两大块布位缝得严严实实,有了那种虎虎生威的精神劲;
再往虎身内填充木屑使之成形,填的时候要捣实,使虎有了性格,有了一种王者气度;
将黎侯虎的眼、眉、耳等部位绣制好,尤其是用蓝缎缝制眉目,代表着虎的怒点。虎体纹饰是旋风图案,有“三、六、九”之分,取平平安安、顺顺当当之意;
最后将事先裁剪好的花纹粘贴虎身,再将事先绣制好的眼、眉、耳等缝制在相关部位,就完成了一件布艺黎侯虎。
肢体造型
黎侯虎肢体造型粗、短、胖,表现了敦厚、健壮的形态;四足微微外撇,呈扎地生根状;头微昂,从态势上塑造了虎虎生威的精神劲和孩子般的天真可爱味道;黎侯虎无尖角、硬刺,突出了团块美,符合民间玩具共有的造型法则,显现出一种简约美和质朴美。
虎体前后两朵略带旋风状花纹,表示了动物皮毛生成的规律;在色彩上,外表用黄色棉布作底色,奠定了老虎的基本色调,腹颔配以红布,增添了吉祥与喜庆之感,尤其是虎蹄足端处饰以篆书体“心”字象征性标识的形纹。黎侯虎讲究雌雄配对,雌雄的区别在于虎脊的纹饰。由整块布料剪成一阴一阳、阴阳相合的波纹状,分别贴于雌雄两虎背上,从而区分其雄雌性别,表达了民间传统的阴阳结合生生不息的生殖繁育观念。
黎侯虎鼻子、眉、眼,要一点点剪出来。黄色和红色代表吉利。下面的脚爪子,也带艺术,脊梁这个贴花不同,代表着公母。背部的贴花,是个旋风。鼻子好像树叶一样,眼睛明亮,由红、白、黑三种颜色迭加而成,它是五官中最现眼、最中央的部位。
传承发展
山西省黎城县古称黎侯国,商周时期,“虎”是黎城境域的图腾,从黎城西关村出土的西周古墓可以证实,虎形器在当时民众的日常生活以及祭祀、军事活动中都占有重要地位,是当时社会风俗与精神信仰的重要特征。黎城民间虎形器形态多样,分别由玉石、草编、剪纸、根雕、刺绣等材质制作,但是,最具有代表性、最富文化传统价值的当数布艺黎侯虎。黎侯虎布艺制作源于黎城县赵家山村谷驼一带,后发展到黄崖洞、东阳关、停河铺等地。
史料记载
在史料中,唯一对古黎国有记载的就是关于西伯戡黎的故事,说的是周文王在伐商以前攻打黎国,并灭掉黎国的战士,历史记载只有短短的一行字,但是民间却留下了一段传说。传说这之后,周文王和某士相继去世,继位的周武王了解到这件事违反了天意,就把逃到邻国的黎侯国军请了回来,把宝物玉石虎还给了他,并帮助他建立了新的黎侯国,一年后,武王伐纣建立了周朝,后来人们纷纷用各种原料制作老虎,并取名为“黎侯虎”。
在黎城县,人大代表高秋英是个名人,这是因为她是生肖邮票上黎侯虎造型的制作者,她本来是一个普通的农妇,由于过去家里贫穷,她从小就跟着母亲学会了各种针线活,这种黎侯虎的样式就是她的家传。高秋英从20多岁起就开始缝制布老虎,30多年来,她亲手缝制的布老虎有500多个。制作工艺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工艺和版样,她制作的布老虎独具特色,成为全县制作布老虎的样板。
1997年国家邮政部门为发行虎年生肖邮票,在全国各地征集老虎图案样品。高秋英用布料缝制的 "布老虎"被选送到北京参加评选,在众多省、市送交的30多种图案样品中,黎城的"布老虎"以极具观赏性的独特造型和富有民间文化色彩的风格被选中,1998年被国家邮电部选为虎年生肖邮票发行。从此,"黎侯虎"走进了千家万户。就是从那时候起,黎侯虎的制作和加工开始有了一定的规范,把原来大小不一、造型不一的黎侯虎统一为固定的样式,这种样式的制作者高秋英也成了黎城县里的名人,但是过去黎侯虎人人会做,没有卖家,也没有买家,自从生肖邮票发行之后,黎侯虎有了一定的市场,使高秋英的手艺有了用武之地,她和县妇联合作,开办了培训班,并把手艺传授了一些弟子。在高秋英所在的谷驼村,有十几名妇女成了她的弟子,虽然高秋英移居别的村了,但是这里的姐妹们还是她的亲密伙伴。由于订货都不是大批量,加工也只是在个人家庭里进行,一年下来,制作的数量有限,而且由于黎侯虎是用锯木屑填充的,也限制了它的出口。
面临危机
黎侯虎在传承上面临危机,因此保护它的任务就显得格外艰巨,在黎城县,有一家专门的手工艺品公司经销黎侯虎,这家公司的经理是原县妇联主任梁国娥。除了民间的市场运作之外,政府的大力支持也为黎侯虎的传承发展增添了砝码。
评价
黎侯虎虎虎生威的造型里积淀着往古传说的文化底蕴,凝结着妇女的智慧巧思,它的传承和发展将成为古黎国文化的一种遗存,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独树一帜。[1]
参考文献
- ↑ 【中国传统工艺 • 非遗山西】黎侯虎搜狐网,2019-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