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黎明傈僳族鄉

黎明傈僳族鄉
來自公益平台網的圖片
黎明傈僳族鄉

中文名稱 :黎明傈僳族鄉

面 積 :704.4平方千米

所屬地區 :雲南省麗江市玉龍納西族自治縣

行政區類別 :鄉

黎明傈僳族鄉位於麗江市玉龍縣西北部,常住人口15553人(2017年),行政區域面積704.4平方千米。

目錄

簡介

黎明傈僳族鄉位於雲南省玉龍縣西北部。東接石鼓鎮、石頭鄉,西鄰巨甸鎮、魯甸鄉,北與香格里拉市隔江相望,南與蘭坪縣接鑲。面積812.3平方千米,人口3901戶、15726人(2008年),其中農業人口15204人。有傈僳、納西、彝、白、普米等民族,其中傈僳族人口7408人。轄黎明、黎光、堆美、美樂、中興、金莊、茨科7個行政村,118個村民小組。鄉政府駐中興村,距縣城93千米。主要有河谷區、半山區、高寒山區3類地形,海拔1800米~4513米。其中240平方千米的丹霞地貌區域是"三江併流"的核心部分,為國家地質公園。有豐富的森林和水利資源。景點有萬丈紅岩、紅軍長征渡口紀念碑。

沿革

(原金莊鄉)1950年屬麗江縣第五區,1958年設中興公社,1963年為第五區,1966年改金莊公社,1984年為金莊區。1988年設立金莊鄉、黎明傈僳族鄉。位於麗江納西族自治縣西北部。1997年,金莊鄉面積181.2平方千米,人口0.7萬人,轄金莊、中興、士可3個行政村;黎明傈僳族鄉面積547.9平方千米,人口0.7萬人,轄黎明、黎光、美樂、堆美4個行政村。2002年2鄉改屬玉龍納西族自治縣。2005年,撤銷金莊鄉,其行政區域併入黎明傈僳族鄉。2007年末,全鄉人口3901戶、15616人,其中農業人口14971人。

地理位置

位於麗江縣西北部,東鄰仁和鄉,南接蘭坪縣,西與魯甸鄉相連,北與金莊鄉為界,總面積547.9平方公里。鄉政府所在地黎明村離縣城120公里,海拔2180米。鄉轄黎明、黎光、堆美、美樂4個村(居)委會,78個村民小組。

鄉鎮人口

總人口8021人,其中農業人口7852人,非農業人口169人。男3921人,女4100人。納西族590人,漢族692人,白族80人,傈僳族6365人,藏族1人,彝族213人,其他民族80人。人口自然增長率2.87‰,人口密度14.6人/平方公里。全鄉實有勞動力4618人,其中農業從業人員4126人,建築業從業人員34人,商業及飲食服務從業人員69人,文化教育及衛生體育從業人員99人。

文化教育

多年來,黎明傈僳族鄉黨委、政府始終把教育事業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認真落實"四法一綱要",在鞏固"兩基",落實"三全"的同時,一是繼續加強學校班子和教師隊伍建設;二是召開專題的教育工作會議,安排部署教育工作相關事宜;三是動員社會力量開展捐資助學活動,吸納喜達屋亞太酒店等社會團體捐助物資折合人民幣26.5萬元,主要解決了黎光完小的辦學條件;組織機關幹部和黎明籍在外工作人員捐款4萬餘元,資助35名特困大學生步入大學校園;四是多渠道爭取項目資金,做好學校校舍改造工程。2007年全鄉中考上線64人,高考上線35人。黎明傈僳族鄉圍繞建設"民族文化強鄉"的目標,投資5萬餘元組織鄉文化站等相關部門進行了民族民間文化調研,對民族民間文化進一步進行了挖掘和整理。全面完成衛星電視統計及轉星工作,繼續實行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覆蓋率進一步擴大,農村群眾文化生活日益豐富。

基礎設施

境內共有公路158千米,其中過境公路148千米,縣鄉公路118千米。通汽車村數43個。年內修寬、新建鄉村公路51千米。全鄉有住宅面積360 675平方米,人均45平方米。年內新建房63戶,建築面積3588平方米。有初級中學1所,5個班級,在校學生140名,年內初中畢業生22人,其中升入高中7人,中專8人,升學率68.18%。有鄉中心小學1所,共54個班,639名學生,普及率63%,鞏固率63%。有中學教職員20人,小學教職員84人,其中公辦教師74人,民辦教師4人,代課教師6人。有鄉文化站1個,工作人員2人。有1個有線電視網絡。有鄉衛生院1個,病床6張,萬元以上醫療設備2台,衛生技術人員5人,專(兼)職防疫員4人,保健員4人。全年門診4844人次,住院21人次。有鄉村醫務室4個,個體辦診所2個,鄉村醫生7人。

特色產業

烤煙產業是黎明傈僳族鄉不可替代的龍頭產業,始終狠抓烤煙生產各環節,以"提質增效"為目標,在國家"雙控"政策的情況下,提出了"穩定面積,向科技要質量,以質量求效益,以效益求發展"的思路。經過全鄉幹部群眾、科技人員的共同努力,2007年全鄉種植烤煙7980畝,完成收購煙葉23400擔,實現產值1553萬元。投資160萬元,完成600座智能化烘烤房建設。芸豆是黎明傈僳族鄉山區群眾收入的主要來源,在加大科技培訓和科技投入力度的同時,今年全鄉種植芸豆13400畝,調運芸豆良種2噸,以促進品種改良;全年芸豆預計實現產值800多萬元,山區人民增收有望。經濟林果業是我鄉新的經濟增長點,在切實保護天然林資源,認真落實天然林保護的各項措施的同時,結合退耕還林,主要發展以花椒、核桃、板栗等為主的林果業。積極推進品種的改良,年內進行了核桃高枝換頭8000餘株,種植核桃和花椒87畝,從事核桃產品初加工的富餘勞動力達2000多人。全年實現林果產值135.8萬元。結合全鄉實際,繼續堅持山區養牛養羊,壩區養豬的原則,抓好防疫防病工作;抓好良種引進和繁育工作,投放種畜共82(頭)只,1108頭能繁母豬參加保險。全面提升了畜牧業內在質量;全年實現畜牧產值621萬元。

耕地面積及收入

全鄉耕地面積15 058畝,其中水田314畝,旱地14744畝。按農業人口計算,人均耕地面積1.91畝。全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9 807畝,總產量3739噸,平均畝產188.7千克,按農業人口計算,人均475.8千克。在糧食作物中,玉米種植4724畝,總產量158.6萬千克,單產335.7千克。小麥種植3897畝,總產量54.8萬千克,單產140.6千克。豆類作物種植7757畝,總產量767 000千克。薯類作物種植2287畝,總產量(折糧)726 000千克,其他作物種植1381畝。全年烤煙種植3037畝,生產煙葉358 000千克,總產值202.4萬元。白芸豆種植6288畝,總產量631 000千克,總產值156萬元。秋油菜種植161畝,總產量193 000千克,總產值6.9萬元。有蔬菜基地501畝,總產量449 000千克。有果園30 000畝,水果總產量1 851 000千克,總產值25.2萬元。其中蘋果園2000畝,總產量1 482 000千克,總產值20.7萬元。梨園1200畝,總產量127 000千克,總產值1.5萬元。[1]

視頻

黎明傈僳族鄉脫貧攻堅藍莓產業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