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冠鳽
黑冠鳽 |
中文學名:黑冠鳽 |
黑冠鳽(學名:Gorsachius melanolophus)[1] 體型小但粗壯,身體呈深紅褐色或黑色。多單個活動于山區林間的河川、溪澗水庫邊及竹林等處稻田或池塘旁。性情羞怯,習慣夜間行動,以魚、蝦及水生昆蟲為食。繁殖期為5-6月。常成對營巢。通常築巢於原始林中河流與溪流邊高大的喬木樹上,巢多置於樹冠層樹枝間,每窩產卵4-5枚。分布於亞洲南部和東南部熱帶、亞熱帶地區,色括中國、印度、泰國、斯里蘭卡、緬甸、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等國家。屬鷺科夜鳽屬,俗稱黑冠麻鷺、黑冠虎斑鳽、暗光鳥(與夜鷺一樣),英文直譯為馬來亞夜鳽。[2]
目錄
棲息環境
黑冠鳽生活於亞洲南部和東南部熱帶、亞熱帶地區,棲息環境和活動習性基本上與海南鳽相似。在雲南省西雙版納多單個活動於稻田或池塘旁,以魚、蝦及水生昆蟲為食。多活動于山區林間的河川、溪澗水庫邊及竹林等處。在台灣地區喜好在密林的山泉溪澗中及竹林地上活動。曾在1800米的溪流中發現。
形態特徵
黑冠鳽前額、頭頂、枕以及長的冠羽黑色,冠羽長達100毫米左右。頭的兩側、後頸、頸側,背、肩和翅覆羽栗紅色。頦和喉白色沾黃,前頸和胸赤褐色,喉部有一條黑色中央線一直到上胸。其餘下體棕黃白色而雜有黑色斑點。下背,腰和尾上覆羽灰色;綴有褐色或棕褐色。翅覆羽和內側飛羽具細的,不甚明顯的黑色蟲蠹狀斑。大翅覆羽淡栗色,外側尖端白色;飛羽黑色,尖端栗色,初級飛羽尖端白色,尾黑褐色,腋羽和翼下覆羽具黑白相間橫斑。虹膜金黃色,嘴角褐色,下嘴底緣黃色,眼先和頰部裸露皮膚藍綠色。跗跖和趾暗綠色。幼鳥頭頂和羽冠黑色,具白色橫斑,上體黑褐色,肩背綴有白色,翅覆羽和內側飛羽具皮黃色蟲卷狀斑。喉白色,中央具黑色中線,前頸和胸具黑色和白色斑點和橫斑,其餘下體白色,具黑色條紋,翅下覆羽和腋羽似成鳥。大小量度:體重600克,體長405-470毫米;嘴峰42-49毫米,翅215-255毫米,尾75-108毫米,跗蹠70毫米。
繁殖方式
繁殖期為5-6月。常成對營巢。通常築巢於原始林中河流與溪流邊高大的喬木樹上,巢多置於樹冠層樹枝間,有濃密的樹冠枝葉隱蔽。巢呈皿形,由樹枝構成,內墊一些草葉。每窩產卵4-5枚,顏色為白色,形狀為闊卵圓形,兩端形狀幾乎一樣,卵的大小為44-49×36-40毫米,平均為46×37毫米,重11.5(11.3-11.7)克。巢大小為外徑15.74厘米×16.63厘米,內徑9.23厘米×9.23厘米,巢高4.05厘米,巢深2.16厘米。孵化期15-18天,育雛期25天。
生活習性
夜出性。常在清晨、黃昏和晚上活動,白天多隱匿在濃密的樹叢、竹林和蘆葦叢中。性羞怯而膽小,行動極為謹慎,通常孤獨的單獨活動。遇驚擾時常佇立不動,羽冠豎起,警惕的凝望四周。飛翔時兩翅煽動較快,並發出聲響。晚上活動時常發出高聲鳴叫。主要食物是魚、蝦及蛙類,育雛前期食量較少,食物種類為魚、蝦,育雛中、後期食物種類除魚、蝦之外,還有較多的蛙、蝌蚪、泥鰍及其他水生昆蟲。黑冠鳽的叫聲是一連串深沉的oo聲,約每1.5秒間隔發出一聲,通常於晨昏在林上層作叫;也作粗啞的呱呱聲及喘息聲arh, arh, arh。
分布範圍
分布於孟加拉國、文萊達魯薩蘭國、柬埔寨、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日本}]、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馬來西亞、緬甸、尼泊爾、菲律賓、新加坡、斯里蘭卡、泰國、越南。旅鳥:聖誕島、帕勞。在中國主要分布于海南島、台灣、雲南西雙版納和廣西瑤山等地。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無危(LC)。
列為中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在《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的鳥類中被列為稀有種。
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黑冠鳽在中國數量極為稀少,棲息地破壞及水域污染是導致黑冠鳽數量減少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