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厥
黑木蕨Bolbitis heudelotii是一種較為少見的熱帶觀賞蕨類植物。在人工養殖環境中一般完全沉水養殖用於水族造景。也可以在高溫高濕的環境中陸生栽培。黑木蕨是一種帶着美麗的透明綠色葉片的蕨類水草,水中葉長一般在20-30cm之間。喜好偏酸性軟水的水質環境,當它處於偏鹼性硬水環境時,葉片上會出現黑色斑點甚至完全變黑。一般可綁在沉木或岩石上做造景。生長緩慢,在條件適宜的情況下每5-6天生長一片新葉,需要較長時間才能長成理想的大小。[1]
目錄
形態特徵
黑木蕨的根3mm左右,莖較細,葉齒較少、較圓潤,葉面不平整,透明度較高,較薄。是一種水生蕨類,具有互生性的葉部,葉片全裂呈羽毛狀,色澤呈暗綠色。不論水上葉或水中葉只要有足夠的光線,葉片就會直立生長。適合栽種在沉木、岩石上,會長出群生狀的根莖或側根。
- 高度:15~40厘米;
- 寬度:15~20厘米;
- 光線要求:低;
- 溫度要求:24~26℃;
- pH值要求:5.8~7.0;
- 布景位置:中、後;
- 種植難度:中。
成株:地下根狀莖橫走,其上發生黑福色不定根,單葉深裂或全裂成一回羽狀複葉,互生,暗綠色,沉水葉星半透明狀,葉面有點卷。
果實和種子:孢子囊都呈散沙狀,全面着生於葉背。
生長環境
在人工養殖環境中一般完全沉水養殖用於水族造景。也可以在高溫高濕的環境中陸生栽培。
- 硬度:2-12 DH
- CO2:需要添加,也可不加
- 碳酸鹽硬度:2-12dh
主要價值
黑木蕨根莖長着互生的羽狀葉,綠色,普通為全裂或深裂葉,根莖並長出黑褐色的根。水中化之後,植物體會小型化,新長出的水中葉變成半透明的黃綠色,草姿優雅,頗受一般人喜愛。喜歡生活於中性至弱酸性的流動水域,在鹼性水質中育成較困難。水上草初植時,會有一段長達2-3個月的適應期,在此期間內,它大約維持既有的形態,不枯萎也不生長,必須等到完全適應水中環境之後,才開始生長,而且生長速度相當緩慢,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長成理想大小。能攀附於流木及岩石上生長,所以在造景上很有彈性。
栽培技術
黑木蕨在原產地是攀附生長在岩石上的蕨類水生植物,黑木蕨的根部與其他的水草相比較,就會發現明顯有別。為了適應獨特的生存環境,黑木蕨的根部顯得堅硬而細長,並且木質化程度也很高,幾乎與陸地生長的植物的根部沒有什麼兩樣。也就是說,黑木蕨的根部細胞形小而細胞壁厚,並且細胞間隙小、氣室不發達。
類似這種構造的根系通常只適合在通氣良好的基質上栽培,否則極易因發生缺氧情況使根部無法正常呼吸而「悶死」,最終直接導致根部腐爛。因此一般情況下可將其用魚線捆綁栽種在沉木、岩石上養殖。若希望將其貼近底沙養殖,可在將其捆綁在火山石上後將火山石下部埋入沙子,保證橫狀根莖露出沙面即可。
水下養殖黑木蕨時應當注意控制水溫在20至28之間,否則容易黑葉腐爛。對肥料需求較低,一般只需少量添加液肥即可。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黑木蕨在水下養殖移栽時由於環境的變化,原有的葉片會大量發黑死亡。這是正常現象。在環境基本符合上述養殖要求的前提下不用處理,保持環境穩定的情況下約2-3周即會萌發新葉,待新葉茂盛後再剪去發黑的葉片即可。[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