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松股份有限公司
黑松股份有限公司 |
台灣歷史最悠久的專業飲料企業—黑松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已經開始全力拓展大陸飲料市場,傾力打造它的大陸新夢。有夢想,就有未來。在近80年的漫漫旅程中,正是夢想帶領黑松起飛、發展、壯大,成為如今台灣食品飲料業的翹楚。
目錄
背景
1924年,在台北後火車站鄭州路附近有一家生產「尼可尼可」的日本彈珠汽水廠,當時的日本經營者正準備結業回國。住在附近的張文杞先生就萌生了做汽水生意的念頭。在他的發起下,張氏七位兄弟合股買下「尼可尼可」的生產設備,並於1925年成立「進馨商會」,生產「富士牌」彈珠汽水。這就是黑松企業的早期,也是張文杞先生夢想的啟航之處。
由於「富士」具有深刻的日本烙印,張氏兄弟決定起用「三手牌」商標。直至1931年,「黑松」品牌被正式確定並使用。「黑松」源於張府門前一片蔥鬱堅貞的黑松林,以「黑松」為名,取其松柏常青,流芳恆遠的含意。
發展
直面洋品牌
1957年,全球飲料大亨--可口可樂公司在台灣投資成立中美汽水廠,開始在台生產可口可樂。自此拉開了黑松與可口可樂之間長達四十多年鬥智鬥勇的競爭態勢。
無論是供應給駐華美軍還是面向大眾市場,可口可樂在台灣都以其高質量的包材,摩登的外觀設計吸引了眾多消費者的眼球。而此時的黑松也已不再是剛創業時那個只生產彈珠汽水的小工廠了,旗下擁有飲料市場上獨樹一幟的產品—「黑松沙士」。依靠沙士獨特的口味與可口可樂頑強抗衡。但黑松包裝上的缺陷與不足的確不容忽視。企業創辦人之一、台灣飲料公會理事長—張有盛先生(張文杞先生的弟弟)特赴日本考察研究。回國後毅然決定投資幾十億新台幣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先後改良生產設備,改進包裝材料,策劃企業行銷模式並投入人力研發新產品。實施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舉措之後,黑松和可口可樂在可樂市場上平分秋色。但黑松沙士絕對是市場主流產品,獨占約95%市場份額。另外黑松還不斷推出果汁類、茶類、咖啡類等新口味飲品,以迎合消費者的不同需求。
時至今日,黑松成功阻擊了兩可樂對台灣市場的衝擊,穩坐檯灣飲料市場頭把交椅,成為全球唯一抵擋兩可樂入侵的經典本土品牌。
誠實服務
「誠實服務」四字就是黑松企業的經營理念。無論對政府、消費者、員工、經銷商還是投資人/股東,黑松都秉承「誠實」二字。常年以往,與各方都建立了良好的協作關係,特別是黑松的經銷商網絡,尤為出色。在企業銷售猛增的同時,黑松不但精心挑選經銷商隊伍,還全力培養並斥資協助他們購地興建倉庫,使他們真正成為黑松家庭中的一員。在台灣,曾有一段時期黑松把全台最優秀的經銷商都收入懷中,使得其它品牌只能採用直銷手段,因為那些經銷商都只專營黑松的飲料。黑松和經銷商之間互相信賴的合作關係,幫助大家一起實現夢想。
音樂讓夢想起飛
《我的未來不是夢》不但托起一顆歌壇新星——張雨生,同時也把黑松企業帶入了第二個春天。為了吸引年輕消費者以及繼續與兩可樂抗衡,在上世紀70年代末,黑松致力於推行「音樂行銷路線」,每一年並投入兩億新台幣巨資用於電視廣告製作與投放。黑松甄選了一批有實力的新人來演繹廣告片和廣告歌曲,幫助他們與黑松一起放飛夢想,實現自我理想。時至今日,無數台灣人的腦海中依然清晰記得當年張雨生、金城武、任賢齊等一批明星出演黑松廣告片的畫面與歌聲。
積極投入品牌的塑造,是出於黑松的一個理念:品牌是一個可以長久經營的事業。擦亮自己的金字招牌,才能永續經營。「音樂行銷路線」的推行,不僅為黑松贏回了大批年輕消費者,還幫助企業成功轉型。現今的黑松,不但是華人飲料的象徵,也是年輕、快樂、創新的象徵。
大陸新夢揚帆遠航
2003年2月投資近4億人民幣的黑松食品(蘇州)有限公司在蘇州破土動工,標誌着台灣飲料界驕子—黑松正式邁開進軍大陸市場的步伐。該子公司占地面積120畝,一期廠房2.6萬平方米,斥巨資引進國際上最先進的無菌及碳酸生產線,已經投入生產,預計三年後營業額將達人民幣七億元以上。生產初期將以「黑松沙士」為主打產品,同時以茶類、果蔬類、機能類、咖啡類飲品等滿足大陸消費者的不同需求。[1]
在大陸,黑松將同樣推崇「有夢有快樂」的理念,與年輕人分享快樂並鼓勵他們勇於追求夢想。無論走到哪裡,黑松都將代表着年輕、快樂與創新。蘇州是黑松大陸新夢的啟航處,也是黑松延續近八十年尋夢歷程的重要里程碑。秉承幾十年成功的行銷路線與豐富的創業經驗,黑松將為國內飲料市場注入嶄新的活力與動力。
參考文獻
- ↑ 黑松股份有限公司 在中食展(SIAL CHINA),愛博西雅中食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