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水国遗址
黑水国遗址位于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明永乡下崖村,距张掖12.5公里处,南北长15公里,东西宽10公里,是新石器时期的古文化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内有汉代墓葬群,约4平方公里。此次发掘对研究黑水国遗址历史文化价值有重要作用[1]。
目录
基本简介
黑水国遗址位于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明永乡下崖村(张掖市西北12.5公里处)。南北长15公里,东西宽10公里,是新石器时期的古文化遗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内有汉代墓葬群,约4平方公里。多数墓葬已被沙埋没,凡未被沙漠埋没者,大部分已在解放前被盗掘。1956年国家地质勘查队进行勘查后,认定遗址底下有古城一座。
千百年来,黑水国几经变化,早已湮灭,只留下残垣新壁,神秘的传说给洲人无尽遐思。黑河从其旁静静流过。黑河古称“弱水”发源于祁连山,是河西走廊最大的河流。因发洪时挟带黑沙滚滚而来而得名。黑河水量充足,自古就是河西农田灌溉的主要水源。
黑水国因黑河而得名,也因黑河而盛衰。黑水国遗址很早以前是个很大的湖泊,后来逐渐干涸,形成了一块巨大的川地。
相传西汉以前匈奴移居这里,划疆为小月氏国国都。因当地人称匈奴为“黑匈”,故称为“黑水国”。按《天下郡国利病书》引《杜氏通典》说,其地系汉时张掖古城。《甘州府志》称:其地在唐为巩笔绎,元为西城驿,明则称小沙河驿,当地人呼之为“老甘州”或“黑水国”。《扰新记程》载:“隋朝韩世龙守黑水国驻此,有古垒四,去后一夕为风沙所掩”。
遗址发掘
1945年9月间,北京大学闫文儒教授来河西考古,据他的《河西考古杂记·张掖发掘记》载:“南古城,城垣尚未大毁,南、北、西各300米,其东北角之锥谍完整,砖俱作子母形者。仅有一东门,其瓮垣为断砖砌成。城内满布残砖。有灰陶片及带黑色釉之瓷片。城垣以板筑,土中杂以碎砖块,足证此城为元、明后所筑,故将汉砖及碎块等掺入垣内。 “北古城在南古城北,中间距离近1公里,南北长约230米,东西长近270米,有南门,门上有汉子母砖及较小之五株钱,小铜扁针,绳纹陶片,青瓷片,黑釉瓷片等。又于其南隅碎石陶片处得王莽圆形‘泉货’钱一枚,唐‘开元通宝’半枚,五株钱五枚。以城中遗物言之,此城之筑,最晚应起于汉,直至唐时仍未废。又于附近拾得仰韶马厂式陶片及新石器数件,则此于史前期已有人迹,非自汉时始也。 “自丛葬处掘汉墓一处。墓深2.7米,券门亦以砖砌成者。其前为外墓室,长6米,室内为殉葬品放置处,其外仍有一券门,门外因时间所限未续掘。墓道西南向,墓长3.7米,宽1.9米,墓内充填黑土,已为前人所盗发。人骨架零乱,仍置南墙下,殉葬品颇多,有散乱者,有原位置不动者。“以墓室及殉葬品言之,墓顶起券砖为子母形,殉葬品中,除钢刀及小铜器外,俱系冥器,无正常之日用品,又陶壶有刀削纹,则此墓时期可能为汉代之后期墓葬。按汉张掖郡治斛得县,《寰宇记》云:“故城在今城西四十里”,以北古城及所掘汉墓言,此地即汉张掖郡治之斛得县”。闫文儒教授的考释,为研究古城提供了线索;最后结论有待以后继续考查。 黑水国遗址遭到了风沙的侵袭,同时也遭到了人为的破坏。解放前,驻军师长韩起功派兵挖掘,大肆掠夺,珍贵文物所剩无几,就是人为破坏的最突出的一例。
2013年7月上旬至9月底,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张掖黑水国遗址开展了为期80天的年度发掘工作,获得诸多新的发现。特别是出土的一个带有圆雕羊头的环首铜刀证明黑水国遗址存在着早期的冶炼活动,这为探讨区域文化间的交流及区域性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新资料。
记者8日从甘肃省文物部门获悉,本年度发掘面积625平方米,均为黑水国三期——四坝文化遗存。此次发掘共出土陶器、骨器、石器、铜器等一批器物,其中铜器4件(铜锥2件、铜刀1件、铜泡1枚)。
2013年,黑水国遗址发现遗迹单位41处[2],其中墓葬3座、房址15座、独立墙体1段、灰坑16处、灰沟6处,这揭示了当时的聚落形态,为了解A区房址的发展演变特别是土坯建筑的构筑方式提供了直接证据。
黑水国遗址位于甘肃张掖西北12.5公里处,南北长15公里,东西长10公里,是新石器时期的古文化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内有汉代墓葬群,约4平方公里。
视频
黑水国遗址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古丝绸之路上的繁华地——黑水国遗址 ,搜狐,2019-06-14
- ↑ 甘肃黑水国遗址诸多新发现:存在早期冶炼活动(图),搜狐,201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