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胸麻雀
黑胸麻雀[1]基本只有新疆有的一种麻雀,其他地区非常少见。通常分布在吐鲁番、喀什等地。黑胸麻雀的嘴较厚。成年雄鸟的头顶及颈背栗色,脸颊白色,最明显的特征是上背、两胁和胸腹部密布黑色纵纹。
雌鸟依然是浅色版,跟雌性家麻雀很像,但嘴比较厚,眼纹更长,它的胸腹也有纵纹,但颜色很浅,需要仔细观察。成年雄鸟头顶及颈背栗色,脸颊白,上背及两胁密布黑色纵纹,颏及上胸黑色。雌鸟较为单色,似家麻雀雌鸟但嘴较大且眉纹较长,上背两侧色浅,胸及两胁具浅色纵纹。虹膜深褐色;嘴夏季黑色、冬季角褐色,脚角褐色。
栖于旷野及有树的田地。主要多活动于海拔1050-1600米的村旁、活跃在白杨树及榆树上以及也见于水边的柳树上。分布于非洲向东到西欧、西亚、西南亚以及中国大陆的新疆等地。
目录
形态描述
黑胸麻雀雄鸟额、头顶至后颈栗色,眼先和眼周黑色,有一窄的白色眉纹从嘴基到眼上方。背、肩沙皮黄色具粗著的黑色纵纹,腰及尾上覆羽灰褐色,羽毛中央较暗。尾羽褐色具沙皮黄色羽缘。翅上小覆羽深栗色,中覆羽基部黑色,端部皮黄白色形成宽阔的白色翅斑,大覆羽栗棕色具宽阔的黑色中央和淡色尖端。飞羽黑色,除第一枚初级飞羽外,其余初级飞羽具皮黄色羽缘。颊、耳覆羽和颈侧白色,颏、喉中部、前颈和整个胸黑色,两胁白色具粗著的黑色纵纹,其余下体白色微沾皮黄色,覆腿羽黑白相杂,腋羽和翅下覆羽白色。秋季换羽后上体栗色具灰色羽缘,喉、胸黑色具白色羽缘。
雌鸟和家麻雀相似,但上体较淡较褐、具乳白色眉纹。下体皮黄白色,胸和体侧具细的、不甚明显的淡灰色斑点和条纹。
虹膜褐色,嘴夏季黑色、冬季角褐色,脚角褐色。
大小量度:体重♂25-30克,♀29-31克;体长♂135-159毫米,♀136-140毫米;嘴峰♂13-15毫米,♀13-15毫米;翅♂76-84毫米,♀75-76毫米;尾♂56-63毫米,♀55-61毫米;跗蹠♂19-21毫米,♀18-20毫米。(注:♂雄性;♀雌性)
栖息环境
栖息于农田、河谷、村镇、果园和疏林灌丛地区,也出没于半荒漠和芦苇塘,尤其喜欢在村镇和农田地区的稀疏树丛和人工种植的幼树与果园中活动和觅食,比起家麻雀来更喜欢树林、灌丛和芦苇塘,而不是房舍等人类环境。
生活习性
在中国为夏候鸟,或许部分留居为留鸟。成群活动,尤其是迁徙季节,常集成大群。食物以植物果实、种子、草子等。繁殖期间最快吃蝗虫和其他昆虫及昆虫幼虫。
鸣声似家麻雀但较有韵律。叫声似家麻雀但音调较高。吱叫声较深沉。
分布范围
- 原产地:阿富汗、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阿塞拜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保加利亚、佛得角、中国、克罗地亚、塞浦路斯、埃及、直布罗陀、希腊、印度、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伊拉克、以色列、意大利、约旦、哈萨克斯坦、科威特、吉尔吉斯斯坦、黎巴嫩、利比亚、马其顿、马耳他、摩尔多瓦、黑山、摩洛哥、阿曼、巴基斯坦、巴勒斯坦、葡萄牙、卡塔尔、罗马尼亚、俄罗斯联邦(欧洲区)、沙特阿拉伯、塞尔维亚、西班牙(加纳利群岛)、苏丹、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塔吉克斯坦、突尼斯、土耳其、土库曼斯坦、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乌兹别克斯坦和撒哈拉沙漠西部。
- 游荡:巴林、比利时、法国、尼泊尔、挪威、斯洛文尼亚和英国。
- 起源不确定:列支敦士登和瑞士。
繁殖方式
繁殖期4-7月。通常成群在一起繁殖,在小块树丛地区,有时营巢数量多达200-5000个,而在一些大的人工林内,有时营巢多达2000-3000个,甚至有多达8000个的。营巢于树上,巢呈球形,结构较为粗糙松散。在中国新疆,巢多筑于杨树和榆树上,外层主要由草茎和细的干树枝构成,期间混杂有青草、内垫有细草茎、羊毛和鸟类羽毛。巢的外径为18厘米×23厘米,内径8厘米×9厘米,深6厘米。1年繁殖1-2窝,每窝产卵4-8枚。卵白色、淡蓝白色或灰绿色,被有灰色或褐色斑点。卵的大小为14.1-16.8毫米×18.9-23.4毫米,重2.2-2.6克。雌雄轮流孵卵,孵化期13天。
保护现状
-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8年 ver 3.1——无危(LC)。
-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