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鳞短肠蕨
黑鳞短肠蕨根状茎细长横走,黑色,直径2-3毫米,先端被鳞片;鳞片褐色或黑褐色,有光泽,阔披针形,边缘有稀疏的小齿;叶二列疏生或近生。
目录
形态特征
能育叶长达80厘米;叶柄长达45厘米,基部黑色,向上禾秆色,中部以下疏被与根状茎上相同的鳞片;叶片阔三角形,长宽近相等,达35厘米,羽裂渐尖的顶部以下二回羽状一小羽片羽状深裂;侧生羽片达10对以上,互生,略斜向上,矩圆阔披针形或披针形,基部一对较大,长达18厘米,宽达8厘米,先端羽裂渐尖,向基部缩狭,有柄;侧生小羽片达10对以上,近平展,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通常渐尖,基部阔楔形或近平截,有短柄或无柄,下部的2-3对略缩短,常呈长卵形,先端钝,中部的较大,长达3.5厘米,宽达1厘米,羽状深裂;小羽片的裂片约达10对,矩圆形,先端钝,边缘有粗圆齿或近全缘,偶为浅羽裂,基部的1-2对有时几完全分离;叶脉羽状,上面可见,下面稍隆起而明显,常呈紫褐色,在小羽片的裂片上小脉约可达5对,单一或分叉,伸达裂片边缘。叶干后草质,绿色或褐绿色,叶轴和羽轴禾秆色,下面沿羽轴、小羽片中肋及主脉或多或少有灰白色柔毛,幼嫩时毛较多。[1]
孢子形态
孢子囊群矩圆形,在小羽片的裂片上可达3对,生于小脉中部或上部,单生或基部上出小脉双生;囊群盖成熟时浅褐色,膜质,从一侧张开,边缘啮蚀状,宿存。
生长环境
生于针阔混交林或阔叶林下,海拔1100-2400米。
分布范围
分布于黑龙江(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吉林(安图长白山)、辽宁(凤城)、内蒙古(大兴安岭、赤峰、大青山、额尔古纳旗乌拉山、阴山)、河北(赤城黑龙山、遵化、东陵、兴隆雾灵山、蔚县小五台山、怀来、涞源、阜平)、北京(百花山、密云、怀柔)、山西(宁武芦牙山、交城、霍县、关帝山)、陕西(眉县太白山、宁陕)、河南(伏牛山区栾川老君山)。日本(本州北部、北海道)、朝鲜、俄罗斯(远东地区、西伯利亚至欧洲部分)至欧洲北部广布。模式标本采自俄罗斯(欧洲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