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麝
黑麝 |
hei she |
中文名稱 :黑麝 界 :動物界 別 稱 :褐麂、黑獐子、獐子 科 :麝科 |
黑麝(學名:Moschus fuscus)是鹿科、麝屬動物。體形與林麝相似,體長70~80厘米,肩高小於500毫米,顱全長小於150毫米,體重7~9千克。小而深色的麝,比與之相近的林麝更小,體色更深。臉和頸部無白色斑點,有時肩部具淺褐色斑塊,喉色深,常有兩個不完全的黃色領圈,四肢黑,後肢長於前肢。黑麝多棲息於海拔2700~4200米的高山暗針葉林、針闊混交林、高山杜鵑灌叢和草甸中。黑麝有夜行的習慣,晨昏活動較為頻繁。主要以杜鵑、高山柳的枝葉、松蘿、苔蘚、禾本科植物等為食物。分布於不丹、中國、印度、緬甸、尼泊爾。
目錄
動物學史
黑麝是中國科技工作者在20世紀80年代初發現並命名的新種。[1]
形態特徵
體形與林麝相似,體長70~80厘米,肩高小於500毫米,顱全長小於150毫米,體重7~9千克。小而深色的麝,比與之相近的林麝更小,體色更深。臉和頸部無白色斑點,有時肩部具淺褐色斑塊,喉色深,常有兩個不完全的黃色領圈,四肢黑,後肢長於前肢。無角,耳的上半部及耳尖比林麝寬圓,四肢也比林麝明顯粗壯。身上被有粗硬、疏鬆的體毛,長度可達2厘米左右。通體為黑褐色或深褐色,沒有頸紋,僅背部的中央有一些不規則的微黃色,另外頭後的頸背處有一個稍寬而模糊的淡黃色半圓環。
棲息環境
黑麝多棲息於海拔2700~4200米的高山暗針葉林、針闊混交林、高山杜鵑灌叢和草甸中,中國西藏東南部甚至可達4200米以上冰雪覆蓋的山坡上(馮祚建等,1988)。
生活習性
黑麝有夜行的習慣,晨昏活動較為頻繁。通常單獨活動,很少有2個一起活動。通常是通過尾、指間麝香的氣味以及排尿和排便進行標記溝通。養殖時會打架,發出低沉的嘶嘶聲。他們的大耳朵和眼睛暗示着敏銳的聽覺和視力,並且依賴於這些感覺。主要以杜鵑、高山柳的枝葉、松蘿、苔蘚、禾本科植物等為食物。馮祚建等(1986)曾在黑麝胃中發現貝母、苔草和杜鵑等。
繁殖方式
發情交配期多在10月,孕期6個月,次年7月產仔。雄性與多個雌性交配。雄性氣味在繁殖季節標記並保衛領土。雄性上存在的氣味腺暗示它們可能參與類似的行為。妊娠期從185天延長至195天。分娩是在6~7月,雌性通常產1~2仔。幼崽在出生時重約500克。長到3~4月大的時候斷奶,並且在6個月大左右時達到成年黑麝的體型。雌性可能每年繁殖1次。雄性和雌性性都在18個月大左右時達到性成熟。在圈養中可以活到20年。
保護現狀
-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5年 ver 3.1——瀕危(EN)。
- 列入《中國物種紅色名錄》——瀕危(EN)。
-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Ⅱ級。
- 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Ⅱ級。
種群現狀
適生生境範圍有限,屬稀有種或瀕危種。在中國雲南的黑麝資源總量中,估計不多於林麝資源總量的10%。西藏的黑麝,遠比雲南西北部更少,數量稀少(王應祥,1998)。1988 年6月,西藏調查隊在西藏察隅遇到三位獵人,據他們介紹,外出6天共獵獲器黑麝7頭,這7頭中雌性5頭,反映出獵人不分雌雄亂捕,這使資源破壞嚴重。
致危因素
主要為獵取麝香而捕殺黑麝,導致其種群數量下降。
保護措施
黑麝產香量高,香味濃而質量好,是十分有價值的藥用動物,應考慮人工馴養。在中國雲南西北部高黎貢山地區,其棲息地被劃入怒江自然保護區和高黎貢山自然保護區,保護區面積約499萬公頃,對黑麝保護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但黑麝的其他種群尚未劃入自然保護區中。
視頻
西藏首次拍到黑麝影像(藏語)
參考資料
- ↑ 科普!來認識一種新的「高原精靈」,中國西藏網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