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尾草(中药材)
鼠尾草,中药名。为唇形科植物鼠尾草SalviajaponicaThunb.的全草。具有清热利湿,活血调经,解毒消肿之功效。用于黄疽、赤白下痢,湿热带下,月经不调,痛经,疮疡疖肿,跌打损伤。[1]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鼠尾草
汉语拼音:Shǔ Wěi Cǎo
别名:坑苏、紫花丹《浙南本草新编》
性味:味苦、辛,性平
毒性:无毒《别录》
功能:清热利湿,活血调经,解毒消肿
主治:用于黄疽、赤白下痢,湿热带下,月经不调,痛经,疮疡疖肿,跌打损伤
目录
药理简介
各种名称
中文名:鼠尾草
拼音名:Shǔ Wěi Cǎo
别名: 坑苏、紫花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lvia japonica Thunb.
来源
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鼠尾草的全草。
采收和储藏
夏季采收,洗净,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间坡地、路旁、草丛、水边及林荫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中国的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地。
原形态
鼠尾草,一年生草本,高40-60cm。茎直立,四棱形。茎下部叶为二回羽状复叶;叶柄长7-9cm;叶片长6-10cm,宽5-9cm。茎上部为一回羽状复叶;此短柄;顶生小叶披针形或菱形,长可达10cm,宽3.5cm,先端渐尖或尾尖,基部长楔形,边缘具钝锯齿,侧生小叶卵圆状披针形,近无柄。轮伞花序,每轮2-6花,组成伸长的总状花序或总状圆锥花序;苞片及小苞片披针形;花梗短,被柔毛;花萼筒形,二唇形;花冠淡红、淡紫、淡蓝至淡白色,冠筒筒状,冠檐二唇形,上唇椭圆形,下唇3裂,中裂片较大倒心形,边缘有圆齿;发育雄蕊2,外个,花丝短;花柱外伸,先端呈不相等2裂。小坚果椭圆形,褐色,光滑。花期6-9月。
化学成分
全草含β-谷甾醇(β-sitosterol),β-谷甾醇葡萄糖甙(β-sitosterol glucoside),熊果酸(ursolic acid),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2α-羟基熊果酸(2α-hydroxyursolic acid),委陵菜酸(tormentic acid),咖啡酸(caffeic acid),马斯里酸(maslinic acid),乙基-β-D-吡喃半乳糖甙(ethylβ-D-galactopyranoside)。
性味
味苦;辛;性平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活血调经;解毒消肿。主黄疸;赤白下痢;湿热带下;月经不调;痛经;疮疡疖肿;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2]
摘录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