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長城
齊長城始建於春秋時期,完成於戰國時期,歷時170多年築成,迄今已有2600多年的歷史。是目前中國現存有準確遺蹟可考、保存狀況較好、年代最早的古代長城,被譽為「長城之父」。
齊長城是春秋戰國時期各國所築長城中現遺蹟保護較多的一處,它建築在起伏連綿的泰沂山脈的山嶺、平谷之中,西起平陰縣,經肥城市、濟南市、濟南市萊蕪區、淄博市博山區、臨朐縣、沂水縣、安丘市、莒縣、五蓮縣至膠州市入海,全長達1200餘里。凝聚着二千五百年前我國勞動人民勤勞與智慧,也體現了春秋首霸和戰國七雄的東方泱泱大國的強盛雄風。
目錄
地理位置
齊長城位於中國山東省境內,是春秋戰國時期齊國修建的軍事防禦體系。西起今濟南市長清區孝里鎮廣里村東北500米處的「嶺子頭」,東至青島市黃島區長江路街道東於家河社區東北入黃海。由主線及其三條複線組成。橫跨濟南市、章丘市、肥城市、泰安市、濟南市萊蕪區、淄博市、沂源縣、臨朐縣、安丘市、諸城市、沂水縣、莒縣、五蓮縣、青島市等,長度在600千米以上。
規模
齊長城西起黃河,東至黃海;東西蜿蜒千餘里,幾乎把整個山東南北分為兩半。經實地測量齊長城全長618893米,全1237.8華里。此軍事巨防,蜿蜒起伏在1518座山峰上;它歷經共19個縣市區的94個鄉鎮、辦事處。
歷史源由
齊長城始建於春秋時期,完成於戰國時期,齊國是我國歷史上最早修築長城的國家,齊長城又是春秋戰國時期各國所築長城中現遺蹟保護較多的一處,從齊長城現存遺蹟的考察中可見當時整個長城建築之一斑。
春秋戰國時期,我國進入了一個由分裂到統一的歷史大變革、大動盪、大發展的歷史時期,奴隸制[1] 逐漸衰亡,封建制興起,各國依據其國情先後進行了不同程度的變革,使得政治穩定,經濟繁榮,也導致了軍事力量的強大,因而出了長達幾百年大規模兼併戰爭。據史載在春秋戰國間不到三百年的時間內,就發生過規模不同的戰爭四百八十 余次。戰爭的目的是為了保存自己,消滅敵人,擴大國土,增強勢力,故而出現了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的稱霸爭雄局面。而各國間的不斷戰爭,又迫切要求加強防禦工事,當時修築長城是各國通用的方法。地處我國東方的齊國,南近魯楚,西有晉宋,北鄰燕趙,因魯晉春秋時為強國,齊魯交界所處又有泰沂山脈相隔,具備修築長城的自然地理條件,故齊國在春秋戰國時期為了加強防禦而修長了長城。
齊國自周初封國,經西周時期的着力經營,至春秋時期社會經濟有了較大發展。齊國東鄰黃海,北靠渤海,有沿海魚鹽貿易之便;故齊國自建國之始就採取了「因其俗,簡其禮」的國策,依據齊地的自然地理條件,優先發展了工商業和魚鹽業,使齊國的商業經濟得到了較快發展,為齊國的強盛奠定了物質基礎。春秋時期齊國鐵製工具的出現,提高了生產力。齊桓公時期,由於管仲的改革,採取農工商並舉的政策,鑄行刀幣,鼓勵經商,使齊國強盛,成為東方之大國,並首霸諸侯。春秋晚期齊國先後滅掉了紀、譚、莒、萊等諸國,使齊國的地域擴展到東方海濱,使齊國的開放型沿海工商經濟和內陸農業經濟得以同步發展,為齊國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和繁榮創造了條件。齊國對東部地區的開發也逐漸消除了東方的敵對勢力,便把戰略防禦進攻重點轉向南鄰的魯楚,西南的衛、晉、宋以及北鄰的燕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