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宗華
齊宗華 |
齊宗華,女,祖籍山東,出生於英國,長在巴黎,在孩提時代就當過父母的"法語譯員"。北京國際關係學院教授。 [1]
共和國外交部傑出的高級翻譯,60-70年代曾為黨和領國家領導人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鄧小平,陳毅等擔任翻譯,被毛主席稱為"齊桓公"的後代。 [2]
目錄
基本信息
人物說明----北京國際關係學院教授
民 族 ---- 漢族
出生日期----1929年
出生地點----英國伯明翰
國 籍 ---- 中國
職 業 ---- 翻譯家
畢業院校----燕京大學
個人簡介
齊宗華,女,北京國際關係學院教授。
共和國外交部傑出的高級翻譯,60-70年代曾為黨和領國家領導人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鄧小平,陳毅等擔任翻譯,被毛主席稱為「齊桓公」的後代。
人物生平
祖籍山東,生於英國,長在巴黎,在孩提時代就當過父母的「法語譯員」。
她在天主教會的布風( Buffon)中學打下了堅實的法語基礎。
30年後,同樣畢業於布風中學的法國駐華大使馬納克曾為能在遠離故國的北京遇到法語發音如此純正地道的校友而欣喜不已。
當她在未名湖畔最後結束了大學學業後,便開始了長達20餘年的譯員生涯。
布達佩斯、布拉格、維也納、布加勒斯特、日內瓦、阿爾及爾、科納克里,幾乎整個歐洲和非洲大陸都留下了她青春的足跡。
她有幸擔任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鄧小平、彭真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譯員。
她和前聯合國副秘書長冀朝鑄是六十年代中國外交界最負盛名的法、英語首席譯員。
已故總理周恩來歷史性的亞、非、歐14國之行使得他們廣為西方傳媒所矚目,鵲譽聲起,迎來了空前輝煌的時代。
1、1964年3月30日,周恩來總理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和國務院作訪問亞、非、歐14國的長篇報告。他特意把齊宗華、冀朝鑄等3位隨行譯員一起請到會場,安排坐在最顯著的座位上……
1964年3月15日下午,結束了亞、非、歐14國之行的周恩來總理在昆明等地短暫休整後,自成都乘專機回到北京。在這個月的最後兩天,周總理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和國務院作長達151頁的《關於訪問14國的報告》。
令與會的各位常委和各部委負責人感到意外的是周總理還異乎尋常地把隨同出訪的齊宗華、冀朝鑄等3位主要翻譯請到了會場,並安排在最顯著的地方入座,他在作報告時還離開講稿,專門講了一大段話來稱讚齊宗華等人。
2、齊宗華生在英國伯明翰,長在浪漫都市巴黎。在市中心那幢六層樓的公寓裡,便是齊宗華20年譯員生涯的「濫觴」……
1929年初夏,齊宗華在遠離祖國的英格蘭中部奔寧山脈南端的伯明翰呱呱落地。齊宗華祖籍山東,先祖「闖關東」到了吉林伊通落腳生根,繁衍後代。
嗣後,全家重又入關回到天津落戶。當過農業銀行行長的齊宗華的祖父齊耀成當年便是在南開大學攻讀經濟學,民國初年還曾擔任過天津知事(相當於市長)。
齊宗華的父母齊祖輯、劉月如夫婦負笈巴黎大學以前曾旅居英國第二大城市伯明翰。在那裡,他們孕育了十分鐘愛的獨生女兒———齊宗華。
齊宗華4歲時隨年輕的父母遷居法國的浪漫都市巴黎,在市中心那幢六層樓的公寓裡,她度過了童年中難忘的6年。齊宗華的中等教育主要是在巴黎的一所頗有名氣的十年制天主教學校——布風(Buffon)中學裡完成的。
當抗戰中期齊祖輯歷盡艱難,挈婦攜幼返回故國的時候,年僅10歲的齊宗華已是熟練掌握法、英兩國語言的8年級學生了。
曾在天津聖約瑟夫女子中學短暫讀過初中的齊宗華在地處昆明市郊的西南聯大附中繼續自己的學業。抗戰勝利後不久,齊宗華隨父母離開生活了3年的春城昆明來到北平。
齊宗華在北平慕貞女中結束了自己的中等教育,考入中法大學繼續深造。
法語讀完「大一」,齊宗華又考取了燕京大學西方語言文學系專攻英語。
當其時也,已是新中國誕生前夜,距離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老爺夾起皮包,神色黯淡離開南京,趕上歸途已為期不遠。
國共和談期間,周恩來曾在重慶微笑地感謝這位生在杭州武林門外耶穌堂弄、自詡既愛美國也愛中國的司徒雷登校長,說燕京大學替共產黨培養了一大批外交人才。
當周恩來向司徒雷登一一介紹昔日門生的時候,這位自稱「半個美國人,半個中國人」的司徒雷登先生尷尬地聳聳肩膀,搭訕地說:「請周先生多加管教。」
和上海聖約翰大學遙遙呼應的北平燕京大學是新中國外交家的「搖籃」,她實際上為新中國外交界造就了一個「方面軍」:
黃華(前國務院副總理兼外交部長、駐加納、阿聯(埃及)、加拿大、聯合國大使),楊剛(前外交部政策委員會主任秘書,
著名《大公報》記者),龔普生(前外交部國際司副司長、司長,首任駐愛爾蘭大使,章漢夫夫人),龔澎(前外交部情報司[新聞司]司長、部長助理,喬冠華夫人)姐妹,
柯華(前外交部禮交賓司、西亞非洲司、非洲司、亞洲司司長、駐幾內亞、加納、菲律賓、英國大使),凌青(前外交部國際司、西歐美澳司副司長,國際條約法律司副司長、司長,駐委內瑞拉、聯合國大使),周南(前常駐聯合國副代表,
外交學院院長,曾任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韓敘(前外交部禮賓司、美洲大洋洲司司長,駐美國大使、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會長),楊公素(前駐尼泊爾、越南、希臘大使)……作為最後一屆畢業生,
齊宗華在1952年依依不捨地離開了這所很快就不復存在的古老學府。
3、從民間、政黨到官方外交,這三大「板塊」組成了齊宗華色彩斑斕的20餘年外交生涯。在1952年那個金色的秋季里,她掀開了民間外交的第一頁……
齊宗華在1952年開始的長達20餘年的譯員生涯可以劃分為三大「板塊」:民間外交、政黨外交、政府外交。
齊宗華跨出校門後分配至中國人民保衛世界和平委員會擔任法、英語譯員。前後四載有餘。
齊宗華第一次真正的翻譯是在走上工作崗位不久的1952年那個金色的秋季里,為在北京召開的亞洲及太平洋區域和平會議的英、法、中同聲傳譯。
從那時開始,齊宗華多次作為中國代表團的譯員,出席各種民間、政府、政黨間的國際會議,如:五十年代初期兩年一屆的世界和平理事會會議,1957年11月的社會主義國家共產黨和工人黨代表會議,
1960年6月的布加勒斯特會議,1960年莫斯科各國共產黨和工人黨代表會議,1962年關於老撾問題的日內瓦會議,亞非經濟會議,塔什干亞非作家會議,以及第28屆、29屆「聯大」會議等。
齊宗華為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鄧小平、彭真、陳毅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也為宋慶齡、廖承志、郭沫若、劉寧一、程潛、羅隆基、蔡廷鍇、侯德榜等中國其他領導人和民主黨派負責人作過法語翻譯,
並由此而與外國各界和平事業戰士如約里奧·居里(居里夫人的女婿)、法國著名作家羅曼·羅蘭以及卜居馬賽的西班牙藝術大師畢加索等人結識交往。
齊宗華第一次在國外公開亮相是在布達佩斯,她為出席世界和平理事會會議的中國代表郭沫若擔任譯員。頗具長者之風的詩人郭沫若給了20齣頭,因心情緊張而怯場的齊宗華很大的關照和幫助。
年屆花甲的郭老甚至把自己將要發表的講話事先大致告訴齊宗華。風度翩翩、溫文儒雅的郭沫若親切和藹的鼓勵至今仿佛還在齊宗華耳邊迴響。
一年後,齊宗華先後來到布拉格、維也納擔任常駐世界和平理事會三任中國書記李一氓(前駐緬甸大使、國務院外事辦公室副主任)、鄭森禹、朱子奇的譯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