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果铁角蕨
齿果铁角蕨,植株高30-50厘米。根状茎长而横走,黄褐色,粗4-6毫米,先端密被鳞片;鳞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2.5-3毫米,基部宽0.3-0.5毫米,深棕色,稍有虹色光泽,膜质,全缘。
目录
形态特征
叶近生或疏生;叶柄长9-16厘米,基部粗1一毫米,栗褐色,有光泽,为不显著的四棱形,基部密被与根状茎上同样的鳞片,向上光滑;叶片线状披针形,长14-35厘米,中部宽3-5 (-7) 厘米,一回羽状;羽片25-40对,互生,平展,近无柄,中部羽片同大,长1.8-2.5 (-3.6) 厘米,基部宽5-9毫米,对开式的不等边四边形,钝头,基部不对称,斜楔形,内缘斜截并与叶轴平行,下缘平截并为全缘,外缘及上缘浅裂为9-14枚椭圆形的裂片,通常裂达1/4-2/5,裂片顶端有1-2个浅缺刻而呈圆齿状,中部各对羽片相距5-7 (-10)毫米,彼此密接,下部羽片略疏离,平展或向下反折呈镰刀形,与中部羽片同形同大或略缩小。叶脉羽状,主脉明显,下部与羽片下缘合一,小脉纤细,两面均明显,斜向上,二叉,偶有三叉,每裂片有小脉1条,不达叶边。叶膜质或草质,干后暗绿色,两面均无毛;叶轴栗褐色,有光泽,上面有纵沟,纵沟边缘为灰绿色。孢子囊群椭圆形,长1-3毫米,棕色,生于小脉顶部,位于锯齿内,每裂片通常1枚,间有2枚;囊群盖椭圆形,黄棕色,后变褐棕色,膜质,全缘,向主脉开,间有背主脉开,宿存。染色体2n= 108。[1]
分布范围
齿果铁角蕨广布于云南、广西、广东、海南、福建(中部和南部)及台湾,也产于西藏东南部和贵州(贵定)。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斯里兰卡、缅甸、泰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及日本南部也广泛分布。模式标本产地:斯里兰卡。
生长环境
齿果铁角蕨生长于海拔500-1800米的密林下或溪旁阴湿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