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龍南珍珠湯江西龍南著名的傳統小吃,屬於客家菜。香味襲人,清爽可口,而且是對人體有滋養功能的綠色食品,因此大受人們歡迎。在客家人的集散地---江西省龍南縣,有着濃厚的客家文化,客家圍屋、客家服飾、客家山歌……源遠流長,耐人尋味。同時,龍南的客家風味小吃也琳琅滿目,令人垂涎三尺[1]



目錄

傳說典故

關於珍珠湯,龍南民間還有一個傳說,傳說在道光某年間,龍南的龍頭魚豐收,一位名叫徐思莊的人大量進貢龍頭魚,皇上便派欽差大臣前往龍南給他賜賞。夏日炎炎,山路嶇崎難行,欽差大臣途中中暑,來到徐思莊家已近黃昏,圩鎮上大魚大肉已被賣完,徐思莊便燉煮龍南客家名菜"珍珠湯"給欽差食用,欽差取匙食之,果覺勞累盡消,甚覺是稀世珍餚,問其菜名,徐思莊看到珍珠米顆顆晶瑩剔透,如龍眼一樣,為取悅欽差,回說是"龍眼湯",並闡述:"此湯是取百丈龍潭的龍頭魚之目烹調而成,故名龍眼湯,用以孝敬大人。"欽差聽後,覺得此菜名犯上,徐思莊惶惶不安,忙解釋此非貢品"龍頭魚"之目所煮,而是龍南民間的地方菜餚,並示欽差賜予菜名。欽差是徐思莊在京的同僚好友,受其奉承和熱情款待,幾經推敲後說:"還是遵循龍南民間,叫'珍珠湯'為好。"因此,"珍珠湯"或"珍珠粉"沿用到如今[2]


做法

珍珠湯的原料非常簡單,是龍南農村里家家戶戶都有的番薯,烹調出來誘人胃口大開,但製作珍珠湯的過程卻並非一件易事。首先,用碾壓機將番薯碾成粉狀,再用一個大盆子裝入薯粉,沖入些許開水搗成團狀;其次,把成團的薯粉放入圓底鍋中攤開(不燒火),用手順時針將薯團輕壓在鍋上不停地在鍋中旋轉,使薯團慢慢分解成為一顆顆細小的像珍珠一樣的薯粉顆粒,人們稱為"珍珠米";然後,由於顆粒大小不勻,須用米篩過濾出均勻的珍珠米,偏大的珍珠米再放入鍋中重複上一道程序,使每顆珍珠米大小均勻。這樣,珍珠米便製作成功了。接下來,就要進行烹調了。
珍珠湯的烹調技藝也是有一定講究的,先在鍋中放一勺水,待水煮沸以後,將珍珠米逐步分批撒入鍋中,不能一次性倒入,不然珍珠米會因耐不住高溫而成一團糊狀。當珍珠米被煮熟全部漂浮在水面上時,用漏勺撈起,倒掉剩餘的開水,再重新燒一鍋開水,放入珍珠米,加入油、鹽、蔥等調料,即可盛起放入碗中,一碗珍珠湯便烹調而成了。煮好的珍珠湯熱氣騰騰,只見珠丸累累,閃閃發光,芳草香花點綴其間,幽香襲人。再吃上一口,備覺腸胃舒適,腦清目明[3]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