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羊峡
龙羊峡 |
中文名称;龙羊峡 外文名称;Long Yangxia 别名;天上龙羊 行政区类别;青海省 所属地区;共和县境内 下辖地区;原曲沟乡 政府驻地;龙羊峡镇 地理位置;青海共和县境内 面积;380平方公里 气候条件;高原大陆性气候 著名景点;土林国家地质公园,黄河龙羊大峡谷, 成就;亚洲第一大坝 长度;长40公里 河谷宽度;9公里 最大坝高;178米 |
龙羊峡位于青海共和县境内的黄河上游,是黄河流经青海大草原后,进入黄河峡谷区的第一峡口,峡口只有30米宽,坚硬的花岗岩两壁直立近200米高,是建立大坝的宝地。上距黄河发源地1684公里,下至黄河入海口3376公里,是黄河上游第一座大型梯级电站,人称黄河"龙头"电站。[1]
青海龙羊峡黄河大峡谷,号称中国的“科罗拉多”,这里世代居住着藏、汉、回、蒙古等多个民族,有着绚烂多彩的民俗文化风情。
龙羊峡黄河河道长约33公里,乘着游船畅游峡谷,感觉“船在水中走,人在画中游”。让人既能感受到“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海阔天空,又能感受到“黄河远上白云间”的辽阔动人。
目录
序言介绍
龙羊峡长40公里,黄河穿越其间,河谷宽9公里,河谷两岸,一边是起伏峻险的茶纳山,一边是连绵不断的莽原,中间是一片宽阔平坦、肥沃丰腴的盆地,使整个峡谷成为一个巨大的天然库区。到了峡口附近,突然峭壁陡立,两岸距离仅有30多米,岸高150多米,这里是修建水电站得天独厚的地方。龙羊峡水电站最大坝高178米,为亚洲第一大坝。坝底宽80米,坝顶宽15米,主坝长396米,左右两岸均高附坝,大坝全长1140米。它不仅可以将黄河上游13万平方公里的年流量全部拦住,而将在这里形成一座面积为380平方公里、总库容量为240亿立方米的我国最大的人工水库。
龙羊峡人工水库已成为美丽的旅游景点,大坝锁黄河,高峡出平湖。碧波荡漾,湖光山影,乘游船绕湖一周,苍穹碧野,心旷神怡,游客才顿然悟到,黄河水在这里是"清"的。清清的黄河水,是大自然的赋予,是人们对黄河利用和改造的结果。
建制沿革
龙羊峡行政委员会简介
1978年4月14日,经中共青海省委批准,中共海南州龙羊峡工委,海南州龙羊峡办事处(县级)成立,1988年改为龙羊峡行委(县级),首任书记唐家裕,办事处主任吴绍忠。
2001年底辖2个村委会:黄河村、兴龙村。区划代码632526,邮编811800。人口0.3万,以汉族为主,主要是行委和电站的职工、家属。
龙羊峡行政委员会地处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境内,东北与共和县曲沟乡接壤,南过黄河与贵南县沙沟乡为邻,西临龙羊峡水库库区,总面积为6.43平方公里。其他地域范围在东经100-53-40--100-54-30,北纬36-07-18--36-08-30,城镇区位龙羊峡黄河北岸,距州府驻地70千米、省会西宁市147千米。城镇海拔高度在2599--2771之间,地处黄河谷地,四周环山。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年均温3.4℃,年降水量312毫米。
2002年4月25日,青海省人民政府青政函[2002]29号文批复同意撤销龙羊峡行委,设立龙羊峡镇;撤销曲沟乡并入龙羊峡镇。
龙羊峡镇简介
2002年,随着大坝正式投入运营,龙羊峡实行撤委建镇,与曲沟乡合并纳入共和县,正式更名为龙羊峡镇。
龙羊峡镇以农业为主、农牧结合的镇,位于共和县东南部,坐落于青海湖的姊妹湖龙羊湖畔,距州府驻地70千米、省会西宁市153千米。地处黄河谷地,四周环山。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年均温3.4℃,年降水量312毫米。全镇辖13个行政村、45个农业合作社、2个居委会,共有农牧民人口2278户9027人,有汉、藏、回、土、撒拉等7个民族。镇境东与贵德拉西瓦镇接壤,西与恰卜恰镇、铁盖乡为邻,南邻贵南县沙沟乡、北与倒淌河镇相连,镇域东西长52公里,南北宽37.5公里,总面积747.8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700米,有丰富的乡野园林资源、地热温泉资源、野生鱼类资源、丹霞土林资源等。
全镇辖13个行政村、45个农业合作社、2个居委会,共有农牧民人口2278户9027人,有汉、藏、回、土、撒拉等7个民族。镇境东与贵德拉西瓦镇接壤,西与恰卜恰镇、铁盖乡为邻,南邻贵南县沙沟乡、北与倒淌河镇相连,镇域东西长52公里,南北宽37.5公里,总面积747.8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700米,有丰富的乡野园林资源、地热温泉资源、野生鱼类资源、丹霞土林资源等。辖麻尼磨台、瓦里关、龙才、克才、曹多隆、阿乙亥、后菊花、德胜、黄河、多隆沟、次汗土亥、查那村、龙羊新村等13个行政村和2个社区居委会。
旅游观光
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与贵南县交界的龙羊峡谷入口处,从西倒一级公路至日月山,再转至龙羊峡公路可达,距省会西宁市147公里、州府恰卜恰65公里。属峡谷自然风景和工业旅游型景区。上距黄河源头1684公里,下距黄河入海口3778公里,平均海拔2700米。是黄河上游第一个大型梯级电站,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坝,有"龙头"电站的美称。龙羊峡电站1976年开始兴建,以大坝最高、最大的库容,最大的单机容量而著称于世。龙羊峡建成后境内形成了面积383平方公里,总库容246亿立方米的巨大人工湖,可供利用面积近200平方公里,是目前我国海拔最高的人工湖,湖内年平均气温7.5℃,最高水温16.5℃。这里不仅有旧石器、中石器、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又有巍峨壮观的拦河大坝、波涛汹涌的黄河激流和危岩耸立的黄河峡谷。库区水体清澈纯净,无污染,是理想的绿色养殖基地,是水上娱乐、休闲、度假的理想地点,也是峡谷攀岩、黄河古道探险、水上训练比赛的最佳场所。同时还能品尝到著名虹鳟鱼、池沼公鱼等美味佳肴。
龙羊湖景区
龙羊湖景点,属龙羊文化体验区,位于龙羊峡镇西南龙羊湖畔,景点内有一座意义非凡的公园,公园以龙羊峡水电站部分施工遗址为中心,依托龙羊峡大坝而建,整个景区具有临山、临水、临坝、临镇的特点,可谓"象外之象,景外之景"。[2]
景区内观景台、黄河园、游艇码头、水电工业遗址、雕塑、黄河、群山,错落有致,层次分明,水、人、城、景相生相容。公园以黄河水利文化为主题,在保留龙羊峡水电站建设遗迹的同时,巧妙添加了现代建筑艺术元素和旅游娱乐场馆设施。站在公园最高水位看台,远眺雄浑壮美的龙羊湖,东望是雄伟的龙羊峡水电站大坝,滔滔黄河在这里驻足,河水从此变的清澈娇媚。天下黄河贵德清,清水源来龙羊湖。岸边大坝建设遗迹参差造影,平静中蕴藏了历史的凝重;湖面碧波荡漾,游船穿梭,三文鱼养殖网箱又在湖面圈圈点点,让人不禁慨叹自然造化之神奇和当年建设者的智慧坚韧。待到夕阳西下,龙羊湖面晚霞尽染,金光闪闪,恰似鲤鱼满身的鳞片。查纳山凸进湖里,似巨龙要潜入湖底,又如准备起飞翱翔?任你想象,任你陶醉。
龙羊湖面积为383平方公里,庞大的优质水源,属于国家一级地表水,适明度达5米,是青藏高原上永不封冻的湖泊,俗语所说的"高峡出平湖"就是出自该寓意。湖面碧波荡漾,湖光山影,乘游船绕湖一周,苍穹碧野,心旷神怡,让人顿然领悟,黄河水在这是清的,淡看清清的黄河水,自有一股天然的灵气。千百年来弹奏着同一曲乐歌,是悠然,是温婉,是万千尘嚣遗落的一片静,是与自然浮云相契的一笑会心。在柔和阳光下泛着令人心动的波光,轻盈的,细长的,在飞花时节舞着几许的清丽俏然,是大自然赋予的美。
龙羊大峡谷景区
龙羊黄河大峡谷位于龙羊峡水电站和拉西瓦水电站之间全长33公里,两岸岩石为沉积岩,大自然用鬼斧神工的创造力镌刻得岩层嶙峋、层峦叠嶂,是黄河上气势最为磅礴的峡谷群,谷内沟壑纵横、奇峰险石、陡壁万仞、巍然天门,形成了"奇、幽、深、异、险、密"的景观特点。被誉为"中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据地质考证,黄河形成已经有四万多年,龙羊峡谷的黄河河道在这四万多年里从未改变过,而且自黄河发源地至龙羊峡再没有比这个峡谷更长、更壮观、更美丽的峡谷了,因此这"高原古水道、大河第一峡"名副其实!
峡谷码头上游水面悠长,立壁千仞,凉风徐徐。泛舟上游可欣赏:取经四圣、博弈、擎天柱等景点;码头下游水面宽阔,网箱布阵,岩羊走壁,乘船下游可目睹:落墨岩、岩羊湾等景点。您的此次旅程可以选择栈道观光留影、上游感受险峻、下游体验刺激以及饱览峡谷全程四个选项,如果您喜欢垂钓,还可以尽情享受愿者上钩的乐趣。
峡谷两岸生长着一百余只石羊(又名岩羊),由于喜好攀登岩峰而得名,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乘船穿梭于峡谷之中,一群群在悬崖乱石间奔走跳跃的石羊成了景区内一种独特的风景。
龙羊峡土林地质公园
龙羊峡土林国家地质公园,平均海拔2700米,连绵50多公里,总面积大约600亩,是世界上最典型、分布面积最大的第三系底层风化形成的土林之一,是发生于新生代的地质构造运动形成的。随着青藏高原的隆起,在以流水侵蚀为主要作用的外力影响下,形成了独特的土林地质奇观。用通俗的语言来描述土林,就是土状堆积物塑造的、成群的柱状地形,因为远远望去,就像黄土的森林一样,所以我们称之为土林。
土林景区主要景点有福山、骆驼饮水、五彩经幡群、闭关院、神驼问佛、落水洞、天生桥、孔雀岭、海洋世界等。土林,山脊明暗交错,色调赤红,生动绚丽,虽然不是层林尽染,但也是万山红遍!还有那一道道沙沟、一座座荒山、一条条幽谷,高低错落,变幻不定,描画出一个原始荒凉的的远古世界,对于看惯了小桥流水、听惯了鸟语蛙鸣的南方游客来说,尤其是一种难得的奇观。
土林是一种独特的流水侵蚀地貌,是由土状堆积物塑造的、成群的柱状地形,因远望如林而得名。一般出现在盆地或谷地内。是在干热气候和地面相对抬升的环境下,经暴雨径流强烈侵蚀、切割地表深厚的松散碎屑沉积物所形成的分割破碎的地形。一般高20米左右,最高乃至40米,各柱体顶部接近同一高度。
土林景区以沙沟、荒山、幽谷构成一个原始、荒凉、粗犷的远古世界,自然风光别具一格,给人一种原始的美,粗犷的美,具有很强的震憾力,吸引着众多画家前来创作写生,摄影师前来捕捉闪光的一瞬间,土林同时也成为电影电视摄制组的外景基地和追求自然、崇尚自然的游人的首选目标。
房车自驾车营地--龙羊峡东大山景区
龙羊峡东大山景点位于黄河大峡谷上方,与峡谷码头落差高达300-400米,是一处居高临下欣赏黄河天峡的绝佳场所。东大山景点占地1000亩,其中自驾车营地100亩,栈道全长7000米,共设三处游客接待点。该景点是龙羊峡生态旅游景区2017年重点开发建设项目,现在景点已完成供电、供水工程及栈道铺设1.8公里。目前景点仍在施工的工程主要是配套服务设施及场所,主要包括:旅游公厕、游客接待中心、停车场、商铺、绿化带等。计划完成时间为2017年年底。
其实东大山景点和黄河大峡谷景点是一脉传承,就是想让游客全方位欣赏黄河天峡--龙羊峡黄河大峡谷,让游客充分领略中国的科罗拉多--龙羊峡。
"龙羊"为藏语音译,意为:险峻的悬崖沟谷。峡谷位于龙羊峡水电站和拉西瓦水电站之间全长30余公里,河水最深处约250m,两岸岩石为沉积岩,大自然用鬼斧神工的创造力镌刻得岩层嶙峋、层峦叠嶂,是黄河上气势最为磅礴的峡谷群,形成了"奇、幽、异、险、密"的景观特点。据地质考证,黄河形成已经有四万多年,龙羊峡谷的黄河河道在这四万多年里从未改变过,而且自黄河发源地至龙羊峡再没有比这个峡谷更长、更壮观、更美丽的峡谷了,因此这"高原古水道、大河第一峡"名副其实!
码头下游水面宽阔,网箱布阵,岩羊走壁,乘船下游可目睹:落墨岩、岩羊湾等景点。旅程可以选择栈道观光留影、上游感受险峻、下游体验刺激以及饱览峡谷全程四个选项,如果您喜欢垂钓,景点水域还设有钓台,您可以尽情享受愿者上钩的乐趣。
龙羊峡特色小镇
时光小镇位于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东部的龙羊峡镇,是黄河上游第一个梯级水利枢纽工程龙羊峡水电站所在地。距离州府驻地共和县50千米、省会西宁市157千米。小镇总面积6平方千米。地处黄河谷地,四周环山,属高原大陆性气候。
青海省体育事业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在运动休闲、体育产业、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等方面都有了长足发展。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龙羊峡旅游区因龙羊峡大坝的修建形成了高峡半湖的壮美而独特景观,广袤的水面、秀丽的峡湾、险峻的黄河,经实地调研及《龙羊峡旅游区总体规划(2013-2030)》,依据《龙羊峡全民健身中心体育设施布局规划》的内容分析本区域非常适宜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体育设施项目的建设。2017年7月27日,住建部拟公布全国特色小镇名单公示,青海省龙羊峡镇入选全国特色小镇行列;2017年9月15日,青海省海南州文体广电局批复成立"海南州龙羊全民健身中心",龙羊峡镇再次跻身青海省特色体育小镇行列。
龙羊峡旅游区主要的体育场地由民间资本的注入,使得龙羊峡镇体育产业得到加速发展,修建了一批具有时代特色的体育设施,如全民活动健身中心、体育公园(滨河公园)、黄河大峡谷垂钓等设施。此外,政府主导建设有综合慢行道路,可以开展骑行和慢跑等活动,综合慢行道路基本覆盖现有镇区,健身网络己初步形成。
这座小镇是随着龙羊峡大坝的修建而逐渐繁华起来的,曾经被称为"青海小香港",后来随着大坝的竣工,人口大量迁移,现在是一个仅有3000多人的小镇,镇上保留着大量七八十年代的建筑,依托原有建筑打造了一个以怀旧为主题的时光小镇,让您在这里重温过去的时光,寻觅曾经的自我。
龙羊峡当家寺景区
当家寺藏语称"当家密咒法洲"。位于龙羊峡镇以北,在今龙羊峡以北15公里的瓦里关村。该寺历史悠久,相传初建于元至正年间,与四川德格的西钦寺关系密切。
清代寺主当家喇嘛受封"当家额尔德尼",清廷赐有印章、封浩。自此,发展迅速,成为海南地区宁玛派诸寺之母。至民国时期,在今共和、贵德一带形成以当家寺为母寺的寺院体系。当家寺下辖有经堂和小寺8座,即中郭密(今共和县曲沟一带)的曲沟经堂、草多隆寺、后菊花寺、唐乃亥寺,下郭密(今贵德县罗汉堂一带)的罗汉堂俄康、货尔加俄康、多勒仓俄康、松巴俄康等,有僧侣350人左右。1958年,当家寺共有僧侣70人(其中有根藏浪卓、康苟千嘉木样图丹却吉道尔杰、坚官、多哇等4名活佛),大经堂1座,高三层共100间,僧舍150多间,并建有当家、坚官、多哇3个昂欠。寺内还有阿柔格西活佛灵塔殿1座3间,内供宗喀巴像、阿柔格西灵塔等。阿柔格西建立拉加寺后,曾长期住当家寺,并圆寂于此,故立此殿。1958年后,寺院部分建筑被拆毁。1981年10月重新批准开放,现寺院共有寺僧5人,经堂1座65间,佛堂9间,僧舍32间。
当家寺全年的主要经事活动有农历六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的"麻尼会",七月初九日至十五日的"法王会",九月初三 日至十一日的"宁玛派八部经文念诵法会"。
库区项目
青海龙羊峡--保护母亲河绿色工程
海南藏族自治州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隅,中国内陆最大咸水湖--青海湖之南,故名海南。黄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客拉山北部,黄河在青海的流长1694公里,其中在海南州境内的干流长411.3公里,横贯州内五县及龙羊峡行委。黄河在青海流域内生态环境逐年恶化,形势严峻,而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漠化集中于海南州的共和盆地。1997年有关部门的调查表明,全州退化草场面积达1338.9万亩,占全州草场总面积的26.7%,平均年退化率在1.8%;全州土地沙漠化面积1900.5万亩,占全州土地总面积的29.7%。而且还有1161.56万亩的潜在沙漠化土地;全州水土流失面积982.2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4.23%,每年流入黄河的泥沙量6780万吨,输入库区的泥沙3131万立方米,黄河水量减少。据监测,近九年青海境内的黄河水量减少23.2%,而且这种趋势还在增加。黄河1997年断流120天,黄河下游断流的次数增多和时间的提前,除黄河流域生产、生活用水增多外,与黄河上游的生态恶化致使来水量减少有直接关系。[3]
青海龙羊峡
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使我州农牧业生产和农收民生活受到威协,而且影响了经济发展。不仅群众的生活遭到了很大的困难,而且给畜牧业造成严重损失。1995一1996年产草量下降,成畜死亡数增加,仔畜成活率下降,直接经济损失达1.33亿元。同时,农业生产连年发生干旱。1995至1998年全州因旱农作物成灾面积累计达96.9万亩,减产粮油2977.43万公斤,直接经济损失达1.29亿元。去年入秋以来,全州发生了跨年度的秋、冬、春三季连旱,共和地区降水量比历年周期减少了63.4%,干土层达27.5厘米。目前全州耕地受重旱面积达46.7万亩,127万头牲畜、7.16万人饮水发生困难。此外还造成地方交通不畅,一些主要干线经常发生锨沙堵道阻车,多处路段被沙土埋没,对龙羊峡水电站及库区造成了严重威胁。随着泥沙堆积量的增加,库容逐步缩小,对发电、防洪、灌溉等方面造成相当大的经济损失。生存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经历了数次旱涝灾害,受到严峻的挑战。沉痛的教训使海南州历届州县党政领导清楚地认识到,治理水土流失、防止沙漠化、改善生态环境是摆脱贫困、振兴经济、造棍人类的根本出路。多年来,自治州把植材造林、防风固沙、加强草原基础建设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头等大事。
青海龙羊峡植树造林
一是以植构造林,治理沙区土地、建设绿洲农业为总体目标,坚持乔、灌、草相结合,设障固沙和生物措施相结合,农田林网与成片渲林、封山育草(林)相结合,进步建设了沙珠玉、铁盖、茫技、巴沟、沙沟、贵德"三河"等地的防护林体系。
二是加快水土拥失治理步伐,坚持不懈地进行综合治理,采取山坡封育禁伐,栽种水保林;山根发展乔、灌、混交林;沟底打坝淤沙;农户庄廊周围植树,耕地兴掺水平梯田,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95平方公里。
三是加大草原建设力度,在依法管理和合理利用天然草场的基础上,狠抓了以草场围栏、人工种草、牲畜棚圈、房屋定居为主的"
四是配套草原建设和防灾基地建设。这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对遏制草场退化和土地沙化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由于受全球大气候的影响和高原特殊的气候条件及人类活动因素,草场退化和土地沙化程度还相当严重,生态环境条件继续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根治水土流失,缓解草场退化,改善生态环境的任务依然严峻。
龙羊峡水电站
始建于1976年的龙羊峡水电站,位于青海共和县境内的黄河上游,是黄河上游青藏高原第一及巨型水库,"黄金水电走廊"的龙头,控制着黄河上游65%的水量和主要洪水来源,号称"天上黄河第一坝"。也是黄河流经青海大草原后,进入黄河峡谷区的第一峡口,峡口只有30米宽,坚硬的花岗岩两壁直立近200米高,是建立大坝的宝地。大坝之上广阔的草原又是蓄存河水的良好湖区。大坝高178米,为我国第一高坝,水库总容积247亿立方米。巨大的库容调节了黄河枯水期的水量,发电量也仅次于葛州坝和白山水电站。
龙羊峡水电站位于青海省共和县和贵南县交界处的黄河干流上,是黄河上游已规划河段的第一个梯级。坝址区位于青藏高原,库区海拔高程2600~3000m。坝址以上流域面积131420km2,约占黄河流域面积的18%。多年平均流量650m3/S。
青海龙羊峡水坝
工程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灌溉、防凌、养殖、旅游等综合效益。电站装机容量128万kW,保证出力58.98万kW,年发电量59.42亿kW·h。经龙羊峡水库调蓄后,可将洪峰下泄流量控制在4000~6000m3/S,并可提高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水电站及兰州市等防洪标准。与刘家峡水库联调,除可满足黄河上游河口镇以上127亿m3及河口镇以下250亿m3的工农业城镇用水外,还可提高已建成的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青铜峡4个水电站的保证出力25.48万kW,年发电量5.13亿kW·h。工程枢纽由主坝,左、右岸重力墩和副坝,泄水建筑物及电站厂房等组成。
主坝为定圆心等半径混凝土重力拱坝,最大坝高178m,底宽80m,坝顶宽度18.5~23m(其中实体厚度15m)。根据运行要求,泄水建筑物按不同高程分4层布置,即表孔溢洪道、中孔、深孔、底孔泄水道。泄水建筑物在进口或坝后均设有弧形工作闸门、检修门和事故检修闸门。考虑两岸坝肩稳定,电站主厂房位于坝址下游约60~70m,呈斜直一字形布置,安装间为半窑洞式地下结构,位于主厂房左端,主厂房采用坝后封闭式结构。厂房内装有4台单机32万kW的水轮发电机。厂房总长142.5m,宽51m(不含尾水平台),高61.42m。水轮机采用单机单管引水方式。
工程于1976年2月开始施工准备,集团公司水电四局施工,1979年底截流,1986年10月下闸蓄水,1987年9月第1台机组发电,1989年6月第4台机组投入运行,1992年工程全部竣工。
龙羊峡施工导流
龙羊峡水电站混凝土重力拱坝高178m,发电厂房位于坝后。导流方式为一次断流围堰、隧洞导流,隧洞断面尺寸为15mXl8m。原设计上游为溢流式混凝土拱形围堰,1979年因截流日期拖后,难以按期完成混凝土拱形围堰,将其改为混凝土心墙土石围堰,并将挡水标准由十年一遇洪水提高到二十年一遇洪水,并以五十年一遇洪水作为校核标准。1980年又在围堰右端增设了非常溢洪道,1981年又据水情预报将上游围堰加高7m。当年汛期实际发生接近二百年一遇的洪水,上游水位逼近加高后的堰顶,围堰蓄洪量高达11亿m3,严重威胁工程和下游的安全,由于奋力抢险和非常溢洪道的及时分洪才战胜了洪水,转危为安,如果事前没有预防措施,其后果将难以设想。
与龙羊峡水电站成为鲜明对照的是岩滩水电站。该工程采用明渠导流,原设计上下游为不过水土石围堰,开工后改为碾压混凝土整体重力式围堰,挡水标准为全年五年一遇洪水,围堰建成后的当年8月,发生有水文记录以来的最大洪水,漫堰流量达4000m3/s。如果仍为不过水的土石围堰,而挡水标准又低于实际发生的大洪水,一旦漫顶溃决,将产生严重后果,可见不过水的高土石围堰风险相对较大。
龙羊峡水电站上游堆石围堰高53m,堰顶长85m(见图1)。堰址处水深较浅(小于10m),覆盖层不太厚(约13m),且枯水期较长,有条件干地施工,并清除心墙部位覆盖层,因此采用现浇混凝土心墙,墙高49m,顶端厚0.96m,底部厚1.94m,高混凝土垫座与基岩连接,为适应堰体变形,用竖直伸缩缝与水平铰接缝将心墙分成12mXl2m的方块并配置双向构造钢筋。该围堰共运用5年,观测数据表明堰体及心墙变位微小,情况正常,1981年还遭遇了超设计标准洪水的严峻考验,实际拦洪库容达11亿m3。
龙羊峡水电站
龙羊峡水电站枢纽修建在龙羊峡谷入口15~20km处,坝址上距黄河源头1684km,下至黄河入海口3778km。本工程的任务是以发电为主,兼顾防洪和灌溉等综合利用。龙羊峡水电站为一等大(I)型工程,枢纽由混凝土重力拱坝、左右岸重力墩、左右岸副坝、泄水建筑物、引水建筑物、坝后封闭式厂房、永久交通洞等组成。坝址以上积水面积为131420km2,坝顶高程2610m,最大坝高178m,前沿全长1226m,坝底最大宽度80m,正常蓄水位2600m,其相应的库容247亿m3,有效库容1935亿m3。汛前限制水位2594m,校核洪水位2607m,死水位2530m。电站总装机容量1280MW,保证出力5898MW,设计年发电量5942亿KW·H。该枢纽工程洪水设防标准为千年一遇洪水设计,地震基本烈度为8度,按9度地震烈度设防。电站自1986年10月下闸蓄水以来,挡水建筑物经历了3次高出初期运行水位2575m以上的较高水位,分别为:1989年11月水库水位257504m;1993年11月水位257758m;1999年11月水库水位达到258108m。随着水工建筑物的运行时间增加,库水位的升高,泄水等原因,近几年厂房漏水问题一直较突出。几乎无缝不漏,1990年设计院、水电四局、电厂三家共同统计,漏水部分达70多处。1999年又进行自查,厂房2455层、水车廊道、漏油泵楼梯间、阀门室等多处部位出现渗漏现象,影响厂房工作环境及水工建筑物的安全运行。
渗漏水
厂房止水、排水设计
龙羊峡水电站主副厂房位于大坝下游约80m的河谷中,两岸山体被多组构造切割,水库蓄水后出现绕坝渗流或绕过厂房基础的渗流,在左右两岸及厂房基础下形成较高的地下水压力,如果不采取可靠的止水、排水措施,地下水、厂房尾水、厂顶雨水等都可能沿厂房底部与基岩接缝、厂房与两岸接缝、厂房各机组段接缝、厂房与上游副厂房接缝、副厂房之间接缝等处侵入,从而影响厂房整体稳定和结构强度,同时还影响机电设备的正常维护和运行。因此,原设计中采取了止水、排水相结合的措施。为了防止厂顶雨水、施工用水等下渗,原设计在各施工缝、永久缝等部位设置了一层水平的封闭"Z"型或"Ω"型紫铜止水系统,缝内填塑料油膏等嵌缝。但由于施工中止水片破坏普遍较严重,止水效果较差,厂顶防水层受施工干扰未能及时施工,曾造成无缝不漏的情况。1990年由西北院龙羊设代处、水电四局、电厂组成的"龙羊峡主副厂房漏水检查组",对厂房漏水部位进行了全面检查,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处理方案,处理后漏水情况有所改观,但部分漏水原因尚未查明,漏水现象依然存在。为了降低厂房基础扬压力和左右岸渗水压力,在厂房上游排水操作廊道的底部设置了一排排水孔,在左右两岸均设有深层排水孔,排水效果较好。
渗漏水分析
综合2002年8月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技术人员会同电厂相关人员现场调查的情况,并结合图纸等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初步认为产生渗漏的原因可概括为施工、运行等方面。
施工方面;施工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特别是受人为因素的影响,混凝土不可避免地存在薄弱环节,这些导致产生渗漏的根本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混凝土裂缝:基岩及老混凝土的约束裂缝;基岩不平整引起的裂缝;寒潮引起的裂缝。(2)混凝土未振捣密实,局部产生蜂窝、架空。(3)混凝土浇筑新老接触面处理不好。(4)止水片接头不良,埋设不当以及本身缺陷(砂眼等)。(5)接缝灌浆没有做或灌浆不密实。(6)机组运行振动,使伸缩缝、施工缝等开裂。(7)预埋管件的焊缝缺陷。
运行方面;电站运行期间受到物理、化学因素影响,使原来的防渗设施失效引起的渗漏。如:止水片的损坏、混凝土的开裂、给排水管路焊缝的开裂等。23渗漏水对混凝土的危害水工混凝土渗漏将使建筑物内部产生较大的渗透压力,有时可能影响建筑物的稳定。如有侵蚀性水,会产生侵蚀性破坏,使混凝土的强度降低。即使渗漏水不具有侵蚀性,长期渗漏会使混凝土中的Ca(HO)2的浓度降低。如果水泥结石中的Ca(HO)2不断从水泥结石中溶出而浓度降低时,硅酸盐水化物中的氧化钙也会逐渐溶出。如果水工混凝土渗漏水愈来愈多,则其内部孔隙会增多增大,使结构疏松,强度降低,长期流水不止,加剧恶性循环,最终可能使整个建筑物遭到严重破坏。据调查,由裂缝引起的各种不利结果中,渗漏水占60%。因此,在建筑物运行期间要经常检查渗漏情况,发现问题要积极研究对策和及时处理。
渗漏的处理
水工建筑物渗漏程度的分类(1)无润水---无潮湿痕迹,无渗水;(2)润水---有潮湿痕迹,但无渗水现象;(3)渗水---以一滴一滴的滴水形成渗水;(4)漏水---以缓慢连续流水形式渗水;(5)喷水---以压力水柱形式喷涌。渗漏水的形式可分为"点"、"线"、"面"式三种。如预留管、灌浆管等为点式渗漏,裂缝、伸缩缝、施工缝等为线式渗漏,由于蜂窝麻面及混凝土酥松引起的为面式渗漏。
渗漏的处理原则:建筑物渗漏处理一般是在迎水面封堵,这样可以直接阻止渗漏,并防止建筑物本身的侵蚀和熔融,降低渗透压力。但也可根据具体情况在背水面截堵,以减少或消除渗漏水和改造工作环境。龙羊峡厂房为厚壁钢构式结构,墙内钢筋布置密集,水机和电气管路多,因此墙面不宜打孔、灌浆。其基本原则以排为主,以截、堵为副。尤其是水库蓄水后上游封堵是不可能的,所以渗漏处理主要是背水面截堵。综合上述,渗漏处理原则基本为:(1)润水情况不做处理;(2)渗水、漏水情况须做内部压力化学灌浆处理,裂缝处开槽、止水处理;(3)喷水情况须进一步查明具体原因,进行深部根治。
渗漏处理方法研究
①点式渗漏处理,开凿基面,清理干净基层面,直接用快速封堵剂封堵(点漏可以打入一木塞或水膨胀橡胶止水),然后用防水水泥砂浆或PBM聚合物砂浆整体抗渗。②面式渗漏处理;在渗水处剔凿混凝土(深约3cm~6cm),清理干净基层面,用防水水泥砂浆压实(2cm左右),可加一道环氧砂浆,外抹膨胀砂浆。③线式渗漏处理,在裂缝处凿V型槽(深20cm~30cm),清理凿挖基面,槽内安装PVC管的一半,沿渗漏缝引水,分两层封堵:先用防水砂浆进行封堵(约10cm),中间预留缝,嵌入E型止水橡胶,接触面用粘胶与防水层充分粘牢、密实;再用膨胀水泥砂浆,也可以使用环氧砂浆回填,中间预留缝嵌入X型止水橡胶,外部装修。
施工要点
(1)要找准要点,"标本兼治"。一般来说,水工建筑物渗漏中一个水源可能导致多处漏水,漏水部位甚至与水源间距很大,如果哪里漏水哪里治,找不准水源,就会造成治标不治本的后果。(2)坚持"堵引结合"的原则,给水源找出路。水工建筑物渗漏水一般为压力水,目前渗漏水可能是最薄弱的环节,如果盲目堵水,水找不到出路,还会从其它薄弱面渗漏出来,造成"这里堵,那里漏"的局面。同时盲目堵水,造成水工建筑物内部压力超标,不仅不符合设计要求,同时还威胁安全运行。(3)坚持"注堵结合"的原则。只有先采取注浆的办法,将主缝周边的薄弱环节治理好,提高其强度,才能治理好主缝渗水。(4)坚持"刚柔结合"的原则。
材料的选型
目前,国内外各种防渗堵漏、补强加固的材料很多。应该采用效果好质量好、性能稳定、价格适合的产品,在施工中进行合理组合。
结束语
影响水工建筑物安全运行的因素很多,其中渗漏水是一个方面,我们既要顾全大局,从多角度、多方面抓,又要抓重点,抓薄弱环节。只有这样,才能为水工建筑物的安全提供保障;此外还要不断积累经验,才能及时发现和及时处理水工建筑物存在的缺陷,确保水工建筑物的安全运行。
段导流洞
特殊情况下的导流洞布置:方案施工准备工程中的一项重大问题是导流工程的处理。龙羊峡是峡谷地段,谷底河水面宽仅40m,两岸陡峻,导流流量较大,只能选用导流洞过水,并考虑了全年导流。不言而喻,导流洞占直线工期,越早建成施工越有利。1976年坝址复核报告批准确定在二坝址建坝后,不久水电四局设计院就开始了导流洞的布置工作。当时的坝址有2条代表性的坝线(即2坝线和4坝线),2条坝线在河床中相距约200m,补充初步设计工作刚起步,且二者技术条件又有较大差异,尚远未比选无法确定。在这种情况下,经反复权衡,决定采用右岸一条2坝线和4坝线均包括在内,都可以适应的导流洞线,虽然长度662m是加长了一些,但有关导流系统的统盘布置可以全面铺开。从1976年夏天开始,立即进行该系统的勘测补充和设计工作,并于1976年末至1977年初的这个冬季提出了设计图纸,1977年夏即开始了导流洞进水口等的劈坡开挖工程。从实践并算总账看,这个决策是正确的,保证了日后的按期截流。
导流洞的选择:导流洞选择2条好还是1条好?当时有过2种议论,一种是采用2条刘家峡导流洞大小的洞子,即2条13.5m×13.5m的方案;另一种议论是破例采用一条大洞子,即一条最大尺度为15m×18m的方案。前一种议论很自然,因为龙羊峡水电站施工是水电四局,是搞完刘家峡后转移来的,后来根据各方面包括地质因素在内的考虑,决定担点风险向前迈进一步,选用了单洞方案。这在经济、进度、布置等方面都有好处。执行结果,当时的分析与决定不存在问题。事实上后继上来的一些大型工程,参照了龙羊峡的这种尝试,有的水电站就考虑了龙羊峡导流洞的情况,直接采用了同样断面尺寸的导流洞。后来有的工程更进一步,又上了一个台阶,已超过了20m。
底、深孔泄槽布置:底、深孔泄槽究竟采用弯道还是直道工程局1978年在水工模型尚未大量进行之前,就要求出整个枢纽的开挖图进行开挖,但右岸坝后约200m范围的高陡边坡的开挖,完全决定于底、深孔的泄槽如何布置--是弯道还是直道。两种布置决择两种开挖情况。龙羊峡峡谷岸坡陡峻,平均岸坡约60°~70°,部分岸坡几乎垂直,底孔泄槽到崖顶较高的部位在百米以上。泄槽布置反映在峡谷边坡开挖并永久安全(尚涉及到右坝肩稳定问题)上,十分困难。加之河道下游不远即由EW向转为NE向,转角大体50°,这对泄洪布置又是一个难点。本文说过,龙羊峡初期处于非常典型的"三边"状态,施工非常紧迫,1977年底初设批准后,马上就出开挖图,根本没有时间进行模型研究,而且要把底、深孔流量3500m3/s,最高流速近40m/s的高速水流,安全折转50°送入下游河道困难很大。那时有2种方案,一种是泄槽在平面上弯曲布置,剖面上里高外低,将水流送入折转后的河道;另一种是直线泄槽,尾坎处"硬拐",逼使水流就范,集中折向下游河道。第一种方案比较常规,虽然水力学上也还存在一些不好解决的问题,但毕竟还有为数不少的国内外工程可资借鉴,问题可以解决。这个方案的主要问题是布置要引起右岸高陡边坡的大量开挖,经济、进度、施工困难问题当然都存在,但最重要的是这样开挖(弯道布置本身要多挖右岸高陡岸坡)对右岸坝肩的稳定十分不利。第二种方案的主要优点正好与前者相反,是对坝肩稳定等有利,弯道水力学的问题也较前好;但问题是要将流量3500m3/s、流速40m/s的高速水流,利用尾坎"硬拐"是否能做到,没有时间通过模型试验肯定或否定。另一方面是这种工程布置很少,仅只在欧洲的一些坝上使用过,但其流量、流速不大,同时所拐角度也不大。两种方案各有优缺点,各有自己重大的问题。但形势又"逼"着非定不可,致使设计负责人十分困难。权衡总体利弊,冒着风险决择采用了直线方案,立即出枢纽开挖图。通过多年的模型试验等工作,初步落实了这种布置;通过这些年实际过水,下游流态、冲坑及岸坡稳定情况看,设计初期的决择无误,也才放下心来。
断流问题:水电站施工中常常要碰到的实际问题之一是,由于施工因素造成的下游尾水位抬高。例如下游公路施工、下游围堰拆除不彻底,甚或基本上拆除不掉等。龙羊峡水电站也不例外,由这些因素致下游河床抬高比较大。另一方面,龙羊峡是高坝大库,初期蓄水必然有一个黄河"全断流"的过程。但黄河毕竟是一条影响巨大的河流,龙羊峡又是"龙头"水库,究竟能容许断流多长时间,涉及到电力电量和下游工农业用水等诸多问题。该院在经过大量的实地调查、研究,与有关单位充分交换意见,并经上级审查同意后,全断流3个月。在这一段断流期间,全面组织工程队伍集中拆除了全部下游围堰,挖除了全部沿下游河道的施工期堆碴和下河石碴,从而恢复了原来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甚或还略低了一些,解决了下游尾水位施工期的抬高问题。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