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龍門鎮中國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下轄的一個鎮。2008年列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杭州龍門古鎮景區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2019年被評為中國文化百強鎮[1]

目錄

風景名勝

「此地山清水秀 勝似呂梁龍門」:龍門,山清水秀,勝跡眾多,是歷代文人墨客觀光之處。相傳東漢高士嚴子陵曾到此感嘆:「此地山清水秀,勝似呂梁龍門」。龍門由此得名。

離村西1.5公里石塔山上,矗立着一座白色樓閣式磚塔--同興塔。由龍門人孫昌募捐建於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塔高12米,六面七層,這是富陽縣境內迄今保存最完好的古塔之一。

龍門山氣勢雄偉,景色壯麗,山頂瀑布,高一百餘米,飛流直瀉,狀如白練,古人有賦「雲過疑崖動,溪鳴似雨來」。著名文學家郁達夫游龍門後,作詩云:「天外銀河一道斜,四山飛瀑盡鳴蛙,明朝我欲扶桑去,可許磯邊泛釣槎。」這是對龍門瀑布的生動寫照。山上有上、中、下三個 龍潭,上龍潭由飛瀑沖成,盛夏酷暑也似有細雨濛濛,清涼透人,潭畔有天然祭台石,石壁上有天然巨大的龍爪印。中龍潭深不見底,傳說可通東海龍宮。下龍潭危岩飛瀑,林木蔥鬱,幽谷藏青,形態各異,美不勝收。山上還有「和尚背老娘」、鼻頭石、銅鼓石、鐘鼓石、鋸板廠、座倉石、老鷹石、龍頭石等象形奇石。

龍門山北麓一脈,幾十個小山包連成一線,曲折起伏,最北一個山包,隆起巨石,形若龍頭,山脈恰似一條巨龍,龍騰飛舞,護着孫權的「龍子龍孫」,於是得名洋龍山,稱之龍脈。龍門山中原有兩個寺院,都住過高僧,山上的寂光普照寺,建於唐代。山下的龍門寺建於晉代,是富陽最早的佛寺之一,和尚最多時達千人。寺中以顯著地位,供奉一尊白髮白須老者神像,人們稱之為「廣濟龍王」。

清代龍門有十景:即杏峰插雲、龍山積雪、飛瀑風雨、妙岩曉鍾、龍頭怪石、萬慶觀月、鷺鷥納涼、萬安夜雨、西壚夕陽、胡嶺霞烘。

發源於龍門山的小溪穿村而過,溪畔棵棵老樹橫斜,座座古橋飛虹,充滿着詩情畫意。近年來,《流亡大學》、《書劍恩仇錄》、《誰是第三者》等電影,曾在龍門村拍攝外景。

人文歷史

為國家風不絕 龍門面貌日新:龍門歷史悠久,歷史上出過不少名人。明嘉靖年間,孫濡任河南長葛知縣時,遇上大旱,赤地千里。孫濡抱着「寧可絕子孫,不可絕良民」的心愿,派人到家鄉變賣家產糴蕎麥種子救荒。後來孫濡不肯搜刮民膏、賄賂宦官,辭職離任,百姓挽留不得,建廟祭祀,並將蕎麥命名為「孫公麥」。村里至今還能看到孫濡題寫的門楣--斗大的「端履」兩字,是對後代的期望。造型古樸的「義門」牌樓,記載孫氏見義勇為的事跡:明朝末年,賦稅繁重,不少人傾家蕩產 ,孫朝獻出積穀一千多石,為貧困鄉親代交皇糧,村人建此牌樓,以永記恩情。清朝被譽為「山西第一廉吏」的孫銜,更是名重一時,山西百姓曾不遠萬里,送匾額到龍門,懸掛 孫氏宗祠。1930年,龍門曾有中共黨員10多人,建立過中共龍門支部,中共龍門區委。抗日戰爭時期,龍門是浙東遊擊縱隊金蕭支隊活動的地區。龍門人為革命作出重大貢獻,湧現了像孫京良、孫曉梅那樣的革命烈士。1986年9月, 杭州市民政局公布龍門為 革命老區。

隨着國家旅遊事業的迅速發展,龍門古鎮日益引人注目,各級政府有關部門領導多次派考古學者,文物普查隊,有關教授來龍門實地考察,讚譽龍門古鎮是「江南融人文景觀於一體的瑰寶」、「富春江畔的一顆明珠」。

龍門古鎮是「富春江——新安江——千島湖」旅遊線上國家一級景點[2],位於杭州市西南52公里的富春江南岸,有 320國道與之相連,交通便捷。到古鎮旅遊可讓您感受到江南特有的民俗風情,領略孫權及其後裔所形成的濃厚的孫氏文化,飽覽景致秀美的龍門山自然風光,重溫嚴子陵遊覽時的詩情畫意。

視頻

龍門鎮 相關視頻

杭州龍門古鎮
浙江電視台《浙1周》報道首屆龍門古鎮端午漢風文化節

參考文獻

  1. 2019中國文化百強鎮完整名單,品略圖書館, 2019-11-22
  2. 龍門古鎮 感受到江南特有民俗風情,多彩貴州網,2009-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