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
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 |
中文名稱: 東南亞金融危機 屬於: 金融危機 遍及區域: 東南亞 發生時間: 1997年7月至10月 |
金融是貨幣流通和信用活動以及與之相聯繫的經濟活動的總稱,廣義的金融泛指一切與信用貨幣的發行、保管、兌換、結算,融通有關的經濟活動,包括金銀的買賣,狹義的金融專指信用貨幣的融通。金融危機又稱金融風暴(The Financial Crisis) ,是指一個國家或幾個國家與地區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標(如:短期利率、貨幣資產、證券、房地產、土地價格、商業破產數和金融機構倒閉數)的急劇、短暫和超周期的惡化。東南亞金融危機發生於1997年7月至10月,由泰國開始,之後進一步影響了鄰近亞洲國家的貨幣、股票市場和其它的資產價值。[1]
目錄
簡介
從世界範圍來看,此次金融危機的發生並不是孤立的。進入90年代以來,世界政治格局和經濟發展格局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這種變化對東亞地區的發展模式提出了嚴峻挑戰。直到金融危機爆發,東亞地區各國對這種變化和挑戰還沒有做出積極的回應。
(一)世界經濟發展的政治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
冷戰結束後,國際關係中經濟因素的影響和作用明顯上升。美國出於自身的考慮,昔日的盟友和處於經濟高速增長的東南亞地區都被認為是自己的挑戰。同時,國際市場上的"不公平競爭"和各種貿易壁壘則是對美國的挑戰。正是由於這些變化,經濟關係已經成為國際關係的主導,維護本國經濟利益,促進本國經濟發展,已成為國際對外關係的核心目標。
(二)世界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大大加快
冷戰結束後,世界經濟在多極化發展的同時,全球化的進程日趨加快,其主要特徵是:第一,科技進步特別是新信息技術的發展,把世界日益聯接成一個整體,世界變得越來越小。社會信息化,信息網絡化,網絡全球化,世界經濟全球化突出地變現出信息化和網絡化的特徵。第二,自由貿易成為世界貿易發展的方向,全球性的市場日漸形成。第三,國際產業分工隨着世界經濟全球化發展,正從垂直向水平方向發展,在世界範圍內形成生產體系,使生產的全球化聯繫越來越緊密,分工越來越細,跨國協作越來越廣泛。第四,世界經濟全球化的結果和重要變現,國際金融市場也日益全球化,國際間資本流動加快。這次金融危機從表象來看,是手持巨額透支基金的國際投機商炒出來的。因為在現代開放的市場環境下,這種投機活動無處不在,幾十億,上百億元的交易在電腦鍵盤上用很短的時間內就能完成。
(三)世界金融體系和金融秩序走向多元化
多數國家還是將自己的貨幣和美元掛鈎。這一方面是傳統,另一方面,美元在各國貨幣中占優勢地位。在金融危機之前,東南亞國家和地區,實行的都是以某種形式與美元掛鈎的聯繫匯率制。它可以使本國的貨幣匯率相對穩定,有利於經濟貿易發展。但由於世界經濟的多元化發展,美元獨來獨往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區域性的貨幣集團紛紛成立,這表明世界金融秩序和金融體系正在進行着以多極化為趨向的結構調整。世界金融體系的多極化發展增加了世界金融秩序的不穩定性,因此世界各國都相繼採用浮動匯率制,企圖靠市場解決問題。但是在自由化的貨幣市場上,貨幣需求的變化常常被投機商利用。
過程
這場危機首先是從泰銖貶值開始的,1997年7月2日.泰國被迫宣布泰銖與美元脫鈎。實行浮動匯率制度。當日泰銖匯率狂跌20%。和泰國具有相同經濟問題的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等國迅速受到泰銖貶值的巨大衝擊。
7月11日,菲律賓宣布允許比索在更大範圍內與美元兌換,當日比索貶值11.5%。同一天,馬來西亞則通過提高銀行利率阻止林吉特進一步貶值。印度尼西亞被迫放棄本國貨幣與美元的比價,印尼盾7月2日至14日貶值了14%。
繼泰國等東盟國家金融風波之後,台灣的台幣貶值,股市下跌,掀起金融危機第二波,10月17日,台幣貶值0.98元,達到1美元兌換29.5元台幣,創下近十年來的新低,相應地當天台灣股市下跌165.55點,10月20日。台幣貶至30.45元兌1美元。台灣股市再跌301.67點。台灣貨幣貶值和股市大跌,不僅使東南亞金融危機進一步加劇,而且引發了包括美國股市在內的大幅下挫。
10月27日,美國道·瓊斯指數暴跌554.26點,迫使紐約交易所9年來首次使用暫停交易制度,10月28日,日本、新加坡、韓國、馬來西亞和泰國股市分別跌4.4%、7.6%、6.6%、6.7%和6.3%。特別是香港股市受外部衝擊,香港恒生指數10月21 H和27日分別跌765.33點和1200點,10月28日再跌1400點,這三大香港股市累計跌幅超過了25%。
11月,韓元匯價持續下挫,其中11月20日開市半小時就狂跌10%,創下了1139韓元兌1美元的新低;至11月底,韓元兌美元的匯價下跌了30%,韓國股市跌幅也超過20%。
與此同時,日本金融危機也進一步加深,11月日本先後有數家銀行和證券公司破產或倒閉,日元兌美元也跌破1美元兌換130日元大關,較年初貶值17.03%。
從1998年1月開始、東南亞金融危機的重心又轉到印度尼西亞、形成金融危機第四波。
1月8日,印尼盾對美元的匯價暴跌26%。
1月12日,在印度尼西亞從事巨額投資業務的香港百富勤投資公司宣告清盤。同日,香港恒生指數暴跌773.58點,新加坡、台灣、日本股中分別跌102.88點、362點和330.66點。直到2月初,東南業金融危機惡化的勢頭才初步被遏制。
產生原因
1997年金融危機的爆發,有多方面的原因,可以分為直接觸發因素、內在基礎因素和世界經濟因素等幾個方面。
直接觸發因素包括:
(1)國際金融市場上遊資的衝擊。在全球範圍內大約有7萬億美元的流動國際資本。國際炒家一旦發現在哪個國家或地區有利可圖,馬上會通過炒作衝擊該國或地區的貨幣,以在短期內獲取暴利。
(2)亞洲一些國家的外匯政策不當。它們為了吸引外資,一方面保持固定匯率,一方面又擴大金融自由化,給國際炒家提供了可乘之機。
(3)為了維持固定匯率制,這些國家長期動用外匯儲備來彌補逆差,導致外債的增加。
(4)這些國家的外債結構不合理。在中期、短期債務較多的情況下,一旦外資流出超過外資流入,而本國的外匯儲備又不足以彌補其不足,這個國家的貨幣貶值便是不可避免的了。
內在基礎性因素包括:
(1)透支性經濟高增長和不良資產的膨脹。保持較高的經濟增長速度,是發展中國家的共同願望。當高速增長的條件變的不夠充足時,為了繼續保持速度,這些國家轉向靠借外債來維護經濟增長。但由於經濟發展的不順利,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亞洲有些國家已不具備還債能力。在東南亞國家,房地產吹起的泡沫換來的只是銀行貸款的壞賬和呆賬。
(2)市場體制發育不成熟。一是政府在資源配置上干預過度,特別是干預金融系統的貸款投向和項目;另一個是金融體制特別是監管體制不完善。
(3)"出口替代"型模式的缺陷。"出口替代"型模式是亞洲不少國家經濟成功的重要原因。但這種模式也存在着三方面的不足:一是當經濟發展到一定的階段,生產成本會提高,出口會受到抑制,引起這些國家國際收支的不平衡;二是當這一出口導向戰略成為眾多國家的發展戰略時,會形成它們之間的相互擠壓;三是產品的階梯性進步是繼續實行出口替代的必備條件,僅靠資源的廉價優勢是無法保持競爭力的。亞洲這些國家在實現了高速增長之後,沒有解決上述問題。
世界經濟因素主要包括:
(1)經濟全球化帶來的負面影響。經濟全球化是世界各地的經濟聯繫越來越密切,但由此而來的負面影響也不可忽視,如民族國家間利益衝撞加劇,資本流動能力增強,防範危機的難度加大等。
(2)不合理的國際分工、貿易和貨幣體制,對第三世界國家不利。在生產領域,仍然是發達國家生產高技術產品和高新技術本身,產品的技術含量逐級向欠發達、不發達國家下降,最不發達國家只能做裝配工作和生產初級產品。在交換領域,發達國家能用低價購買初級產品和壟斷高價推銷自己的產品。在國際金融和貨幣領域,整個全球金融體系和制度也有利於金融大國。
後果
(1) 東南亞國家和地區的外匯市場和股票市場劇烈動盪以1998年3月底與1997年7月初的匯率比較。各國股市都縮水三分之一以上。各國貨幣對美元的匯率跌幅在10%-70%以上,受打擊最大的是泰銖、韓元、印尼盾和新元,分別貶值39%、36%、72%和61%。
(2) 東南亞金融危機導致大批企業、金融機構破產和倒閉例如,泰國和印尼分別關閉了56家和17家金融機構,韓國排名居前的20家企業集團中已有4家破產,日本則有包括山一證券在內的多家全國性金融機構出現大量虧損和破產倒閉,信用等級普遍下降。泰國發生危機一年後,破產停業公司、企業超過萬家,失業人數達270萬,印尼失業人數達2000萬。
(3) 東南亞金融危機導致資本大量外逃據估計,印尼、馬來西亞、韓國、泰國和菲律賓私人資本淨流入由1996年的938億美元轉為1998年的淨流出246億美元,僅私人資本一項的資金逆轉就超過1000億美元。
(4) 受東南亞危機影響,1998年日元劇烈動盪6月和8月日元兌美元兩度跌至146.64日元,為近年來的最低點,造成西方外匯市場的動盪。
(5)東南亞金融危機演變成經濟衰退並向世界各地區蔓延在金融危機衝擊下,泰國、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四國經濟增長速度從危機前幾年的8%左右下降到1997年的3.9%,1998年上述四國和香港、韓國甚至日本經濟都呈負增長。東亞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引發了俄羅斯的金融危機並波及其他國家。巴西資金大量外逃,哥倫比亞貨幣大幅貶值,進而導致全球金融市場劇烈震盪,西歐美國股市大幅波動,經濟增長速度放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