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型潛艇
206型潛艇(英文:Type 206 submarine),是德國於20世紀70年代前半期建成的一批常規潛艇。
本級艇是以魚雷為主要武器的小型潛艇,帶有很強的冷戰氣息,體型設計得小巧,採用無磁性金屬建造,難於被敵方雷達偵測到,因此可以在戰爭膠着是能夠順利通過狹窄的波羅的海並攻擊華沙集團的艦艇。
本級艇自1962年由德國呂貝克工程設計所開始設計,首艇1969年11月15日在德國霍瓦茲造船廠開工建造,1971年9月28日下水,1973年4月19日服役,共建造了18艘,其中12艘於1987至1992年初進行了現代化改裝,改裝後被稱為206A型,已全部退役[1]。
目錄
發展沿革
一戰時期,德國海軍的U23-U41潛艇就以性能出眾著稱,二戰時期,憑藉技術方面的優勢,加上「狼群」戰術的使用,納粹德國的潛艇橫行大西洋,給盟國造成巨大的損失和壓力。也許正是鑑於這段歷史,二戰後北約雖然允許聯邦德國自行研製主戰坦克等重型裝備,卻將其潛艇製造劃為「禁地」。
1955年,德國加入北約後,開始重新建立武裝部隊,1956年3月建立海軍。北約出於監視和控制蘇聯波羅的海艦隊出入大西洋的需要,同意聯邦德國重建潛艇部隊,但在潛艇製造和裝備上仍有嚴格限制,單艇排水量不得超過450噸,裝備數量不得超過18艘。因此隨着海軍的組建,德國潛艇工業逐步得到恢復。1962年4月20日,聯邦德國海軍的第一支潛艇艦隊正式成立,聯邦德國最初只是從改造老式的21型潛艇(即XXI型潛艇),從改建中獲取了不少經驗。
20世紀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期,聯邦德國的潛艇建造業步入快車道,從舊艇改造轉入到新型艇的研製。德國蒂森克虜伯公司(噸KMS)下屬的一戰時期重要造船企業的霍瓦茲造船廠(HDW)在建造潛艇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成立於1946年的呂貝克工程設計所聚集了一大批納粹德國遺留下來的潛艇設計師。霍瓦茲造船廠和呂貝克工程設計所攜手設計並,陸續建成了201型、202型、205/205改進型潛艇供本國海軍使用。
1962年,國際上對聯邦德國海軍潛艇噸位的限制放寬到450噸[2],隨後又允許聯邦德國海軍建造6艘排水量為1000噸的潛艇。1962年5月22日,在201型潛艇U-1艇投入使用兩個月後,聯邦國防技術及採辦局交給呂貝克設計研究所一項研究任務,希望利用201型潛艇和205型潛艇的高穩定壓載來提高新潛艇的使用價值。由於當時的潛艇噸位計算不允許扣除高額的固定壓載,所以德國海軍希望新潛艇最好能通過使用大型蓄電池達到所要求的穩定性,從而實現無壓載設計。使用大型蓄電池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可以滿足定位設備、發射指揮系統及通信裝置等電子設備越來越高的用電需求。1962年在聯邦德國申請450噸標準排水量噸位得到批准之後,呂貝克設計研究所將這批潛艇型號命名為IK34,官方命名為206型潛艇。
視頻
206型潛艇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德國的206級潛艇,搜狐,2018-05-13
- ↑ 不愧為德軍最先進的規攻擊型潛艇,製造工藝堪稱一流,騰訊網,2018-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