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型星
B型星是一個科技名詞。
中國漢字的發展成為維繫中華民族歷史發展進步的一條生動鮮明的脈絡[1],各個歷史時期所形成的各種字體,有着各自鮮明的藝術特徵,如篆書[2]古樸典雅,隸書靜中有動,草書風馳電掣、結構緊湊,楷書工整秀麗,行書易識好寫,實用性強,字體多樣。
目錄
名詞解釋
B型星是指光譜型為B的恆星,為天文學術語。
B型恆星基本呈現藍白色
每一種恆星都有亮度之分。B型星,也有B幾I(藍超巨星)、B幾II(亮巨星)、B幾III(藍巨星)、B幾IV(亞巨星)、B幾V(藍矮星)和B幾VI(藍亞矮星,也叫次矮星)。
前4者是O、B型恆星演化時經歷的一種階段,具體請參考下文和O型星詞條。而次矮星則是B型星演化的一種結局。
演化
如同其它恆星,一顆B型星在一片星雲中誕生了。 由於B型星的生命只有1000萬年~7億年,所以它很快就用完了燃料,因為輻射壓力突然增大,導致恆星外層的氫殼被吹散,恆星就開始了膨脹。由於「體積增大,溫度降低」這個定律,恆星一邊膨脹一邊變色,從藍白色變成白色,再變成黃色、橙色,最後變成紅色,而此時體積也變得異常巨大,而它的核心則越縮越小。因為質量的不同,高質量的成為了紅超巨星,然後被恆星風吹走一部分外殼成為藍迴圈。此後再次膨脹得比之前更大,然後坍縮,爆炸,成為了一顆中子星,經過冷卻變成了黑中子星。中低質量的成為了紅巨星,沒有紅超巨星大,然後也被恆星風吹走外殼成為紅團簇。此後進入漸近巨星階段,先膨脹,再被吹走一部分外殼,重複很多次,再來一次超級的恆星風,把恆星吹的只剩內核,形成了行星狀星雲。中質量恆星的內核成為次矮星,而低質量的恆星則成為了白矮星。
參考文獻
- ↑ 字母文字的演變脈絡:世界所有國家的字母文字都是同出一源,搜狐,2020-09-11
- ↑ 字體的演變:篆書,搜狐,2020-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