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B型次矮星

         
 B型次矮星

 

 

 

B型次矮星(subdwarf B star,缩写:sdB)是一种光谱类型 B 型的次矮星。这种恒星和典型次矮星不同的是它的表面温度和亮度较高,在赫罗图的位置是在“极端水平分支”。这些恒星的质量大约是0.5倍太阳质量,并且只含有1%氢,其余成分大多是氦。而半径则是太阳的0.15到0.25倍,表面温度20000到40000 K。

目录

简介

B型次矮星是在恒星演化的晚期阶段。红巨星的核心开始进行氦的核融合之前失去主要由氢组成的外层,剩下的核心即为B型次矮星。这些红巨星提早丧失质量的原因至.今仍不明,不过联星系统中和另一颗成员星的交互作用可能是主要机制。单一B型次矮星可能是两颗白矮星合并的结果。B型次矮星被认为是恒星变成白矮星前没有经过巨星阶段的产物。

B型次矮星的光度高于白矮星,并且是年老高温恒星群聚区域的主要成员星,例如球状星团、螺旋星系核球、椭圆星系。这类恒星在紫外线影像中相当明显。被认为是椭圆星系光谱中紫外线超量的原因。

观测历史

B型次矮星这种低亮度蓝色恒星大约在1947年被弗里茨·兹威基和米尔顿·赫马森在巡天时发现于北银极。在帕洛马-格林巡天中发现有一种亮度相当微弱,视星等在18等以上的蓝色恒星。1960年代的光谱观测发现大部分B型次矮星成分极为缺乏氢,甚至低于太初核合成理论中预测含量。1970年代早期杰西·格林斯坦(英语:Jesse L. Greenstein)和安妮拉·萨金特(英语:Anneila Sargent)量测其表面温度和重力以将该种恒星定位在赫罗图的正确位置。

变星

B型次矮星中又可分为三种变星:

第一种的光变周期在90到600秒之间,被称为 EC14026 或长蛇座V361型变星,光谱形式 sdBVr,小写字母 r 代表快速。斯特凡·查比涅提出这些变星光度变化的低阶(l)和低级数(n)球谐函数声学模型。它是由离子化的铁族原子造成的不透明度驱动。这类恒星径向速度曲线和光变曲线相位差90度,而有效温度和表面重力加速度曲线似乎和光通量曲线是同相位的。在温度与表面重力图中可见到聚集在一起的短周期脉动体,即所谓的“经验不稳定带”。其范围大约在28000–35000 K,log g=5.2–6.0。只有10%的B型次矮星落在这个不稳定带内,并且被观测到脉动。

第二种则是光变周期45到180分钟的较长周期变星,光谱形式 sdBVs,小写字母 s 代表慢速。这类变星的光度变化量极低,只有约0.1%。这类变星又称为 PG1716 或武仙座V1093型变星,或者以 LPsdBV 表示。在口语中这类恒星又称为“贝茜之星”(Betsy stars)。这种较长周期的变星表面温度较第一种低,约23000–30000 K。

伴星

目.前已知三颗B型次矮星拥有行星。飞马座V391是第一个知道有行星存在的B型次矮星,室女座HW已知有两颗行星;开普勒70已知有两颗行星,并可能有第三颗存在。[1]

参考文献

  1. B型次矮星,搜狗202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