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大調奏鳴曲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稱:C大調第三鋼琴奏鳴曲
- 創作者:貝多芬
- 創作時間:1792年
簡介
在貝多芬的作品Op.2中,這首奏鳴曲的規模最大,而且鋼琴技巧也十分華麗,充分地把當時貝多芬稱心得意的氣概描繪了出來。同是,貝多芬也好像是有意把以往日積月累起來的鋼琴音樂技巧,一下子都收進裡邊一般。曾經有人說,f小調第一鋼琴奏鳴曲與日後的《悲愴》(c小調第八鋼琴奏鳴曲)和《熱情奏鳴曲》(f小調第二十三鋼琴奏鳴曲)是相通的,而這首奏鳴曲卻是暗示了《華德斯坦》(C大調第二十一鋼琴奏鳴曲)。
我國青年鋼琴家郎朗,在維也納的獨奏音樂會中曾經演奏過這首奏鳴曲。
曲式分析
這首奏鳴曲共有4個樂章。
第一樂章 第一樂章,有活力的快板,C大調,四四拍,奏鳴曲式。熊熊燃燒的烈火與 強勁的力量支配着全樂章。因為內容非常豐富,要求演奏者必須具備高超的技巧去亮麗而燦爛地演奏。第一主題具有貝多芬剛毅不屈的動機,給人以有充分發展的感覺。隨後,出現了兩個新的主題,一個在g小調,一個在G大調。在呈示部的小結尾里,又展示有十分華麗的技巧,同時,也用上了新的旋律。
展開部由小結尾所出現的新旋律開始,並在奏出了華麗的琶音之後,即進入第一主題的發展。主題的開始動機做無數次的反覆之後,出現第一主題而進入再現部。
尾奏非常長大,在幻想性的琶音之後奏出華麗的華彩樂段,在第一主題做回想之後,突然膨脹增強,最後強有力地結束樂章;
第二樂章 第二樂章,慢板,E大調,四二拍,自由的迴旋曲式。這個慢板樂章可以窺見到貝多芬後期的浪漫派傾向,即把器樂音樂向繪畫性、詩歌性提升。不僅達到了直接用耳朵可聽到聲音的感情表現,並且可以看到眼前浮現的畫面,甚至可以想象得出音樂中發生的故事。
這個慢板從一開始便能感受到它所洋溢的情緒,迴旋曲主題擁有豐富的和弦與悠然美麗的旋律。
插部主題以e小調出現,在這一部分中,左手越過彈奏細膩音型的右手,在高音區以類似對話的形式彈奏優美的音型。之後,迴旋曲主題再現,當開始時的動機以很強的力度奏出時,第二主題再度以E大調出現。最後再一次出現迴旋曲主題的變奏,即以平靜的尾奏而結束本樂章;
第三樂章 第三樂章,快板諧謔曲,C大調,四三拍。主題是以對位法做活潑的進行。這段反覆之後,夾着由這一主題發展所構成的中間樂節而再現主題。並以用主題為材料而有強烈重音的小結尾來結束諧謔曲。中段是a小調,由快速三連音的琶音所開始。大反覆到諧謔曲之後,樂章即以慢慢消失的尾奏結束;
第四樂章 第四樂章,甚快板,C大調,八六拍,迴旋曲式。這是一首規模很大的迴旋曲,擁有豐富的材料,是明朗、生氣勃勃和興奮的,技巧也極為華麗。迴旋曲主題以斷奏方法做節節上升之勢,十分輕快。
第一插部主題在G大調,是與迴旋曲主題形成對比的極為優美的旋律。迴旋曲主題再現後,在F大調出現了十分優雅的第二主題。迴旋曲主題第三次出現以後,第一插部主題以C大調再現,最後的迴旋曲主題是伴着顫音出現的,十分華麗,結尾以八度音的強奏做戲劇性的結束。 [1]